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xpress
ckxpress

地球人。人文為體,科技為用。 創業者。LikeCoin、DHK dao 發起人。 創作者。逢週四刊出《區塊鏈社會學》週報,文章全數收錄於 ckxpress.com。 沒有固定手機號碼,但一封電郵就能輕鬆聯繫上—— kin@ckxpress.com。

乱世读书:荐Radical Markets(上)

如果社会每天发生的事令你气氛难平,无力感把你淹没;如果你发现自己对着电脑一整天只是在「扮工」,躺在床上一整晚都在看直播,建议你抽离一小阵子,读一本书,尤其是一本探讨社会问题根源的书。没骗你,至少我确实在这种状态下把《Radical Markets: Uprooting Capitalism and Democracy for a Just Society 》读完。

但这本由两位芝加哥大学教授,来自经济系的Glen Weyl和法学院的Eric Posner的著作,可不是休闲读物,部份章节甚至相当艰深。豆瓣有个书评写得抵死:「两个把读者当成学术研讨会与会人员的作者,真的高估了我们普通人的智商和理性。」

让我尝试用一个粗疏的例子解释何谓radical markets 。假如你有一件很好吃的蛋糕,儿子女儿都很想吃,这个群体该用什么方法分配蛋糕?典型右派思想认为,交给「市场」决定就好,无形之手会决定兄妹付出多少,得到多少。左翼认为,为保障弱小,「政府」需要介入,让我来平均分配吧。 Radical market 的思路却是,定一个完善的规则:由一人切蛋糕,另一个人选一件。就是说,利用博弈理论,既让每人为自己着想,又防止有人自肥。

好吧,我同意以上例子没有很radical,但算是笼统地解释了三种进路的差异。 Radical Markets 一方面认同市场机制问题多多,另一方面却不认为就该交给政府调控,而是主张从根本改善行之已久的市场机制,并具体倡议五个Radical Markets。如果以为不左不右就是温和的中间路线,可就大错特错,读者看完的第一反应更可能是右派都觉太右,左翼都嫌太左,但大家肯定都会认同一点:非常radical。

一直中英夹杂不是装蒜,而是《 Radical Markets 》还没有中文版。推出时或许会叫做《激进市场》?还记得97前在大学学生组织混的日子,常常被指责「激进」(说来很惭愧,其实当时极度保守)。标准回应通常是,请厘清何谓激进?这可不是语言伪术,正好相反是要厘清语意,因为大部分人指责的所谓「激进」,指的其实是「激烈」。激烈与否是手法与抗争形式,激进与否是思想与立场;一个人可以激进而温和,也可以保守而激烈。因此我会把radical 译作「基进」,「激」让人联想到激烈而失义,「基」却让人联想到基本、基础。 radical 源于拉丁文radicalis,正是root 的意思。

版面所限,本文只集中介绍《基进市场》的第一个倡议, COST ,Common Ownership Self-assessed Tax,或者有论者称为哈伯格税Harberger Tax。书的第一章标题就已开门见山:「 Property is Monopoly 」,因此倡议社会资产如房地产征收COST,由业主自行评估资产价值并缴税,年税率锁定在某比率如7%。但特别之处在于,只要有人付出申报的价钱,业主就得卖出(!)。

只要愿意付出标价,任何物业不需谈判即能购入,连放任自由派都未必能接受;再无长久持有资产的必然,却又连社会主义者都未必接受得到。事实上,倡议依然允许私有财产,而且无须估价无须核查的政府角色很小,毫不共产(没法不让人想起派四千元也搞出大量行政工作落得一锅粥的政府);但富人再无法囤地囤房,更要缴交比现时更高的税款用作social dividend,显然又不是往右倾。由于COST 难以逃税大减征税成本,同时又大幅增加税收照顾弱势,社会甚至有条件考虑取消其他税种,以至提供全民基本收入( universal basic income )等举措,一举多得。

除了以大量历史、经济理论与数学 — 老实说当中很多我看不懂 — 佐证倡议能带来更公平高效的社会资源分配,书中还幻想式刻画实现的细节,让我联想《 Black Mirror 》的画面:市民举起手机以镜头对着某建筑物,屏幕就会标示各业主自订的价钱,一键就能下盘,业主马上收到通知,手机助理会安排双方的交易细节。当然,读者即时会想到的问题一箩箩,但作者并不离地,或至少有尝试在地,举出不少将要遇到的困难和可能的应对方法,比如卖方有多月准备,买家下盘后有权入内确认,但如拉倒买卖要支付某百分比费用等。

COST 的构想虽然极为大胆,但作者表明必须小范围测试而非一举在全国所有资产种类实现(温和地基进),例如当政府有物业出售,就可以改用COST 的形式,不影响任何现有业主,就算进一步,也可以只应用于工商物业;又例如,应用在竞投频谱,试想像 — 假如竞投免费电视频谱使用COST 原则,社会怎会有现时的不满?大量的佐证和举例,让COST 即使必然引起很多「收成期」中的既得利益者激烈(而非激进)反对,都没法否定其理论基础和至少某些范畴的可行性。

若果理论太艰深,大可从生活着眼理解。随着Uber、Airbnb 等共享经济带来的「Uberization」,新一代越来越对拥有资产失去兴趣,转而著眼使用资产的体验,比如日本的青年人,早已提不起劲买车。我已不年青但对保养麻烦又不环保的汽车也是兴趣缺缺,于是家父离开后年初把车卖掉,改以Uber 带母亲出入,每月花费连半个车位都租不到。每当我提议到远处晚饭,家母常毫不留情以我没车为由拒绝。我总回应说,我不单按一下手机就有车,还有司机接送呀。

还是豆瓣的书评写得啜核:所谓COST,就是断舍离促进税。

#原文刊于《明报﹣星期日生活》 2019.11.10 chungkin Express 专栏

# root: https://ckxpress.com/radicalmarkets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