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森
寓森

精神科醫師,喜歡思考與寫作,愛好騎單車;主要關注「自戀」與「無條件基本收入」的主題。目前沉浸在「拉康」中... 個人臉書專頁「納西斯花園」,個人網站 lincalvino.me 「自戀筆記」

<自恋档案室>心灵的黑洞--连续杀人狂

中国白银市连环杀人案

从1988年6月份至2002年2月份,白银市出现了9起杀人案件,大部分作案时间选择在白天,采用尾随、盯梢或者长期观察后,直接进入所选女子居住地,进行强奸杀害,或者杀害奸尸。凶手杀人后,都要切割受害人不同身体部位的器官或者组织带走。 21世纪初以来,白银警方曾先后启动全城查指纹、抽血验DNA等排查案犯方式,但一直没能找到真凶导致案件悬而未破,成为中国数宗特大悬案之一。此案凶手高承勇直到第一起案件案发28年后,因为新的科学办案技术才被抓获。

从网路上搜寻到的背景资料中,不太能够清楚描绘出导致他连环杀人的成因。我针对了一些可能有意义的资料来分析。

  • 高家八个孩子,五女三男,高承勇是最小的一个,有一个哥哥小时候掉进河里遇难了,母亲在他年幼时过世,他由父亲照顾。 --亲人的死亡很早出现在他的生命中,而死亡总是给人带来巨大的无力感与恐惧,特别是对小孩。连续杀人狂往往有借着操控死亡来获得控制感的倾向,他在第一次杀人时还有明显的恐惧,之后就没有了,可能第一次杀人的经验让他感受到可以控制死亡,让他之后在面对内在的失控感时,以杀人来克服。
  • 高是1984届的高中生,但没考上大学,复读了一年最后还是落榜了。另有高家长辈称,高承勇曾参加飞行员选拔,但最终落选,给他了不小的打击。 --他生活中一直面临失控的挫折,每次杀人前会有莫名的焦虑可能就是反应了这样的焦虑。而他在儿子顺利考上学校后,这件事似乎很大程度地改善他的心理状态,之后就没有再犯案。
  • 同学邻居描述他的个性内向沉默;曾经与人冲突时被刺了两刀,却面不改色地站着直到昏倒;犯案过程冷静,思虑缜密,还会切下被害身体的部份带走。 --这些都显示「精神病态」,也就是psychopathy 的特质。他在后续侦讯的过程中的语气平静,以及跟律师会谈中表达的「他认罪,但没有悔恨,没有歉疚。只有在提起供电局被杀的八岁小女孩时,他的表情和语气有起伏,说他认为自己是个恶人,比较疯狂」也是很典型的精神病态特质。他也喜欢赌博,显示出他需要比较直接强烈的刺激,才能让情绪有满足感,这也是精神病态者常有的情绪缺陷。

自外界完全撤回的封闭自恋结构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当原始自恋能量往外寻求客体时,若是遇到过大的挫折,会导致自恋能量的撤回,过度灌注在自身,造成封闭的自恋状态。这样的撤回,往往结合了最原始的本能力量,也就是「性」与「攻击」这两大驱力。这样的结合,可能是在早期曾经因为观看到性的场景或是其他事件引发性的兴奋,或是一些经验到一些较为残忍的攻击行为,引发了攻击的满足感,刚好对抗了他当下的匮乏与脆弱感。这些本能驱力困在封闭的自恋结构中,无法在之后的发展得到升华与修正。原本这些本能力量如果能够得到修正后呈现在生命中,会是很强大的力量来源;而封闭的自恋导致这些本能无法出现在其他的生活中,造成这些人生命的贫乏与空虚,这又进一步将他们推向封闭的自恋中。

「性驱力」封闭的结果,可以是偷窥恋物的性癖症,也可以是残酷施虐的强暴犯;「攻击驱力」封闭的结果,可能呈现出来一种莫名的「破坏冲动」,严重的就是「反社会人格」的暴力倾向。而连续杀人狂往往就是这两者的结合,性侵、杀人,再毁坏尸体,呈现一种极其原始的本能型态。

正也是因为这种封闭状态,他们变得极度难以了解,不愿对其他人透露他们内心的想法;也有可能是因为真正的困难被压抑到很深的潜意识中,他们自己也无法清楚的意识到。这导致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很有限,也很难察觉到他们的困难并试图帮助他们;只能藉由对于早期心智已有的理解来猜想他们可能的心理状态,缺少对于具体细节的梳理。

究竟是什么样的事件导致他们的杀人行为,很难清楚地掌握。但是就像一般心理治疗中发现的某些关键「创伤事件」,造成困难的其实并不单单只是事件本身,它只是一个「地标」,标示着的是,潜藏在生命中一种长期的「匮乏」、「扭曲」与「失落」。

足够丰富的生命是经得起创伤的。

有可能预防吗?

很难说到底具体要做些什么来预防这样的事件发生,如同随机杀人一样,这并不只是由某些特定的事件造成,是一种外界长期无法回应他的生命状态,最终在某个时间点爆发,走向了不归路。

物理学里,物质的塌陷形成「黑洞」,它不断吸入物质,却永远填不满;在连续杀人狂的心里,仿佛也存在着这么一个「黑洞」。

这些「黑洞」无法透出任何光,也无法用任何方式消除它。但是就像宇宙到处都有黑洞,而宇宙仍然存在;每个人心中,可能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黑洞」。我相信,只要他们其他生命的部份不要持续感受到匮乏,不要不断地经验到自身的脆弱,这些「黑洞」不必然一定是破坏性的存在。就像这案子的凶手,在儿子获得一定的成就后,感到自身生命的存在似乎有了「希望」与「延续」,就停止了杀人的行为。实情或许可能不是我想像的这样,但我宁愿乐观的这么相信。

对我而言,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做的,是建造一个「涵容」的社会,一个尊重生命自身特质与照顾弱势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自恋成长不用因为「匮乏」与「扭曲」而退缩,而「脆弱」可以得到足够的支撑。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