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泥
豆泥

分散式自治實踐與研究者,尋找有別於電馭極權與財閥亂鬥的第三條路。喜歡討論,請別客氣與我討論。

为何NFT 这么多Pixel Art?

像素艺术除了已成为NFT 世界的文化迷因,也先天适合成为web3 原生的互动媒介。

今天某大型PFP 项目解盲,一样是走Pixel Art 风格,趁此话题我们来讨论为何NFT 这么多Pixel Art?

Pixel Art 像素艺术,为使用低解析度的色块拼贴而成的绘画。大家在NFT 世界一定看过很多Pixel Art 商品,难道web3 世界正好适合像素风吗?这是一个STS(科技与社会)的问题,但我不具备此学门专业素养,以下只是我的臆测。

我认为这个命题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分别为Pixal Art as a「技术」(Technium)、「讯息」(Message)、「拥有权」(Ownership)。这三种过程刚好与web1 到web3 的进程有些相似,仿佛碎形之下更有碎形,科技发展史在巨观与微观的过程中刚好重合。

以下将举四种Pixel Art NFT 案例作为佐证。


一、24 X 24

CryptoPunk

像素即技术。

最古早也是最长青的像素艺术NFT,非CryptoPunk 莫属。当时这一万只像素庞克仔推出时,甚至早到没有ERC-721 标准(俗成NFT 标准),代币是使用衍伸自ERC-20 标准(俗称代币发行方案)。当时也没有web3 形式的分散式储存技术,如IPFS(星际档案储存系统)或Areweave。

我原先以为24 乘以24 大小的CryptoPunk,是纯链上储存的。没想到最早的时代,他们是把一万只排在同一个页面,然后写出程式码来抓取页面上的图片。纯链上储存是在后来更新的版本中才达成。

CryptoPunk 是历史上第一个PFP 项目(Profile Picture),它塑造了文化迷因与市场效益,开启了NFT 像素艺术的先河。但我仍认为早期实验性质的NFT 项目,可能真的是技术限制才往像素艺术发展,针对这部分我会寻找更多例证。

那后续许多鹦鹉学舌的庞克仿盘(所有带有Crypto- 前缀的像素项目),图的是迷因红利与市场效益,项目太多便不在此赘述。

而后因为种种web3 代理储存的技术成熟,一张NFT 可以容纳更大的档案,PFP 项目的视觉形式因此快速进化。从像素走向插画,再从插画走向3D 建模,现在甚至出现动画、即时渲染、演化变形等,先不论社群或赋能上的创新,受市场青睐的图片制作难度正在节节高升。

但像素艺术魅力不减,事实上目前仍有非常多像素NFT 专案冒出来。


二、78x69

TeleNFT

像素讲述技术。

提到像素艺术,不得不再次谈TeleNFT,TeleNFT 为德国一群艺术家使用TeleText 这个1970 年代的文字通讯技术制作出来的像素图像。 TeleText 用于展示无线电视的节目资讯,藏在水平扫描线中,因此大小限制在78 乘以69。

这十五名艺术家无所不用其极,在这么小的画布与颜色限制中,打造自己的特色与语境。他们将作品打在德国卫星一台的节目中,只要打开电视叫出文字资讯,就会看到艺术家的作品盖在节目上。

当然这些作品都有铸造为NFT,15 张我都有收藏。这个计画让我如此喜爱的原因在于,策展者将新旧技术做了很美的互衬。

TeleNFT 将既存的老科技混入新时代的像素迷因,像素风因NFT 复活,却展示在一个不得不迁就的旧时代产物里,每一粒像素都很珍贵的卫星电视时代。五十年后的今天,因时代光速进化,你有缘在同一时刻,在不同时代的载体上,看到同样的艺术品。

老实说现在不管是电视、电脑、还是手机,萤幕解析度早就超过人眼辨识的极限。但是像素艺术的蛮横展示,让我们重新思考内容与载体,重回极简,用贫困的限制来传递资讯。


三、8X8

八火堂

像素即内容

提到内容便一定要谈最近很火红的NFT 平台八火堂(8bidou)。

这是一个闹到不行的日本NFT 交易平台,发行在Tezos 链上面(日本人将Tezos 翻译成天俗洲A_A)。八火堂才上线不到一周,网站烂到掉渣,却引起超高的讨论度,甚至涌入一堆知名的NFT 艺术家参与制作。

这个网站的规则很简单,你只能制作8 乘以8 的图像,然后铸造与贩售。 24 乘以24 的版本,可以铸造,但因为合约还没写好所以不能贩售,有够荒谬吧。

但就因为太荒谬了,新型态的玩法出现。小艺术家制作引人入胜的64 格小品,大艺术家用64 格保留自己的风格。比如以生成艺术植物园(Garden, Monoliths)知名的艺术家Zancan,做了一系列绿色的9arden, M0n0l1th,销售成绩吓吓叫。

在此特别想要强调,像素展示出来的内容,之所以容易被传播讨论,有很大原因与社群有关。社群利用仅有的64 格来做出最易被理解的讯号,将单一像素价值最大化。这就是迷因之力的具体展现。

在NFT 逐渐走向精致艺术的线下,八火堂确实玩出了新招。


四、100X100

Matters The Space

像素即拥有

提到像素艺术与社群之间的关系,我刚好在三周前一起主持了一场有趣且有意义的活动,名为Rooting for the peace of Ukraine。

这是一场反战的参与式艺术(Participatory art),我们以区块链游戏为画布,NFT 为商品,社群成员既为创作者、同时也是收藏者、更是捐款者。

三周前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满七天, Matters 与FAB DAO展开了一场小型的共创活动,我们找来了约40 名有兴趣的志愿者,一起在100 乘以100 的空白画布上创作,限时两小时。主题为声援与和平,完成后作品会上传到AkaSwap NFT 平台,所有贩售收入将会由自动分润捐给支持乌克兰的非营利组织。

这可是扎扎实实的一万像素呀,如何在短时间内藉由合作完成一幅接下来将贩售的NFT 可是一门学问。我们一边涂点点,一边用文字与语音进行讨论。

最终出现了一些简明的符号,如Tezos 和平鸽、反战乌克兰国旗标志、汽油弹、FAB DAO 字样、新时代国旗? ! 。其中我在右上角故意画HicEtNunc 字样(一个Tezos 上的平台) ,接着有人把它改成AkaSwap,一定是阿乱自己改的。

这张图被铸造成NFT,最后也刚好售出40 份,捐出大约台币4,500 元,符合我的预期。我的想像是,这两个小时的共创过程中,强化了参与者的向心力,参与者当然愿意消费收藏贡献一下,同时又可以捐款给本来就是创作主题的组织。

像素传递内容,营造社群共识。这些像素,也被林逸晟切割成像素符号,用作FAB DAO Discord 的表情符号。

此外,去中心化文字平台Matters 早已默默在web3 世界开发出更多新工具,the space(像素战争)是他们的最新作品。我何其有幸能够在去年十月躬逢其诞生的那一刻。

The Space 为类似于美国论坛Reddit 过去的实验产品/r space,使用者必须藉由消费代币来拥有一颗像素,并在像素之间创造属于自己的图像。 The Space 的野心是藉由打造区块链游戏,讨论共同所有权财产税制与全民基本收入。相关细节过于困难,不在此赘述。

其实像素游戏在海内外蛮多的,BAYC 无聊猿有自己的会员画画板,据我所知中一中学妹Phoebe Huang也正在做自己的像素艺术区块链游戏OnChainCanvas(OCC)(256X256)。

回过头来说像素拥有权,我认为The Space 的野心是想要处理媒体广告版位等虚拟世界的注意力经济,进行虚拟资产的公平再分配。虽然目前还没有看到具有稀缺性的应用场景,不过还是让我蛮期待的。

提到真正的稀缺,广义而言,我认为The Sand Box 的圈地买卖,才是真正的广告版位,你看Adidas 买下了多大块的地,宣示潮流品牌进入web3 世界的野心,即使到今天都还没进场,但每天去查看The Sand Box 土地的人,总会瞄一眼Adidas。


五、23X23

MashBunk?

像素即故事?

最后,像素能不能拿来讲故事,当然可以。所以我弄了一个豆泥PFP 项目(所以我是项目方?!),名为MashBunk(泥垃圾话),每一只限定一版,每一张都有一个故事,我用最精简的像素来讲NFT 的冲浪之旅。

但是,当然啦,怎么可能让你如此轻易买到。我们搞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机制,除非你熟DeFi、满足某些条件才有可能参与收藏。没有白名单、没有gas war,很明显不是来圈钱的,圈其他东西嘿嘿嘿。不过你如果收藏得到,大概就会理解我想要传达的意图了。

详细资讯容我保持神秘。以上是一些对于像素艺术的见解。

结论

像素艺术除了已成为NFT 世界的文化迷因,也先天适合成为web3 原生的互动媒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