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納
黎納

黎明天光,百納海川。喜歡故事創作、影視作品分析,亦是社會觀察者。

失衡的信仰|从《玛莉娜:巴西幻之旅》到《上帝的约翰:灵疗师的罪行》

影片开始十五分钟,我如坐针毡、努力抑制想要关掉画面的本能,依靠意志力撑着:看下去。把片子看完才会知道,玛莉娜想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图片1:《玛莉娜:巴西幻之旅》

2014年,第一次知道玛莉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是透过《凝视玛莉娜》(Marina Abramović: The Artist Is Present)这部纪录片,大致了解她的作品,尤其是知名的《节奏零》,将自己视为物品,六小时的展出过程,观者可以使用桌面的任何物品,包含她──而她差一点就被持枪的人所伤害。不过根本来说,她其实已经被其他人伤害,包括刀片、玫瑰尖刺等,身上的鲜血直到六小时之后,她起身走向观众,而人们纷纷走避,没有人敢面对重新成为「人」的她。

而《凝视玛莉娜》这部纪录片,她与现场观者的互相凝视,使多数的人不禁落泪,凝视的力量仿佛抚慰人们的心灵;旧情人兼旧拍档的乌雷(Ulay)出现在对面,玛莉娜露出微笑,并伸出手与之交握,象征形式上的和解。

图片2:《凝视玛莉娜》

认识「行为艺术教母」的玛莉娜,震撼了当时尚年轻的自己,不论是行为艺术、行事风格或是十二年的情人乌雷,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创作、作品呈现的痛苦与真实,全面性地、像是一阵风一样吹向我,犹记那时的澎湃心情──也许我未必能够成为一名创作者,但能够认识玛莉娜这名艺术家,将是这段旅程相当重要且宝贵的学习。

然而,看完《玛莉娜:巴西幻之旅》(The Space in Between: Marina Abramovic and Brazil)之后,却将我拉远了。

我远远地看着玛莉娜,遥想当年认识她的模样,才发现那儿站着青涩的孩子,以现在的年纪回眸,宛如伫立于孩子的宇宙边缘,重新解读玛莉娜,也重新看待当时的自己。

失衡的信仰


《玛莉娜:巴西幻之旅》是玛莉娜的灵疗之旅,为了抚慰自己失去第二位爱人─保罗,同样是十二年的情人,差别是四十岁的玛莉娜和六十岁的玛莉娜。她曾在《疼痛是一道我穿越了的墙:玛莉娜・阿布拉莫维奇自传》一书提到:

「当你在四十岁时与某人分手是一回事,我和乌雷的关系结束是一回事。但是当你六十岁了──你会以全然不同的方式面对孤独这件事,这又是另一回事。这一切混杂了变老、再加上没人要的感觉。我觉得只剩自己一人,而那种痛苦更难以忍受。」


走访巴西的七位灵疗者,试图找到自己内心的平静,回归孩童般的纯真,玛莉娜体验的灵疗活动,透过影片纪录,观众能够贴近脆弱、敏感又朴实的她──同时,也看见缺点。

影片开始十五分钟,我如坐针毡、努力抑制想要关掉画面的本能,依靠意志力撑着:看下去。把片子看完才会知道,玛莉娜想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巴西的阿巴迪阿尼亚小镇,一名灵媒称作「上帝的约翰」,使用剪刀、手术刀等器械替信众动手术,奇迹般地治愈大量的病患,曾经每日上千名观光客进入,为了靠近上帝的约翰之手,成为被救赎者。


起先,我是抱持着好奇灵疗之旅与玛莉娜的目标,点开推荐片单的这部片子,场域、手术过程与上帝的约翰都是首度碰触的资讯,却本能地感到作恶,不舒服的感觉甚至好几度想要关掉画面,心里充满疑惑:玛莉娜为何要开启这趟旅程?导演为何要把这一站作为影片开头?我不是灵能力者,但是强烈厌恶的本能像是一种抵御外敌的感觉,说不上来,那时我是真心讨厌了这段影片。

不过意志力撑下来了。

十五分钟后,逐渐衔接到第二位灵媒的灵疗场域,强烈厌恶感逐渐削减,大约在片子24分左右,一段玛莉娜对着镜头的告白,揭开了本趟旅程的起因:她想连结不同能量与信仰,将痛苦终结。 「我决定了快乐不是来自外在,而是来自我自己。」

旅程漫长,不同灵媒的信仰与见解,透过玛莉娜与之访谈过程,了解他们对于生命、环境和人生观的豁达。其中一项灵疗方式,透过鸡蛋吸收玛莉娜的负面能量,最后让她捏破,达到消解的目的。画面中的她一手握一颗鸡蛋,第一颗很快地捏破了,然而第二颗却使劲了力气都完好无缺。

灵媒狄妮丝不禁说:「天啊,玛莉娜,妳怎么这么惨!」随即仰天大笑,重新用那颗鸡蛋帮她再吸收一次,玛莉娜哭着说,「我捏不破……」


这一段互动是我最喜欢的片段。

我对灵疗不了解,但是这项活动实体化玛莉娜的痛苦,狄妮丝毫不掩饰地大笑,顿时剥落灵媒形象的外壳,成为人的模样──真情流露。狄妮丝的部族传承智慧的方式,仍旧存在人性的光辉,她的笑声并不是嘲笑玛莉娜,而是陪伴与支持的笑容。

虽然说本身没有灵能力,但是我相信直觉、本能反应是人最直接的接收与传达,不是由于「信仰」而去相信,而是经验累积的信任;如同人们累积经验,才有了「鉴往知来」的道理,人类的历史文化蕴涵的内容,远远超过一个人的经验值,因此,我们得以承接过往智慧,成为现今的我们、社会的模样。

片子结尾,玛莉娜举办的展览,是将大自然的矿石带进城市,整趟旅程学习打开心房、接受不同事物的她,希望透过物质与精神世界的桥梁,人们能够更深层理解,什么叫做表演的唯一方式──让他们踏上自己的旅程。

观影结束后,心中有股失落感,这时我才发觉,玛莉娜在我心中曾经是不可撼动的艺术家代表,然而看见她的灵疗之旅,脆弱、痛苦的真实面貌后,印象不再如往。才晓得,过去的自己曾经信仰的形象,已然失去了。

不过「现在的我」却一点也不认为是失去。获得重新理解自己的机会,并且认识玛莉娜不同的面貌,了解她的痛苦而开启的旅程,然而梳理这些之后,仍然有所疑惑──开头的厌恶感到底是怎么回事?

导演的手法与铺陈,并不是什么问题,真正的问题是那名「上帝的约翰」。搜寻资料,这名灵媒在2018年被300多名女性控告性侵罪名,后来被判刑60多年刑期,目前因疫情缘故而居家服刑。

《玛莉娜:巴西幻之旅》在2016年发行,透过片中玛莉娜的自白,说即将迎来2013的新年,估计这段旅程可能是半年以上的时间,查询过程中,发现Netflix将即将上架《上帝的约翰:灵疗师的罪行》;到了上架时间,才知道是系列纪录片,总共四集。

气息:面容?


图片3:若昂‧泰席拉‧戴法瑞亚。 《上帝的约翰:灵疗师的罪行》。


纪录片的内容有四个主题:「治疗师」、「丑闻」、「审判」与「正义?」。

若昂‧泰席拉‧戴法瑞亚如何成为灵媒开始,逐渐带动阿巴迪阿尼亚小镇的经济发展,成为财力雄厚且紧握政商关系的人物,展现灵疗的手术奇迹以外,受性骚扰、性侵的受害女性,如何鼓起勇气、团结对抗,直到疫情影响监狱,戴法瑞亚申请居家服刑通过后,受害者要求法院应该让他在监狱服刑。

观看的过程,我仍旧是感到相当不舒服,比较适当的解释,我称之为「气场」,灵媒戴法瑞亚给我的感觉是:黏糊糊、恶心、黑色、晦涩……等形容词,而看着那张脸,突然想起过往与朋友的一段谈话。

假日的早餐店,一早的人寥寥无几,朋友决定餐点后,换我看菜单,旁边来了一对母女,刚坐下没多久,朋友压低音量对我说:「你有看到那个小女生吗?」

「怎么了?」我瞥了一眼。

「你不觉得,她看起来就是长大后会霸凌别人的人吗?」

「啊?」

我不敢置信地看着他,又瞧了一眼,本来认为他的言词相当歧视又荒谬,一瞬间,忽然明白他的意思。那个小女孩的面容,完全符合「獐头鼠目」的形容。

「我懂你的意思……但是你这样说实在是很歧视。」我无奈地说,「人家还小,长大之后的脸才算数啦。」

「我知道……但你不觉得吗?小的时候其实就可以看出来,谁比较容易去霸凌别人,谁长得就一副会被霸凌的样子。」想要反驳,但是想起曾经看过的案例,忽然间无话可说,朋友继续说下去:「我知道这不一定准确,但不是都说相由心生吗?小时候还有成长的空间,但是长歪了的大人,几乎不可能再长好。」

「但也有人是面恶心善啊。社会上也很多长得好看、性格差劲的人,还是要感觉气息吧。」

两份早餐来了,吃着他又说:「但不也是看脸吗?」

「嗯……互动吧?实际互动才会知道对方的气息如何,不过有时候,光是看着别人的行为举止就可以知道了。」

难怪,片子前十五分钟会看得那么难受。这就跟走在街上,总是会默默地绕过某些人一样,大概就是趋吉避凶的本能。

然而,难道众多的信众之中,没有任何一位感到不适吗?还是说,他们身心的苦难已经成为唯一的重心?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忽然可以明白,为何玛莉娜没有发现这一点──她深陷于失去爱人的痛苦。或者说,她深陷自己无以名状的痛苦。

为何我会预设,她应该是有能力感受得到的呢?因为她是一名具有盛名的行为艺术家。我从她的作品看见,她如何表演、如何定义、如何了解自己,并且如何传达给观众,从感受、理解到传达的过程,我以为她相当成熟,却没理解到片中曾经提到,她希望透过感受不同能量,学习了解、化解痛苦。

一个全心全意渴望外界力量能够帮助自己消解痛苦的人,有能力区分能量的差别吗?我不知道。

不过如果问题改为:一个全心全意渴望外界力量能够帮助自己消解痛苦的人,有能力区分来到眼前帮助自己的人,究竟是好人或坏人吗?我认为非常不容易。当人沉浸在痛苦当中,尝试解救自己都来不及,怎么还有余力关注别人呢?

玛莉娜曾提到,观众是她的镜子,她是观众的镜子;她的旅程,从头到尾都是看着她自己,她的痛苦、悲伤与释放。这确实是她的灵疗之旅,透过诸多媒介,更加了解她自己的旅程。

也许有人会认为,「上帝的约翰」的灵媒能力有目共睹,他的罪行并非是玛莉娜灵疗目的所能预知的,这样是否对她来说过于要求?我得说明,这并非是在责难玛莉娜,而是解析观影过后,为何我会产生对玛莉娜的失落感,以及发现自己曾经对她的信仰。 (更何况,本部片的导演决定了片子的开头,何尝不是他的责任呢?因此这并不是我所讨论的重点,希望读者理解。)

透过这层理解,我某方面也理解信众们的信仰,为何有些人得知他的罪行以后,仍然不愿意相信真相,认定戴法瑞亚是他们心中永远的「上帝的约翰」,但是同理心不代表认同。

这一点来看,全世界不论是宗教、政治或社会文化,「信仰」总在某处、某人心中展现,人依靠信仰而活,学习在自我与他者的「失衡」之中,寻求「平衡」的关系。

行为艺术教母,玛莉娜‧阿布拉莫维奇也一样。




图片来源

图片1:《玛莉娜:巴西幻之旅》,Giloo。
图片2:《凝视玛莉娜》,联影电影。
图片3:《上帝的约翰:灵疗师的罪行》,Netflix。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