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ncanLau
DuncanLau

岀生及成長於香港,旅居加拿大25年後回流。兩地生活文化的差異與衝擊,一邊是多元文化,一邊是中西匯集,從一邊看過去另一邊,算是多重國際視野。

看《贝尔法斯特》无法不对号入座

(编辑过)
你不碰政治,政治也会始终找上你。

电影《贝尔法斯特》(Belfast)是导演Kenneth Branagh的新作,有点自传之味,以一个男童的角度,看1969年北爱尔兰一个小区的冲突事件,而演变出一个家庭要选择去或留的决定。

对爱尔兰/北爱的历史不熟,但年少时听到的各种暴力事件,其实也很深刻,当年U2的一首《Sunday, Bloody Sunday》更令人热血沸腾,义愤填膺。这电影在某程度上是淡化事件,大部分黑白呈现,血腥暴力的震撼也没有那么刺眼,再以一个男童的角度,一家人又相亲相爱,父母兄长,爷爷嫲嫲还有叔叔,甚至邻居同学,都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好像活在一个平衡时空的儿童乐园一样。

或者换个时空,在今天的香港,如果你可以远离政经是非中心,选择躺平,不问世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做个平凡人,会否过得快乐?甚至退出市区,归隐田园,住到新界乡郊,离岛渔村,过平静日常,可以是个选择吗?却原来一下子来个什么北区大都会计划,又或者是大屿山填海工程,你的与世无争的生活,一样可以被搅个天翻地覆,只能步菜园村后尘,或者像天星钟楼皇后码头一样,扩建完之后再原址安放,然后不了了之,原来没有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大家生活依旧。

你可以选择的,是离开,还是留下来。

你当然心有不甘,就像电影中的母亲一样,这是你的地方,你的根,你的家庭宗族一直在这里,为什么你要离开?

或者,你就是那个男童,这是你最熟悉的地方,你开始有心仪对象,你有很多幻想和憧憬,你不要离开到另一个地方重新开始。

然而,当你发现你的儿子参加暴动行列,抢掠商店,还得意洋洋地拿了盒洗衣粉(战利品)回家,你的世界也被翻转过来,你不得不去细想离开这个选项。

你明白,爷爷嫲嫲已年老体弱,他们不会跟你们离开,你不忍就此丢下他们。不过,他们鼓励你走,别管他们,他们其实也不舍,但他们明白,为了孩子,为了能有更美好的将来,他们不会在你面前流泪,他们会来车站送别,但选择在远处望着巴士驶离,别过面暗暗肯定一句:Go! Go now! Don't look back!因为他们明白。

然后,影片变成彩色,几幅贝尔法斯特的暮色照片,衬着这几行字:

For the ones who stayed
For the ones who left
And for all the ones who were lost.

除非你是个无动于衷,完全不会感情用事的人,恐怕你不可能不触动痛处。这三两年下来所发生的事情,那些曾经在街头上相遇过的面孔,那些稍瞬即逝的身影,他们的命运如何?去或留,甚至是完全被消失,令人不安,也感到有心无力。甚至情愿不知道他们的消息,因为出现在媒体上都不会是好消息。

让仇恨滋长,分歧只会越来越深,完全丧失理性,裂缝甚至出现在土地上,修补已经变成不可能,一片颓垣败瓦,满目疮痍,这个地方已经不是我们认识的地方,不再是可以有幻想和憧憬的地方。

这是个史无前例的大时代时刻,去或留,是每个人的自身决定,各有前因,各有顾虑,各有对前路的恐惧,大家不应该对别人的决定,或者是迟疑不决,指手划脚,诸多意见。只希望大家好好照顾自己,互相支持尊重。

正如电影的Tag line:

No matter how far you go, you never forget where you came from.

香港人,无论大家身处何方,不要忘记我们从何而来。

电影用了几首Van Morrison的歌,理所当然,但我却想起这首Simple Minds的《Belfast Child》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