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森
寓森

精神科醫師,喜歡思考與寫作,愛好騎單車;主要關注「自戀」與「無條件基本收入」的主題。目前沉浸在「拉康」中... 個人臉書專頁「納西斯花園」,個人網站 lincalvino.me 「自戀筆記」

<自恋档案室> 宅世代(增修版)

大家一定都听过,「宅男」、「宅女」「宅...」的用语,「宅」似乎成了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宅」究竟意味着什么?潜在的又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这跟自恋有关吗?为何成为发展的趋势?

什么是「宅」?

我将本文要讨论的「宅」定义为:

一个人选择多数时间待在家里,尽可能减少外出活动,避开陌生的环境与人际接触,只从事自己选择的活动。

所以「宅」并不是单纯地喜欢待在家里,避开社交接触与留在个人的世界是很重要的特征。这意味着,人际接触对他们而言是不舒服或者是麻烦的,或至少是不重要的。

一般而言,人是偏向群居性的。人际间的接触与沟通不仅是需要的,甚至是必要的。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甚至认为,「寻求与客体的联系」是人的本能之一。也就是说,人会自然地想要与他人产生连结。

当然,每个人先天的特质不同,对于社交会有不同程度的需求,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况且每个人在生活中,确实也需要保有一定的个人空间,才不至于丧失自我感。再则社交虽然是一种本能的需求,但是「社交技巧」却不是天生就会的。社交互动其实是一件颇为复杂的事情,社交讯息经常是模拟两可又充满变数的;人与人之间会合作,也会竞争;它可以让你感觉的被支持,也可以让你倍感压力。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人际关系的压力,会让人想要逃避。但是如果一个人「大量且长时间地」刻意避开他所生活的环境中的人际接触,只想停留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中,这样的情况毕竟还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更何况这样的情形,渐渐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现象。

假如我们同意社交是人的本能需求,这样的需求也没有受到特殊精神状态的影响(例如自闭症或是精神病),究竟是什么样的问题,让一个人需要从一般自然且平常的社交情境中退却?

我认为,这样的退却与试图维系良好的自恋感受有关。

对这些宅人们而言,社交情境可能带着「自恋伤害」的危险。他们的困难在于,他们往往有着比一般人较高且难以调整的自恋需求;当面对社交情境中无可避免的挫折时,自人际关系中撤离成了不得不的选择。

这种「僵化」的自恋需求,可以说是他们困难的核心,多数的问题都是围绕着它发生;它来自于早期自恋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原始自恋没有得到修正。

自恋的修正

以精神分析的观点而言,人出生后一开始是处于「原始自恋」的状态,那是一种「世界就是我」的夸大感受,不知道有其他「人」的存在。之后随着感官与认知的发展,开始渐渐感觉到母亲这个「客体」的存在,但还是将她视为是自己的一部分。慢慢地婴儿开始发现,他并不能够完全控制母亲这个客体,被迫接受母亲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客体。这样的过程对于婴儿而言,是一个相当巨大的挫折;他从从全能的幻想中跌落,同时意识到自己其实是一个脆弱的存在。因此这样的过程需要缓慢地进行,同时照顾者要提供足够的温暖与安全的感受,来「中和」婴儿的挫败与恐惧。

当幼儿顺利将母亲视为一个独立的「客体」,他会开始尝试把原本大量对自我的精神关注,灌注到母亲这个客体身上,尝试与母亲连结。经由母亲给予幼儿持续的回应,一方面稳固了幼儿的自我感受,同时形成一个好的「客体关系」,组合成为稳定的「自恋结构」。

原始自恋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步修正到一个合乎现实状况并能与外界适当互动的自恋结构。过程中挫折虽然令人痛苦又无法避免,但同时也是自恋成长过程中必要的部份,过多与过少对于自恋成长都有不利的影响。理想上,如果在「够好」的环境中,这些挫折会被适当地调整到可以忍受的程度,让修正的过程可以继续。对于照顾者而言,依据儿童特质的不同去调节他所面对的挫折,可能是养育中最重要的工作。前面提到的「涵容」、「镜映」与「理想化」等概念,主要的目标就是完成这样的过程。

若是发生了过多的挫折,成长环境又没有能够提供缓冲的空间,原始自恋会大量的撤回,同时用一种顽固的方式抵御外面的世界,不愿接受改变。就像是蜗牛缩回自己的硬壳中一样,原始自恋退回到潜意识中,不愿意回到意识中继续随着认知的变化而成长。

假如成长过程照顾者过度的保护,甚至与个体一同否认挫折的发生,会导致原始自恋的修正不足,保留了过多全能夸大的色彩。这样的小孩会过度地自我中心,忽略他人的感受。等到离开保护的环境,就如同温室中的植物无法适应外面的世界一样,当他们终于不得不面对真实的世界时,会面临很大的挫折。但是这时候的自恋结构可能已经定型难以调整,于是同样也会选择退缩来因应他们的困难。

不利于自恋成长的情境?

我试着整理几个可能的情况。

匮乏与冷漠

自恋成长过程中,照顾者的因为种种的因素,无法提供儿童足够的心理回应。这可能来自于经济的困难,导致照顾者的心力耗费在工作上,无力回应;或是照顾者因为自身的心理状态,可能是忧郁或是困在自己的心理需求中,忽略了儿童的需求。儿童因此在寻求向外的客体连结时,经验到一个匮乏与冷漠的世界。这在现代忙碌又竞争的社会很常见,父母往往都需要工作,小孩由保母或是祖父母照顾。保母与祖父母因为工作与年龄的因素,虽然满足了儿童生理的需求,但在心理上的回应很可能不足。

这样的情境不仅会让自恋的能量向内退缩,同时也会因为「镜映」的不足导致自恋结构的脆弱。这样的小孩常常缺乏自信,容易因为人际互动中的负面讯息而受创,因而回避可能受伤的社交情境。

高负面情绪表达

负面情绪表达过多的环境,对于一开始正在经验情绪的儿童而言,是很大的负担。这就像没经过适当阶段体能训练的人,一下子给他太高的训练量,反而造成受伤让后续的表现更差。常出现的情境像是父母关系不好,经常吵架冲突;父母亲自身承受很多压力无法适当宣泄,转移到儿童身上;或是父母个性过于要求完美,习惯性地批评小孩做的不够好。

这样的环境对于先天气质较为敏感的小孩,压力特别大。就像敏感度高的天线,输入了太强的讯号就会爆掉失真;而他们为了保护情绪不受到过度刺激,只能退回自己的内在世界。这样的小孩常常是安静的,自己一个人玩不太吵闹,好像没什么问题,很容易被忽略。

过度保护

现代社会很多社经条件很好的父母,因为自身能力好,能够提供非常好的生长环境。但是有时「过好」的环境,对于儿童的成长不一定是好的。他们常常提供了过多他们认为「好」的东西给儿童,却不一定注意到儿童的特质适不适合;或是过度地以儿童的需要为中心,总是配合儿童的需求,却让他们无法学习到注意他人的需要;害怕儿童无法承受挫折,于是将挫折完全「隔离」或是「否认」挫折的发生。这些情形会让儿童无法在环境的正常与适当的挫折中修正与适应,一旦面对真实的环境,往往短时间内无法调适而出现困难。而一旦长期一直无法调适(通常是因为父母继续保护),在无法有效因应外界的挫折下,只能逐渐退回早期较让人满足的依附状态,通常是对父母或是配偶的依赖。这样的小孩通常比较自我中心,行为比较骄纵任性,现代所谓的「啃老族」就是属于这个类型。因为无法忍受挫折,难以在生活与工作中获得成就,通常会选择从社交中退缩,避免自恋伤害。这是在台湾是很常见的型态,与文化中的教养模式有很大的关系。

自恋的子宫

当自恋往内退缩,家仿佛成了一个巨大的子宫,隔离了外界的挫折并提供生活的需求。但是这样的状态,身旁的父母与家人通常很难接受,会不断催促着他们「出生」,许多家人间的冲突与拉锯往往由此而来。然而经常是家人越是催促,宅人们反而退缩的更严重;但是放任不管的话,长此以往家人也无法负担。于是整个家庭陷入一个进退两难的困境。

但成人毕竟不是胎儿,无法只满足于一个安全的空间与足够的养分,他还是会有一些欲望需要被满足。因为无法向外寻求满足,只能试着向内创造一个「心理空间」,藉由极度个人化的活动混合着幻想的内容而建立。这些活动依据个人不同特质与能力有不同的选择,可以是阅读、写作、画画、听音乐,也可以是看电视、玩游戏,以及现代人不可少的「网路世界」。

网路的影响

网路的兴起在近代的「宅」现象,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过往「宅」在家里,算不上一件太舒服的事情,没太多事情可以做,只能看书看电视。现在只要接上网路,不用出门就可以获得关于这个世界大量的资讯,加上工作与经济型态的改变,理论上有可能可以完全不出门也可以生活,选择「宅」在家里在现代的社会变得方便又不困难。即使身体需要活动才会健康,也有很多方式可以在家里运动;更何况还有空污问题,现在常常到户外运动反而不利健康。

重要的是,透过网路人可以建立一个自己选择的个人世界。想要什么讯息,敲键盘问一下Google 大神,有求必应;隔着萤幕,遇到不想要面对的状况,按一下滑鼠就可以离开。甚至你还可以在网路上重新建立一个新的身份,一个不同于你现实生活的身份,一个你渴望的身份。万一失败了还可以重来,像玩游戏一样,可以有无限多条「命」。这如何能不吸引他们!

当然,实际上的网路也没有这么美好,网路的世界毕竟也是「人心」的世界,同样会有人的问题。可怕的人肉搜索与网路集体霸凌,比起真实世界的恐怖程度也是不遑多让。但是比起真实世界,网路带来的控制感还是大的多了。

这种高度的控制感,大大的满足了人的「自恋需求」。如果真实的世界不改变,无法为人的自恋成长与修正提供适当的环境,选择「宅」在家中进到网路世界,恐怕会成为他们唯一的选项。

让人更忧心的是,因为网路便于隐蔽身份的特性,一些原本在真实社交中会被被隐匿与压抑的想法,可能更容易被表达出来。这些想法原本之所以会被压抑,正是因为它们往往带着较强的情绪与攻击性,无法被真实的社交情境接受,于是大家会很容易在网路看到许多不适当与不成熟言论。这些在网路世界造成的问题,回过头来,还是会影响真实的世界。

网路世界的形成已经势不可挡,网路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未来的发展难以评估,还需要继续的观察。

如何面对「宅人」

一旦我们能了解「宅」背后敏感又脆弱的自恋结构时,就知道单纯地要求他们出来面对真实的世界,是很困难的事情;这就像是要他们没有任何装备与武器,就去打仗一样。

同时又因为他们的原始自恋需求没有获得适当的修正,让他们难以面对自己真正的问题,因此要他们光靠自己去修复自恋结构也是相当困难的事情,势必需要他人的协助。但是如果他们没有一定的自觉与内省,周遭的人即使想协助,可能也使不上力。

更何况,家庭的环境可能正是他自恋问题的来源,家庭环境能否修正到合适的状态,也是大有问题。因此往往需要有新的「客体」进入,或是转换到一个较为涵容的环境。

由此可知,自恋的修复基本上是困难的,但并不是无法发生。首先需要克服的,是双方心态上的问题,这主要来自于双方在「成人」与「小孩」角色的混淆。

「宅人」在外观上已经是「成人」,但是内心很多的部份却还是「小孩」。他们儿童时期自恋成长所需要的「涵容」与「镜映」,并没有获得满足,往往在无意识中出现幼稚不成熟的行为而不自知。而很多父母面对「宅」在家中的儿女时,容易出现以「成人」的标准在要求他们,同时又不自觉地把他们当「小孩」看待,不信任他们。两者之间这种角色的混淆,是造成冲突的最大原因。

对于父母而言,我认为比较理想的方式是:基本上将他们视为一个成人的个体,尊重他们该有的自主权;细心地观察他们是否出现「涵容」与「镜映」的需求,然后适切地回应。尊重他们的自主权时,同时也要请他们负起相对应的义务。很多父母往往在生活起居上把他们当成小孩照顾,却在真正需要像对儿童般地回应他们的情绪与心理时过度的严厉。常见的情景是:不正常时间吃饭,却时时刻刻在他们要求时帮他们准备;当他们有自己的计画想法时,却又急着批评他们想法的缺点。

吃饭应该是自己要负责的事情,没有在家人正常吃饭的时间用餐,就请他们自己想办法,不用配合他们。他们自己的房间内的状况,可以自己决定;但是家中其他公共区域,要配合其他人的需求。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时,不急着批评,也不用马上同意;鼓励他们的思考与表达,询问他们计画如何进行,先让他们可以充分地表达他们的想法,然后与他们一起讨论出实际可行的作法。即使你认为他们的想法太过于天马行空,甚至不切实际,也不用急着否定,而是在讨论的过程中让他们自然地发现问题。过程中要注意界线的问题:属于他们自己个人的付出,尽量尊重;若是需要别人的配合,他有义务要说服并得到他人的同意,。

这样的过程可能很耗时,计画最后可能还是无法实行;但是这样的过程至少可以让沟通进行,双方的关系改善,重要的是可以让原本停滞的自恋成长重新开始。

我相信,很少人会自愿地停留在「宅」的状态。如果可以真正地理解他们潜藏的自恋结构脆弱的问题,用适当的方式回应他们,继续成长的自恋会自然地寻求与外界的联系。

就像成熟的胎儿必然会离开子宫,出生在这个世界。

更多关于自恋的文章,请看我的自恋笔记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