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ncanLau
DuncanLau

岀生及成長於香港,旅居加拿大25年後回流。兩地生活文化的差異與衝擊,一邊是多元文化,一邊是中西匯集,從一邊看過去另一邊,算是多重國際視野。

移民生活之十八:停电!

(编辑过)
停电可能是现代人的恶梦,因为种种工具都需要用电。
按:近日台湾出现大停电,想起近十年前在多伦多也曾经历,当年曾执笔记下,现在跟各位分享。那次是因为特大暴雨,千年一遇那种,南北行的公路变成大河,洪水滚滚而下,在南端顿成水塘,有些发电站被淹没,全市停电大半天,有些地方更要等两天才恢复供电,但相比某些房屋被水浸,已算万幸。天灾往往杀人一个措手不及,而且破坏性更严重。

一个星期一下午,对我们在室内工作的人来说,跟平日没有两样,虽然知道会有雷暴,但不是什么罕有情况,没有人会放上心头。座位离窗口颇远,也见到风云变色,继而倾盆大雨,但听不见什么声音,像看默片一样,想像不到其逼切性。

交通灯失灵,幸好车流不多,仍然会拖慢不少。

已经快六点了,我正在下载的一个档案还需五分钟,于是我再翻看电邮,清理一些回覆。当我在重阅写好的回覆,就在按「Send」之前,全场电力中断!惊叫声夹杂一些咀咒声此起彼落,大家面面相觑,有人更趁机插入几句批评,什么这里设施落后,反应慢等,也是见怪不怪了。后备照明设备启动后,我等了一下,期望电力马上恢复,看看有什么损失。到六时十分,仍没有动静,我开始收拾自己的物品,站起来离开,明天再算。

第一个马上的难关是电梯没有了,幸好只是五层楼,而且是往下走。心里正盘算要不要买点餸菜才回家,但在往地铁途中,发觉附近店铺都关了门,而向各方向望去都不见有电力供应,才意识到情况可能远比想像中严重。走进地铁只见大堂乌灯黑火,仅有后备照明,但职员说地铁服务仍继续,只是班次减少。来到月台只见已挤满人,而对头的一列车停在站内久久不动。人越来越多,我先退出来回到街上看情况,雨势已减弱,步行的人也渐多,于是我决定往北走向另一个地铁站转乘巴士回家。

沿路所见,商店大多已关门,可以想像不少人是提早下班,一些原本营业至八、九时的,都混到我们这些五、六时下班的人潮,绝对令情况更恶劣。而一些食品店仍打开大门,用仅有残余的一个雨天亮光继续营业,将能卖的都卖走,一来下班时间来买外卖的人特多,而且雪柜肯定在没有电力下不能运作,不知停电会多久,食物的损失可以十分严重。看着看着,不禁感到饥肠辘辘,不竟往日已经回到家准备晚饭了。一想到即使现已回到家,也因为没电可能只有以面包三文治充饥,心情只有更坏。最差是现在连坐下来饮杯茶吃件饼再上路的选择也不能自主,只好狂吞口水。

来到巴士站虽然有一群候车人,但跟平常比较没有特别多,但等了十多分钟仍没有车,人群渐众,而另一线也是东行的巴士却来了两架,我估计我原打算乘搭的一线是走大街,所有交通灯停用时,路面情况必然超混乱,于是我决定乘搭这另一线的东行巴士,顶多最后多步行十多分钟路回家,而且这班车没太多人,有座位。

原是汽车的公路,两边都满是水。

起初我还暗暗庆幸自己选择正确,但巴士走了十多分钟后,便混进车龙,只能以龟速,甚至是蚁速前进。我百无聊赖,跟本没有心情看书,而平板电脑也得留意电池,如果没记错,我只剩下不足百分之五十的电量。饥饿感觉虽然减弱,但仍幻想着可以吃一顿怎样的晚饭,突然记起自己有个打边炉用的气炉,希望还有足够气体可以煮个面,想着想着,时间好像停顿了一样,我开始出现幻觉,神志有点模糊,我庆幸自己选择了有座位的巴士. . .

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我回复神志时,发觉仍在半途之上,心情极之沮丧,只能望着前面车窗上的水泼左右摆动,起码比电视台的测影版好看,跟《鱼乐无穷》不相伯仲,但水泼更真实。每隔一段时间便有乘客要求司机让他们下车步行,我也盘算着时间和地点,最后我也决定下车步行回家算了。最后回到家里已经八时半,这次足足花了近两个小时。

换过干爽衣服,趁天色还亮,找出电筒等工具,那支露营用的照明灯最好,明亮而覆盖范围广。我找出气炉,最舒一口气是有足够气体,我打量了雪拒的存货,便煮了面条,翻热一些剩菜,热腾腾的残羹剩饭,竟然可跟任何山珍海味相比,暖在心头。饱餐一顿之后,便盘算如何打发时间。我找出一部以前在员工年会抽奖得来的卡带Walkman,主要是它附有收音机,我也找来一对不用插电的小音箱,于是能收听新闻报导,了解真实情况,相比其他地区,我的区只是没有电力,完全没有水浸情况,实属万幸了。

这只不用电的小音箱,帮了个大忙,可以让我收听电台广播。

我尝试致电话和亲友联系,但网络繁忙,能接通的只连到留言信箱,其他的只是无声无息,好像是连结到黑洞,试了几个都是如此,只好放弃。最终我还是拿出平板电脑,看看今早下载的新闻和杂文,也看些录像,而正当专心在平板电脑时,偶尔抬头望出窗外,才发觉远处的住宅大楼已是万家灯火的景像,我连忙试试开灯,果然电力已恢复,刚过了十一点,这五个小时的折磨就此完结。回想起来这其实算不上什么,只可算是一个平凡日子里的一个小点缀,相比那些经历水浸家园,被困在车厢中四个小时,缺电超过廿四小时的人,我的遭遇其实不值一提。我还赶得及洗个热水浴才上床休息,第二天起来一切都依旧,回到办公室检视,一切安好,那电邮一字不漏原封不动,只等我按Send,感谢Auto-save的及时行动和云端储存的技术。

我们这些现代人可能最害怕停电,因为没有电力,什么顶尖科技都是徒然,无用武之地。不要以为停电几小时不是大问题,去年(2012)美国东岸受超级飓风吹袭,一些州分缺水缺电数星期,那才是考验。很多时我们太习惯一些生活模式,一切当成理所当然,甚至没有想过可以有什么alternative方式,或者为求方便而对其他方式视而不见。现代人的生活模式之中,有多少是影响着地球生态,从而对一些自然灾害做成落井下石的作用呢?停一停,谂一谂,是一种生活态度。而停一停,谂一谂,正是改善生活的契机。


后记:这种大型停摆不是经常发生,以前在香港,家家户户都预备蜡烛以备不时之需,现在大概以手电筒代替,但当一切都是靠电力运作时,一旦停电,大家都几乎寸步难行。在多伦多,在2013年曾试过一次冰暴。这种冰是介乎雪和雨之间,像透明的Gel,最可怕的是它落下来,一碰到任何物件,会黏住结成冰,于是树枝好像包了一层水晶,而地上(尤其是行人路那种石屎路)和灯柱路牌之类,全部铺了一层水晶,看起来很美丽,但走在上面如冰面,完全失去控制,只能滑行或跌跌撞撞。而在空中的树枝和电缆,负荷越来越重便断裂倒下,甚至倒塌下来在房屋上,这种灾情又是千年一遇,很多地区缺电数天,最惨是连天然气亦受影响,暖气也没有。影响范围遍及全市及邻近地区,反而市中心地区高楼大厦众多,影响较小,当年我便到朋友家借宿近一个星期。

而事后,政府出了一份指引,提议大家要预备一个紧急物资包(Emergency Kit),我们住在那边久了,又自己开车,已有做一个简单的准备,汽车上一定放一个类似的紧急物资包,亚洲地方似乎很少这种准备,各位可以按这连结看看,参考一下,按自己需要和实际情况,自备一个,可能在危急时帮上忙。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