Cosmos哲思妙想|5+1种口味《好人总是自以为是》读后感Part 2
前言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回到马特市每周五稳定发文,已经来到第三篇,中间还穿插了一篇与自己对话的随笔,以表脑海中的心思所念,歌颂世事的沧海桑田。
如果有看我前一篇提到这本《好人总是自以为是》的朋友,应该可以发现这位心理学家所作的实验、所给出的例子都蛮有趣的,在全书第一部分他提到,人其实一点也不理性,我们总是能在瞬间作出决定,随后理性才会针对选择给出理由、论证。
今天是这本书的第二部分,他这次透过字里行间形塑的氛围,并没有前一部分那么轻松、风趣,反倒带着些许担忧、无奈的语气,谈论美国政治的两极化现象,分析民主党、共和党双方的道德基础。
伤害和公平以外
人们对于「伤害他人」的道德直觉可以说是相当强烈,当我们询问没受过多少教育的五岁小朋友,哪些事情是好事情,哪有是无伤大雅的事情,又有哪些事情是错误的。
他引用杜瑞尔(Elliot Turiel)所做的实验,老师向小朋友们问道:小男孩想要玩荡秋千,就把小女孩从上面推下来,这样对吗?结果所有小孩马上都说:「不对!」他想透过这个实验证明,人们对于「伤害他人」的道德直觉是非常强烈的。 (P.31)
作者在这里也像前一部分一样,运用一个中心隐喻带出他要说的,这次的隐喻比起前面的骑象人比喻简单、好懂许多:他将人的正义之心比喻为舌头,有5+1种味觉受体,共构成一整体的功能——味觉,也就是道德。
对于人类的道德基础来说,「伤害」这一指标可以说是最常见的味道,次多的则是公平,作者正是要旨出,除了伤害与公平以外,应该还有其他价值观共同作为道德基础。
你才怪
在他给出明确的答案以前,一如既往,他还是透过有趣的实验带入主题:作者说自己来自一个怪异又与维吉尼亚大学大相径庭的道德世界,宾州大学。
当他每次都被路人以「你到底哪个星球来的啊?问这什么奇怪问题啊?」表情回应他设计的「道德两难问题」时,他便开始思考「怪人」的判断究竟是来自于什么?他的道德基础又是什么? (真的是怪人)
三个文化心理学家针对西方人(W)、受过教育的(E)、工业化(I)、富有(R)、民主制度(D)的少数人做了数十项研究。他们的首字母加起来刚好是WEIRD (怪异),结果显明,他们和字母一样,心理学家归纳出的各种典型人格,完全不适用在他们身上。
而美国人又比欧洲人更为极端,尤其是受过教育的中上阶层,例如宾州大学生,这种人有几个特质:你越是怪异,就越会看见世界充满单独的个体,而非人际关系。他另外指出,东方人和西方人在使用「我是…」(I am...)的句型介绍自己时,东方人经常以社会角色、身分和他人的关系来介绍,西方人则会直接说自己的人格特质为何。
作者觉得不同社会、文化对于怪人和非怪人的见解不同,提出的道德体系也差异甚大,象康德、弥尔的理论多半是个人主义式的,而孔子就认为人始终处于社会关系网络中,以及人在社会关系中应当负担的责任为何。因此,作者认为「怎样的道德体系才是更好的?」这种问题被搁置,应该先搞清楚道德在意的到底是什么。 (P.154-158)
看不见习惯之外的道德母体
作者认为当今美国政治的问题就在于,政治立场光谱两端的人,都觉得在另外一头的人是白痴,民主党的人认为自己都是合乎道德、为了和平、劳工权利,而共和党就是一群支持战争、大企业、种族歧视的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看清了世界,自己认识到的世界观才是唯一可能,却未曾想过世界存在着其他的道德世界。
作者认为,无论是支持神圣伦理依据(神)的共和党,或者是注重自主伦理依据(主体的理性)的民主党,都只看到了一边。他到了印度考察以后,更发现世界有各种多样的道德观,当他发自内心喜欢着这些善待他的印度人,他发现自己就算并不是完全认同他们内心建构的道德观,却还是能「理解」他们为何这么想。 (P.159-P.166)
5+1种道德味蕾
回到最一开始的问题,为了理解大家对道德看法为何如此不同,首先探讨人类共有的演化特质开始,道德虽然虽然被作者用味道来比喻,但并不代表弹性有大到「怎样都可以」的程度,正如若只使用一种味道的食材来烹调,成品肯定相当难吃。 (P.178-P.180)
作者引用实验说明康德、边沁如果现今都还活着,肯定会被认为是亚斯伯格症患者,因为他们的道德系统性非常强,却相当忽略同理化他人感受的能力。他认为,仅探讨这两位哲学家以推理、逻辑、数学的方式指出应然的道德运作方式并不够全面,因此,他认同休谟重视多元又感性的方法,才是他更重视的方法。 (P.181-P.189)
作者和同事透过文化心理学辛苦的研究,所有文化根据通用的认知逻辑来建构道德母体,结果发现,这五项道德的基本原则:关怀/伤害、公平/欺骗、忠诚/背叛、权威/颠覆、圣洁/堕落,透过演化考察,发现数十万年以来人类都遇到这些难题,不同群体有着不一样的道德直觉,构成不同社群。 (P.192-P.197)
随后,作者深入分析每一条道德原则,这边我就不帮忙整理了,因为我认为以直观理解这五项指标并不影响其理论。有兴趣者可以特别看P.206-P.231的介绍。
他在2005年根据这五项指标设置「道德基本原则」(Moral Foundations Questionnaire)问卷,并在一周内搜集到1600份回应,结果发现越是偏向自由派的人,他的道德母体主要最在意的原则是关怀、公平,也就是说,自由派的道德是由两种基本原则所构成。
相对的,保守派认为五项道德基本原则的重要度非常接近,因此,我们可以说,保守派的道德观是由五种原则组成。接下来几年,研究者反覆改进问卷,增加问题,并成立了这个网站加速问卷搜集,直到2011年,他总共收到13万2000位受访者的回馈。结果发现,无论他们怎么提问,这些基本差异仍然存在。 (P.248-P.257)
不过,他们随即发现,当有人试图统治他人时,人们注意到后便会因此愤慨起来,而这份价值观却是多数自由派与部分保守派的共通理念,其比例相对于其他价值,更有可能成为双方的共同基础,因此多加上「自由/压迫」这个原则。但就算加上了第六项指标,自由派与保守派的双方道德观,依然是三项原则与六项原则的差异。
这份报告解答了部分民主党的困惑:明明一直在为弱势发声的都是他们,为何农民和劳工还是都把票投给共和党?原因很简单,这些人投票是选择自己的道德利益,不希望自己的国家追求关怀弱势以及追求正义,而过度忽略其他价值观。 (P.265-P.276)
小结
对作者而言,他在第一部分处理「直觉优先」的问题,第二部分阐明「道德的六项指标」如何影响一个人的政治立场,而当我们越来越了解双方差异,理解彼此想法的同时,我们也逐渐能够走向剖析团体本身的意义。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