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蒼
雨蒼

自由軟體工作者,公民記者,關心開放政府與政府政策形成的過程。

Web 3.0 的去中心化是未来吗?关于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二三事

(编辑过)
近期随着区块链应用越来越多,有些区块链的支持者开始喊出「Web 3.0」的口号。他们认为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将成为新的Web 3.0,取代因为网路巨头而过度集中的Web 2.0,成为众人的网路。真的如此吗?我认为,我们应该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回过头来重新思考「去中心化」与「中心化」的关系。

近期随着区块链应用越来越多,有些区块链的支持者开始喊出「Web 3.0」的口号。他们认为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将成为新的Web 3.0,取代因为网路巨头而过度集中的Web 2.0,成为众人的网路。

真的如此吗?我认为,我们应该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回过头来重新思考「去中心化」与「中心化」的关系。

从去中心化的角度回顾人类历史

从人类出现以来,一直都是群体的动物。我们观察猴群也可以看到类似的倾向。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聚集成为猴群之后,彼此之间可以互相协助、照应。

如果人是单独生活,生命权、财产权很难得到保障。一方面,如果能力不如人,很可能会遇到强盗、偷窃,或什至遭到杀害。而且,如果一时之间生病了,或是一不小心出意外,就很容易丧命。

因此,人们会开始聚集在一起,一方面彼此照应,另一方面,也会开始形成规则,彼此约定成俗,不能随意侵害同伴的生命与财产。甚至,可能开始出现管理阶层,大家让渡一些食物资源出来,让管理阶层做分配,并在争端发生的时候可以主持公道。

人们聚集起来形成社群组织,其实就是「中心化」,可以让资源更有效的利用,人们也可以分工;而集中把一些资源交给像是政府一样的统治阶层,还可以有人来解决争端、主持公道,让弱势也能得到一定的权益保障,避免过度的弱肉强食出现,这其实就是政府形成的过程。

不过,随着历史的演进,过度集中的权力到最后就会开始形成集权国家。当统治阶级掌握了过多的权力,并从分配资源变成垄断资源,就很可能造成「大家都是平等的,但是有人比别人更『平等』」的状况。较为弱势的个人无法抵抗过度集中的权力,个人的权益容易遭到侵害;而担心被惩罚而不敢说真话的情形蔓延开之后,还可能导致统治阶级在错误判断下做错决定,葬送群体的未来。

经过许多政治上的尝试,人类社会发展出了民主。民主最核心的精神,在于社会的未来取决于每个人的决定,这使集权国家过度集中的权力再次分散一部分到个人身上,也让众人的智慧可以贡献出自己不同的观点,进而一起做出决定,也让这个系统拥有自我修正的能力。

当然,直接民主是很难做到的,人的群体一大,彼此之间的沟通若停留在一对一的状况,沟通成本就会大幅提高。因此,多数民主国家会用代议制度的方式,让民众以选举的方式决定出代议士,再由这些代议士或民选首长代表民众行使他们的一些权力,兼顾一定程度的决策效率。这样的架构也是一种类似多中心化的架构。

就目前的社会看起来,权力较为分散的民主确实在制度上较集权国家更为永续,长远来看也更为稳定。

中心化的资本主义的发展

同样的倾向不只在政治权力上发生,也在经济上发生。

在物品交换越来越频繁之后,为了取得更多效率,交换物品的地点开始集中,出现了市场,让资源的交换更有效率,也开始出现专门协助资源交换的商人。

稍微不平等的经济状况有助于市场的运作,不过一旦市场开始运作,有些商人的财富就会开始累积起来。一开始,这些有钱的商人会开始组织像是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把钱投资到需要的地方以取得技术上的进步,再赚取更多利润。但到了最后,财富就会开始过度累积到特定阶级上,最终形成贫富差距过大的阶级社会,在市场上也会出现垄断。

过大的财团,不但垄断了市场,让消费者没有选择,也会因为不用竞争,反而摆烂,造成问题。在这样的社会中,资源的交换反而受到阻碍,出现更多问题,比如社会的动乱、寻租与贪污问题、犯罪率的提升等等。因此,很多国家都有反托拉斯法以分拆过大的公司,以保持市场持续有竞争发生,不被垄断。

如果大家细究前面这两个政治权力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就会发现目前多数的国家是由分散权力的投票制度支撑着多中心化的代议制度,并在这样的政治架构之下,推动制度以节制经济系统的中心化倾向,避免财团的垄断,维持一定程度多中心的商业架构。

数位时代,资料的中心化带来科技巨头的垄断

到了数位时代,能比拟权力、金钱的,就是资料。很久以前的网路,网站是架在个人电脑上面的,那是一个比现在还要去中心化的世界。但慢慢地,开始出现许多人使用的网站、搜寻引擎、网路论坛等等,网路上的使用者开始有了聚集的地方,开始出现了许多中心,最后在竞争之下,Google、Facebook 等服务成为多数人的选择,成为了掌握资讯流动权力的科技巨头。

科技巨头的权力,来自于他们手中巨量的资料,可以透过AI 进一步加值运用。如Facebook,一边透过演算法,分析使用者的使用习惯,把使用者喜爱的贴文展示给他们,把使用者留在平台上,再用这样的演算法把使用者的注意力出售给出钱的广告主们。可以说,科技巨头的出现,确实彰显了资料过度集中的结果,他们也垄断了许多使用者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所产生的巨量资料。

以这些巨量资料作为核心,这些科技巨头开发出其他竞争者难以与之竞争的演算法,进一步吸引更多使用者、垄断更多资料。在这些平台上,科技巨头的权力是不受控制的,他们可以手动限制、或透过演算法来决定哪些资讯该给谁看。在资讯爆炸的时代,这成为无上的权力。在演算法的影响与人性偏误之下,使用者开始产生错误的认知。人性本来就喜欢那些跟他们认知相同的讯息,因此各种认知不一样的人们开始形成不一样的小圈圈,在小圈圈里传递着对他人的误解,最后导致社会产生撕裂,成为民主制度背后的隐忧。

去中心化并非只有好处,也可能伤害弱势

许多人认为,区块链的架构是去中心化的,可以改善科技巨头所带来的问题。但是,无政府的加密货币世界也造成了诈骗横行。如果误信别人交出钱包金钥,那么很难有人可以帮上忙(请看许多钱包遭盗用的资产救援过程);若是交易所遭骇,受害者也很可能会求偿无门,这跟传统金融有政府带来的保障是很不一样的状况。再者,加密货币上的弱肉强食,也比传统的金融环境更强烈。许多平台上的奖励都是针对大户而设计,赢者可以得到更多好处,弱者就只能拿别人吃剩的来填牙缝。在这样的状况下,不平等与阶级将会快速地被拉开。

缺乏像政府一样的治理组织制定规范,依然是区块链世界的一大问题。在区块链的世界,一旦上链就几乎无法删除,若上面被保存了像是外泄的性私密影像或是儿童色情,那就是很可怕的事情;同时,区块链的世界可自由建立「钱包」,也让上面的金流难以追踪,成为洗钱的利器,甚至还出现洗钱专用的去中心化应用程式( 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 ,Dapp)。因为难以追溯,像比特币这样的加密货币就成为许多非法骇客收取金钱的方式。

当然,区块链上也开始出现一些治理结构,像是以持有代幤量作为投票权重,以决定社群事务的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 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DAO)就是其中一种。但这样的组织通常决定的是财产的使用方式,而较少能扮演政府或司法的角色。而且,当公益与私利冲突时,这样的自治组织会怎么做出决策?这是未来值得关心的重点。

区块链可能也非完全去中心化的系统

而且,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也开始出现集中的中心。区块链透过许多节点以相同演算法共同决定下一个区块,这样的架构一开始确实是去中心化的,但是如果真的架构仅是由许多区块来记帐,那么要确定一个钱包的内容,就必须完整读完所有区块才能确定,在效率上一定会出问题。因此,无论是比特币或是以太坊,都出现了类似「 全节点」这样的架构,以快照把某个时间点的区块上的所有帐本计算出来,可以透过重新计算来验证,又能加速帐本记帐的速度。

但这样的作法,虽然强化了效率,却导致区块链的运作要倚赖全节点的快照。这使区块链可能就不再是完整的去中心化,而是多中心化了。再者,区块链虽有许多去中心化交易所,虽然这些交易所无法控制使用者的资产,但这些地方其实还是让许多人愿意把资产交到智能合约手上来集中运用,也是一种聚集与中心化的过程。同样,多中心化的各个中心,一样可带来相对好一些的效率与更多加值运用,也可一定程度避免遭到单一中心的垄断。

区块链的世界有许多公链,而许多应用与生态围绕着这些公链发展,确实有着多中心化的样貌;而在每个链上,又各自有自己的各式的去中心化应用程式,人们又围绕着这些应用程式进行各种活动,可以说是在大的多中心化架构下,每个中心又各自产生自己的多中心化生态系。

可以说,在加密货币上,从去中心化的世界到开始出现中心,并朝着中心聚集并形成多中心,这样中心化的驱力一样存在。只是,这些多中心最后会在竞争之下形成单一的中心吗?这就要看未来的发展了。

区块链的不可能三角,也可在其他系统中看到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带来了「 不可能三角」,也就是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安全性(Security)、扩展性及效能(Scalability)这三方面难以同时满足,满足其中两个,则另外一个就会难以达成。事实上,这样的问题,也能在民主上看到。

区块链的不可能三角,图片取自《桑币知识:区块链种类与不可能三角-三角难题的抉择》

较为去中心化的民主,虽然有票票等值的决策机制,但事实上很难做到让每个国民都确实了解议题,大规模的讨论也很难有效率的开展。若把刚刚的「不可能三角」引入,可以看到人民对议题的完整了解(如同安全性)与议题讨论的规模(扩展性)是难以兼顾的。若要充分了解议题并深入讨论,人数就不能过多;若要更多人一起参与决策,人们在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许多误解,或是资讯不充分的状况,甚至人们还可能出现不同的认知,就像分岔的区块链一样。

找到平衡点,才能在保障福祉之下,求取系统的永续

中心化的模式,可以使资源更有效率地交换,产生更多的交互作用与加值应用;但是过度集中的资源,也可能带来不对等的权力与垄断。反之,去中心化或许可以带来自由,但对于弱势没有保障,导致生态环境陷入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状况,而出现放任式资本主义的灾难。多中心化,看起来是个解法,无论是民主的代议制度,到许多企业的竞争,或许这是一个可能的平衡点。

至于区块链支持者所喊出的「Web 3.0」会成为未来的趋势吗?我个人认为,Web 3.0 依然围绕在各个不同的应用上,只是资料储存的模式会与Web 2.0 有些不同。但这真的可以带来重大的改变吗?或许还很难讲。但可以肯定的是,在Web 3.0 上一旦出现杀手级应用,使用者依然会集中上去。只是使用者或许可以拥有更多资料的自主权,而减少被平台垄断的状况,但也增加了自己的资料被盗取的可能性。

或许,我们要在中心化与去中心之间找到适当的多中心化状态,才能在我们期盼的价值光谱中找到妥当的位置,让权力不被垄断,让资源的交换能够有一些效率,但又能给弱者一定程度的保障。而这个过程,很可能没有标准答案,而需要在各种情境之下,拿捏我们的位置,以求取一定程度的平衡,在一定程度保障成员福祉之下,使这个系统可以尽可能永续运作下去。


本文原始刊登于报呱,感谢报呱编辑与众多好友提供之文章修改建议。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