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炉的我,来告诉你「围炉」为什么会是个失败的产品!

炙式化
·
·
IPFS
·
「如果你是位「作者」,那千万不要把Matters 当作什么认真写作的平台,你只会越来越失望!请去看看五谷根茎类平台、读者作者没什么互动平台你就会理解其中道理。 」

「如果你是位「作者」,那千万不要把Matters 当作什么认真写作的平台,你只会越来越失望!请和五谷根茎类平台 Vocus比较看看,你就会理解其中道理。 」

这篇文章我不想讲太多话,直接进入正题吧。 (本篇文章纯粹抱怨、骗钱,硬要说能学到的东西,就是上头那句话,即便这样你还继续看下去那我很感谢你。

(话说五谷根茎类平台这个名称来自@Allen分享什么毛,不是我想的,喜欢这个名字请去支持他,创意有价XDD)




🤨 在多的创作没人要看,还谈还来价值?

对我来说,先不管你的文章有没有价值,一个没有人要看的创作、一篇没有人要看的文章,还谈何来价值?

图片来源:Pexels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5428836/


怎么说呢?首先让我们说说价值的问题。探讨到价值的问题,我可以直接坦白的说这绝对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对价值的定义都不尽相同。套用到写作、文章这件事来看,就是我们一直以来讨论的问题:「文章到底优不优质,有没有价值?又是好是坏?」

显然文章的价值不能用一句话就妄下定论,或者直接将其定义为某种创作。而每个人对文章好坏的定义都不一样,喜欢的创作类别也都不同,因此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但为什么有些文章却比较受人爱戴?这很简单,因为人类社会存在着「普世价值」,绝对有某些创作是大部分人都觉得很棒的作品。

但是,难道我的文章没有人看,不符合大众的普世价值,就是没有价值吗?


所以问题来了,回到我们这个段落问的第一个问题:「先不管你的文章有没有价值,一个没有人要看的创作、一篇没有人要看的文章,还谈何来价值? 」没有错,如果一个创作没有人看见,如果一篇文章没有人看见,即便在你的眼里存在过,但在他人的眼里可以说是根本不存在。这种时候,我们根本不需要讨论有没有价值了,我们要谈论的是该怎么让读者看见我们的文章。

也就是说,对我来说一篇文章的价值,得靠著作者与读者才能建立,两者缺一不可,当缺少了其中一方,我们根本就不需要谈论有没有价值了,因为那一点意义也没有。我将其取了个有点中二的名字: 「读者、作者价值论」 ,这边是有特别指定某种类的「文章」的,之后会说明到。

图片来源:Pexels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3184430/


而为什么我们要探讨到一篇文章有没有价值,有没有人看?因为我最近在Matters 的体验,让我有了种「为什么那么好的作品都没有人看?」的感觉,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 Matters大问题一:没有愿意支持的「纯读者」

直接进入正题,我观察到了一件很有趣的现象,不啰嗦直接上图。

图片来源:撷取自Matters
图片来源:撷取自Matters


有观察到了什么吗?如果你有注意到,这两张图片截图的都是@Matty官方发出的读者、作者新手使用指南。而其中有趣的现象便是作者的使用指南,不管在阅读时间还是拍手数都远大于读者使用指南。我想这足以代表Matters 的用户,多半比较在乎写文章这件事,而非读文章这件事。又或者反应出Matters 的作者数量远远大于读者。

你说这有什么好惊讶的,写作平台的创作内容不是往往都很多,毕竟提供了一个地方给作者进行创作。如果你这么认为,在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请你点进这篇文章中,然后随便找几个有人订阅的围炉,去看看订阅的用户都是谁,可以看看三个以上的围炉来做观察。

你会发现一件事,也就是围炉的订阅用户的重复率相当高,几乎每一个围炉的订阅者内,你都能在另一两个围炉中发现他们。而我在稍微观察了一下,所有订阅者拥有赞赏公民的比例大约占了七成(我真的是非常粗略的计算,所以别太轻易相信),而有些还是因为赞赏公民改版而而取消的。

图片来源:撷取自Matters https://matters.news/@hi176/5-24-%E5%9C%8D%E7%88%90%E5%85%A8%E8%A6%BD-50%E5%80%8B%E5%9C%8D%E7%88%90%E5%85%A5%E5%8F%A3-%E9%83%BD%E5%9C%A8%E9%80%99%E8%A3%A1%E5%95%A6-bafyreib2tl7gz3xz2fcwwpthicbp63vzil7hamq4plvmylkwwwu3u6gmeq


顺带一提,如果你拿@澳门学16号的围炉「在帝国边陲讲故事」来做比较,便会发现很大部分的订阅用户都还是「太空人」,但他们已经算是最厉害的围炉了(我自认为),可他们的成功并不来自Matters ,反而是全凭他们自己努力的在Facebook 上宣传、经营。而一个只在Matters 内部宣传的围炉,有可能达到这种订阅数吗? (自愿掏钱出来的那种)比登天还难。


如果说你看了以上三个例子还是觉得没什么,那我也无法说什么。但是对我来说,我看到上面两个例子后,很明显的感受出Matters 几乎没有「纯读者」 ,这是个很重大的问题。就算有,他们也几乎不太掏钱出来支持,多半只是本身有在创作的人才愿意支持其他作者。

所以说,这完全违背了我的「读者、作者价值论」,我认为这是Matters 非常大的问题。一个没有人要看的创作,一篇没有人要看的文章,还谈何来价值?而一个没有读者的平台(这边指的是读者少且支持意愿低),该如何化赞为赏?难道Matters 期望的创作,全部只是自己写开心就好?还是都只靠LikeCoin ?


综上所有观点,如果Matters 没有纯读者这种东西,只有创作者在互相支持,那这看起来便像是一个同温层在取暖。也就是说,Matters 吸引不到单纯想看文的人来,大家留在Matters 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文章有多好看,并不是因为要当读者,而是还想当作者,还想赚LikeCoin 。所以说, Matters 没有纯读者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文章都不好看吗?让我们从作者、作品的角度切入吧!

图片来源:Pexels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4231477/




📌 Matters大问题二:作者只把这里当部落格

相信看完上段落的叙述,不难发现Matters 的问题很明显,那就是根本没有纯读者,并且读者多半不愿意支持作者,或者说会支持的人都处在同个同温层里,不过是互相支持罢了。

而按照我乱取名的「读者、作者价值论」,刚刚探讨的是读者的部分,接着来探讨作者的部分。相信待在Matters 一段时间的人,或者你只是刚来到这个写作平台,肯定不会觉得这是个「专业的写作平台」吧?


该怎么说呢?我这边指的专业,意思是每篇文章的发布,都是很用心的去做琢磨,并且是有读者、作者互相照顾的这种模式。举例来说类似写小说、专业知识科普这种类别。 (我可能举例的不太好)

我一开始写文章的时候,在选择要加入哪些写作平台时,说实在我完全不了解什么部落格和其他文章类型的差异。而在写这篇文章时,我才知道了「部落格」的意思:「部落格(英语:Blog)是一种线上日记型式的个人网站,藉由张贴文章、图片或影片来记录生活、抒发情感或分享资讯」(取自维基百科

图片来源:Pexels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262508/


因此我想Matters 里有很多的文章,几乎是「部落格」的形式吧?很多的文章根本只是记录自己的生活,这与我所指的「读者、作者价值论」那种类型的文章,差别在于作者与读者之间是互相沟通的,并且某种程度必须互相负责,当然作者成分最大。作者必须在乎读者的喜好,必须在乎怎么样才能创作出吸引读者的文章,必须为付费的读者负起责任。

而「部落格」呢?我想相比起专业的知识付费这类型的文章,更多的是在乎作者自己,而非读者,多半是自己写开心的。

可是这与Matters 创立的初衷是相符的吗?这个问题很好找答案,当我一打开「精华」,我就理解了@Matty的喜好与这个平台很大部分的「读者」并不相符。

也就是说平台的部分创作属于类似日记的部落格形式,而读者也不太愿意支持,或者说都是固定的人在支持。原因是什么呢?先交由大家去思考吧,这篇文章暂时不会解答。




🤦‍♀️ Matters「围炉」这项产品前途堪忧,但我依然如此固执......

如果你以为我写这篇文的目的,是为了点出Matters 的核心问题,期望他们做出改变,那可就错了。严格说起也许可以说是这样吧,但我自己连我有没有真的批判到核心问题都有点迟疑,并且我没有给出任何有建设性的改善方式。

因此这篇文章的两大目的,其实叫做「抱怨」还有「骗钱」。

因此这篇文章的两大目的,其实叫做「抱怨」还有「骗钱」。

因此这篇文章的两大目的,其实叫做「抱怨」还有「骗钱」。

图片来源:Pexels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1037914/


很重要,因此我说了三遍。你没有听错,抱怨还有骗钱是这篇文章最重要的目的。为什么突然想写这篇文章来抱怨呢?其实很简单,因为我最近开了围炉了。在这之前一直听到某人说围炉会是个失败的产品,注定会有作者放弃围炉;而后也听到有人说如果这个知识付费计画开在肯定会支持我。

而在我思考过许多问题后,按照上述两大断落的叙述,你就会发现Matters 围炉为什么会是个失败的产品。已经名符其实的成为「围炉」,变成了固定那几个愿意支持的人在互相取暖的样子。但同温层、取暖不是什么问题,更准确的说不是最核心要讨论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围炉与最初设立的初衷有没有相符,有没有真正让作者赚到钱,达成「创作有价」?

很显然没有。但为何即便如此我还要设立围炉?其实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有哪根筋不对吧?好啦,认真讲是要脱离同温层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虽然对围炉感到忧心,但短时间依然想不出什么能改变的方法,也就只好暂时安于现状啰。

当我在看到围炉成绩不太理想时,于是只好写一篇文章来宣传啦!就是你现在看到的这样,任何题材都想尽办法融入宣传。因为想靠Matters 站内的能力有多少支持者实在不简单,因此我也开始求助站外的力量了。


之前一位作者@慕子青shinhan说在加入Matters 之前看了我写得《 身为一个使用者,我想给Matters的五大建议! 》,我对此深感佩服: 「即便这样你还要加入阿!(笑)」因此我想这篇文章主要的目的虽然在抱怨还有骗钱,但要硬挤出个有教育意义,或者能为你带来好处的,就是这句话: 「如果你是位「作者」,那千万不要把Matters 当作什么认真写作的平台,你只会越来越失望!请和五谷根茎类平台 Vocus比较看看,你就会理解其中道理。 」

图片来源:Pexels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3760043/


回收了文章开头的伏笔,但实际上我没有把我最想讲的话说出来,没有把最核心的问题点出来,这个原因是我想留给看了这篇文章的你去思考吗?很显然不是的喔,是我想在写一篇文章,再骗一次钱。因为只要你有写过几篇这类的文章,就会知道有多好骗钱(笑)。

最近的开炉先不论成绩好不好,确实让我突然对Matters 恍然大悟,发现以前讨论的诸多问题根本不是核心,追寻各种事件的脉络,最终都会回到那个点上......


(有没有很讨厌,就是不把话讲完?)




「炙式化」签名档

🔥 喜欢文章可以帮我拍拍手,或者加入「炙烧哲学」专题燃烧生命。

📢 我还在各种地方出现,快去寻找我的踪迹,追踪我吧!

🤑 推广知识付费,掏钱出来就是最大的鼓励,因为我就爱钱(笑)。

📝 小精灵把文章收集好啦, 专题文章在这里,平时轻松写的废文在这。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炙式化一位熱愛學習各種事物的「學習者」,偶爾寫寫各種文章幫我自己整理思緒,科普一些實用或沒用的知識,當然還有騙騙錢(燦笑)。還是個工作狂,什麼都忙,覺得時間永遠不夠,但我自己樂在其中,這就是「幸福」的滋味。 所有資訊全在Linktree,請慢慢欣賞:https://linktr.ee/Zioh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後綴》9月特刊:採訪寫作營回顧-訪談是在培養感情?

不需要任何意義與原因,就只是想一個人看海......

在Matters的第200篇文章,重新回歸寫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