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樓的阿修羅
13樓的阿修羅

一個一個偶像都不外如此,沉迷過的偶像一個個消失……

我的驕傲與偉大

來自朋友訪談的個人敘述。

雖然歲月如梭,但站在三十多歲的懸崖邊,我發現自己又回到了二十多歲。一段曾經籠罩在令人窒息的黑暗中的時期,讓我迷失方向、迷失方向。感覺就像被淹沒在絕望的海洋深處,無法呼吸或呼喊,害怕無聲的告別,反映了沉默的未聞者的命運。

儘管我已經實現了自我接納,但過去仍然銘刻在我的記憶中,在陰影中潛伏著鮮明的提醒。即使在夢中,這些揮之不去的記憶也會重新浮現,證明我曾經擁有的脆弱性。成長,就像蝴蝶的蛻變,象徵著進步,但丟棄的外殼,就像蟬的外殼,永遠提醒著它以前的狀態。我選擇面對過去,擁抱其艱鉅的挑戰和它們所造成的痛苦。曾經威脅要削弱我的負擔現在增強了我的韌性。

確實,社會結構可能會將某些經驗與「同性戀」聯繫起來,例如單親家庭、缺乏父親形像或被認為是「女性化」的個性。然而,雖然我承認這些經驗對塑造我是誰產生了影響,但將這些標籤歸類為「同性戀」的定義特徵過於簡化了個人身分的多面性。

在偏遠、與世隔絕的農村環境中長大,加上離婚家庭帶來的恥辱,讓我受到了大人和孩子的審視。缺乏支持和接受的環境導致我無法表達自己,導致內向和對溝通的嚴重恐懼。

毫無疑問,我的童年缺乏始終如一的父親和缺席的母親的愛和支持,留下了連祖父母的愛都無法填補的空白。不可否認,這段經歷塑造了我,但重要的是要記住,這只是一個多面性個體的一個面向。

我在那個僻靜的山村長大,身體和精神都發生了變化,而我們保守的老師卻沒有提供相應的知識。直到性意識的萌芽,我才意識到自己與同儕的不同。我發現自己被男孩吸引,他們的存在就像我陰鬱的世界中的一縷陽光。

困惑和恐懼在我內心奮鬥。直到12歲的夏天,我在瀏覽表弟的電腦時,偶然發現了「同性戀」這個詞,才最終確認了自己的性取向。然而,我的理解仍然不完整。

進入國中,青春期引發了快速的成長。我的身高讓我被長輩貼上了「大男孩」的標籤,引發了傳統的「婚姻觀念」壓力。然而,我知道我永遠無法滿足他們的期望。我不能愛女孩,我想要的愛感覺既被禁止,而且對我自己和我的家人來說可能是可恥的。我父母失敗的關係進一步灌輸了對婚姻的恐懼,讓我覺得被困住了。

青春期的感覺就像是在茂密的森林中迷失的動物。沒有人提供指導,也沒有有用的書。科普材料完全圍繞著青春期和同性戀。生物學教科書冷冷地提出了一種有偏見的觀點,將同性戀與愛滋病聯繫起來,讓我產生了一個可怕的想法:任何同性接觸都會導致無法治癒和恥辱的死亡。我的生存本能尖叫著我不能成為同性戀,即使這意味著我以後強迫自己愛上一個女孩。

這種扭曲的認知一直持續到高中時,我看到了柴靜的《看見》中關於同性戀的章節。就在那時,我意識到我並不孤單,一種社區意識油然而生。然而,疑慮依然存在:這是一種疾病嗎?同性關係一定會導致愛滋病嗎?我怎樣才能真正接受自己是同性戀?

在這些問題的驅使下,我查閱了網路上的資料,購買了《中國同性戀妻子生存狀況調查報告》、《同性戀次文化》、《我的同性戀孩子》等書籍。這些作品與李銀河、張北川、方剛、同性戀親友會等人物一起,提供了知識和一線希望。

在向李銀河博士尋求幫助時,我得到了寶貴的建議:由於中國的性教育剛起步,透過書本和網路進行自主學習至關重要。她鼓勵自我接納,承認同性戀雖然不同,但既不是罪惡,也不是錯誤的。透過自我保健,幸福就像任何異性戀生活一樣可以實現。

她的話語點燃了我內心的接受感,而我所獲得的知識進一步激發了我的接受感。然而,最後一個障礙依然存在——自卑感和渴望像其他男孩一樣,擁有正常的婚姻和家庭生活。這些感受促使我走向 LGBTQ+ 群體,尋求接納和歸屬感。

高中是個鮮明對比的時期,光明與黑暗交織在一起。雖然我在一群朋友中找到了安慰和接受,但這段經歷卻被無情的霸凌所留下的傷痕所破壞。

我在宿舍裡遭受的待遇至今仍是難以言喻的痛苦記憶。正如同齡人所認為的那樣,我不符合傳統的男子氣概觀念,這使我暴露在無情的惡意浪潮中。我不僅要忍受財物被盜的侵害,還要遭受當眾羞辱。

日常的折磨延伸為永恆的痛苦,偷走了那些年應有的歡樂和活力。對和平生活的嚮往成為我唯一的祈禱。創傷持續產生共鳴,光是回憶這些事件就會引發痛苦的揮之不去的迴響。

高中表現為個人地獄,將世界描繪成最黑暗的光芒。持續不斷的侮辱性霸凌給我帶來了難以忍受的痛苦和絕望,讓我完全孤立。父母無動於衷,老師冷漠,連朋友都無能為力。這進一步加劇了我所面臨的痛苦。

自尊心已經受到侵蝕,已經下降到讓我產生自殺念頭的地步。然而,黑暗之中,卻殘留著一絲反抗之力。我堅持了下來,透過純粹的自力更生,我擁抱了真實的自我。這段艱辛的旅程讓我從深淵中站起來,從絕望的懸崖上重新找回生活。

值得慶幸的是,大學迎來了更光明的篇章。事實證明,我的室友是一盞燈塔,在我膽怯和掙扎時提供了堅定不移的支持和理解。他們堅定不移的接受就像星星照亮了我之前漆黑的天空。

當我最終決定「出櫃」時,他們表現出了非凡的冷靜。一切就好像一切都很自然地展開,沒有任何評判或壓力。他們溫和地保證說:「我們已經知道有一段時間了,但我們只是想避免增加任何潛在的負擔。你本來的樣子就很好。”

他們的話是我靈魂的安慰,證明了真正的接納和歸屬感的改變力量。

我自己過去也曾遭受過霸凌,因此我致力於創造一個對此類行為零容忍的安全學校環境。我的主要重點是教育和引導年輕人理解界限並培養善良。同時,我積極努力識別和支持可能遭受霸凌的學生,確保他們的福祉。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可以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讓我們更敏銳和主動地識別潛在的霸凌情況。透過在場並對微妙的求助呼聲做出回應,我們可以共同創造一個培育學校的環境,讓每個孩子都能自由健康地成長。

今天,我周圍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網絡,我為自己成為的人感到自豪。雖然我承認有局限性,但我產生積極影響的決心仍然堅定不移。我將繼續努力實現我的目標,並用我的旅程激勵他人。

這是我的驕傲和偉大。

CC BY-NC-ND 4.0 版權聲明

喜歡我的文章嗎?
別忘了給點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載入中…

發布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