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小科
元小科

扎根日本的閒者,披露日本的不同面向,深入認識更真實的日本。 ( ^_^)/~~~ My blog https://motonojp.com/

海外长期移居是否有必要融入当地社会?

要不要融入日本社会端看你自己,想要如同古代中国周边民族融入中国般也行;想要如美国一般,各民族出身的人群聚在自己的聚集地也行,日本也有类似的各国民族聚集地。

这次的题目其实在我的海外移居生活中一直没有认真思考过,直到前一阵子在YouTube上看到访谈海外移居的相关影片,才想起自己好像已经来到日本好久好久了,是不是应该好好想想这个问题。本篇述说的内容主要针对普罗大众的中产阶级,上流和底层阶级的生活我没有体验过,无法说明白。 (如果想了解偷渡客群体如何在日本生存可以参考2009年上映的《新宿事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由朋友处听来的故事,本片的剧情内容“相当真实”。)

《新宿事件》香港版电影海报/Wikipedia

老实说,我自己个人对生活环境追求不高,打小开始就不停地搬家,记忆中转换环境的次数少说有10几、20几次之多,压根不记得确实数字。想要追求住的舒适温馨简直是奢求,一来不是自己的房子,二来不确定能居住多久,无法预料下次什么时候会再搬家。

应该是经常搬家的缘故,我有了保留空纸箱的习惯。就是各种物品买进来,里面的东西拿出来使用,包装物品的纸箱就会被弃置的那个空纸箱。用多了有了经验就知道不是每种空纸箱都适用,最好的是不用胶带就能封箱的设计,材质结构必须足够结实可多次重复使用的才值得保留。

也因为如此,在社群软体兴起以前的年代,与亲朋好友的联系很难维持,我自己对人际关系的交流需求也逐渐淡薄。不知是环境造就自己的个性,或是自己的个性恰好适应这样的环境。

前言铺垫这么多,其实我只是想说,即使跨越大海来到异国他乡,移居日本对来说,只不过是又再一次转换环境而已。跟由出生的故土北漂到台北,本质上并没有两样。当然,这么说并不完全正确,细节上的差异还是有的。

来到不同的国家比起同一国家的环境变化相对更大,举凡语言、当地百姓的生活习惯、社会大环境的规则等等差异更大。幸好,我来到的日本落脚地是包容性更大的东京,而不是几乎看不到外国人的相对封闭的乡下地区。也因为自身经历的关系,在新环境生活的适应力更强一些。加上,一般移民比较难克服的语言关卡,也因为我更早期曾经留学过日本,早已攻克。

回到主题,海外长期移居是否有必要融入当地社会?仔细想想这个问题挺模糊,融入当地社会要如何定义?能够与当地居民打成一片?生活方式与当地人无异?对我自己来说,其实不是很在乎,顺其自然即可。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就此一辈子都待在日本,或许有一天会回到台湾,也或许会再前往其他国家。

虽然自己的经历可能很难成为参考对象,但是多少有些经验可以提供给不知道如何融入日本社会的朋友一些帮助。

日本人口聚集的大都会区,例如,东京、大阪、名古屋、福冈、札幌等地,这些地区也是乡下出身的日本人憧憬向往的环境。就像台湾人北漂到台北;大陆人前往北上广深求学就职一样。乡下孩子到了新环境也需要适应新规则、新的生活习惯、讲话口音(日本也有各地方言口音,他们也怕被嘲笑)。是否要融入当地社会取决你自己的决定、个性、社交能力等。日本的大都市也是由各地出身的日本人组成,大家的刻板印象可能会觉得日本人冷漠、封闭、歧视其他亚洲人(歧视一词我觉得可以换个讲法,人性自带的地域优越感。大家可以试着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想像,台湾人如何看菲律宾、印尼人;大陆人如何看越南人;香港人如何看日本以外的亚洲人……)依我自己长年的观察,事实真相往往是日本人不知道如何与外国人交流!害羞怕出错、不擅主动出击与他人社交、心思细腻、善于读空气才是多数日本人的共同特性。

因此如果你想要融入日本,积极主动出击是最佳策略!具体做法,先由你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日本人开始,主动向他们打招呼。多数人初到日本应该是住在集合住宅(公寓),刚搬进去的头几天,最好带着小点心(当地商店买的到的零食之类)跟你的左右邻居及你的房间正下方的楼下邻居打招呼,告诉他们你刚搬进来,请多照顾。日语口语交流有难度的朋友可以事先上网查好合适的打招呼用语抄写下来直接秀给对方看。虽然这套做法,有些日本人也觉得落伍了,反而会觉得像是拿自己的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不过,我倒是觉得现代的日本社会还有人愿意执行这套做法,更显得与众不同能让对方印象更深刻。即使对方表面上脸色冷淡,他的内心里肯定不会对你有坏印象。 (假设不幸真的遇到坏人,赶快搬家吧)

使用日语仍有困难的朋友,除了到学校学习外,外国人居民多的地区,如新宿区、江户川区、丰岛区、足立区等地方政府也专门设立了支援外国人学习日语的活动。有很多日本志工会在安排下,以极低费用或义务教导还不熟悉日语的外国人。

新宿区的日本语教室/新宿未来创造财团

来日本留学读书的人最常接触的日本人是老师、同学。在日本就职的话就是公司同事,主动跟他们打招呼,天天见面,脸熟之后,试着多聊两句,天气好泠、哪家店好吃之类。要是聊得来自然交情会更进一步。除此之外就是生活中需要购物、吃饭、娱乐等会接触到的店家(店员)。如果常去光顾,当然也可以跟他们打招呼。一般日本人顾客通常也不会跟店员打招呼,因此如果你能做到,对方对你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有段时期,我经常固定在几家店吃饭,每周至少会去光顾1次以上。以我自己经常打招呼的经验来说,根据店主(店员)的个性,他们的反应差异颇大。个性开朗,爱聊天的店主如果刚好手头不忙时会主动来找我聊天,有时还会主动纠正我的日语(日本人几乎不会做这种事!)。腼腆个性的店主就从来不曾跟他聊过天,不过他肯定记得我这个客人,有时我喜欢吃的套餐不巧卖完了,改点别的料理时他会默默地帮我加料。

自己去找感兴趣的聚会联谊(指学校、公司以外的),例如,打棒球、踢足球、烹饪、插花、模型制作……更加冷门的刀剑鉴赏会、猎友会……多参加一些聚会应该能遇到聊得来的朋友,也就有机会一起出去吃饭喝酒,交情够好之后,也会相约出去玩。到了这一步就跟你在自己国家交朋友一样,国籍不是问题,纯粹是你个人和对方的交流。

给外国人准备的新宿生活指南(各国语言版)/新宿区役所(政府单位)


另外一点要注意遵守的是日本当地的规则,例如,一般常见的公寓居住规则,垃圾要自己做好分类再按照规定日期丢到指定地点;不允许养宠物的公寓不要养;夜晚大家回到家之后不要制造噪音,如果公寓的隔音不好(通常是木造或轻钢骨结构的建物),生活作息的声音尽量压低。

看似生活的很压抑,限制很多的样子。换个想法,你自己如果不喜欢别人这样对待自己,那就不要如此去对待别人。日本人的基本常识之一,就有不要造成别人的困扰!不小心触犯了,观察久了,自己也会知道当初哪里没做好,下次不再犯就行。

如果家里有小小孩或是想要养毛小孩(宠物),难以避免发出不受控制的声响,可以考虑搬到一户建(独栋住宅),就像蜡笔小新或哆啦A梦他们家。

日本肯定不是最完美的国家,应该说咱们居住的这个地球上还不曾出现过一个完美无缺的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他的优缺点,喜欢他的优点,包容他的缺点,想必就能在心理上接受适应,而不是抱怨连连。反过来,如果实在无法适应这样的环境,世界这么大,再找下一个地点就是。与其整天抱怨自己居住的环境很差,不如用心思考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问题。

对于如我一般的平凡百姓,不追求大富大贵的话,日本其实是相当适宜居住生活的环境。食衣住行,丰俭由人,有各种档次任君选择。攀比风气也不兴盛,只要不做出太出格的事情,日本人也不会多看你一眼。同样是东亚人的话,穿着相貌差异不大,也很难一眼辨识出来。要不要融入日本社会端看你自己,想要如同古代中国周边民族融入中国般也行;想要如美国一般,各民族出身的人群聚在自己的聚集地也行。日本也有类似的各国民族聚集地,如各地的中华街、新大久保的韩国街(现在逐渐转变成亚洲街)、西葛西的印度街、高田马场的缅甸街。 (日语的“街”和中文的意思不太一样,主要意思指“地区、区域”)

新大久保车站西侧的”伊斯兰横丁”有清真食材店、亚洲各国餐厅/DIAMOND online

2022/08/11 posted.

原文连结日本幕后观察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