蒟蒻魚
蒟蒻魚

就是一條鹹魚!

看电影,《流麻沟十五号》

(编辑过)
观影后好多杂七杂八的感受都被塞到这里来了

《流麻沟十五号》这种根据史实改编的电影,就算拍得再烂也会获得我钱包的青睐,早在电影的众筹阶段已经殷切期待上映之日。一如过往的观影习惯,等到片尾的歌曲,历史照片和字幕全部出完,屏幕完全熄灭,我才起身离场。眼里都还含着一大泡眼泪,我就迫不及待问一起观影的好友,「你有没有觉得这个电影的上映时间......有点尴尬?」好友与我对视一眼,说:「对哦,临近选举。」

请导演和发行单位原谅,我并没有恶意揣测你们安排电影上映时间的意思。主要是发起众筹的姚文智先生有政党背景,最近也看到太多绿营支持者在推这部戏时明示暗示:大家来看看国民党都对台湾做过些什么。让我觉得好好的一个电影有种被今日的政治利用了的感觉,再加上我有一颗对政治的小人之心,所以才会有看完就忍不住和朋友交流的那一幕。电影里提及的事件都是真实存在过的,当然不会因为今天的选举或者政党的更替就能磨灭,所以,我还是想说台湾是了不起的,把自己白色恐怖时期女政治犯的故事拍出来并公映。今时今日,对岸会有人把同为女政治犯的张志新的故事拍成电影吗?怕是不敢也不能的吧? !更加不要说那些至今仍被关押,不知何日才能平反的她、她和她了。

看完电影,我有一种看完香港电影《少年》类似的感觉,我当时说过,如果单纯以看电影的角度来说,《少年》并不是一个拍得非常好的电影,但因为我是香港人,所以《少年》就是一部好电影。同样的,尽管我觉得《流麻沟十五号》其实还可以拍得更好,但这部电影最重要的作用在于提醒大家记住那些满布阴暗和伤痛的日子,撇开我对今日政治的猜忌,我还是会给这部电影打高分。

电影《流麻沟十五号》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950年代的绿岛,当时的新生训导处地址就是流麻沟十五号,所谓新生训导处其实就是政治犯洗脑集中营。电影里的三位女主角没有完全真实对应的人物,但她们的身上浓缩的是很多政治犯真实的故事。串起整个电影的主要事件是「一人一事良心救国运动」,再细看不难发现电影还涉及了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例如:澎湖七一三事件、绿岛再叛乱案、社会主义青年大同盟案......;蒋介石对案件审理的干预;「绿岛百合」苏素霞殉情事件等等。导演很努力把逐个事件塞进电影里面,对没有亲历过戒严的我们确实能够产生一种想窥探全貌的引力。

按照导演自己的说法,她想试着温柔地诉说那些愤怒与悲伤,较多的时间放在了展示女政治犯的良知和相互之间的爱护上。岛上生存环境的恶劣以及政治犯受到的残酷对待,和导演镜头下的画面是有很大的差距的。看着电影那些轻轻一带而过的画面,我需要靠着联系过去读过的幸存者口诉历史,才能有那种白色恐怖临头的心寒。政治犯受到的酷刑远比电影里的殴打,倒吊狠毒得多,电影并没有把那种残酷真实地呈现出来。

据说当年绿岛关的是全台湾学历最高的一群人,里面有医生、艺术家、老师......,相对的他们也会是思想较独立的一群人。而电影里的女主角们,只有严水霞是唯一一位因为思想问题而入狱并最后被枪决的人;陈萍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妹妹不受酷刑,被迫自首是共产党;而余杏惠是被莫名其妙就关起来的女孩,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如果说她和思想有关的部分也只是她入狱后受到了严水霞的影响。电影的宣传海报上印了「思想无罪」这一句话,但电影里面涉及到最「反动」的思想交流情节不过是囚犯之间交换剪报,电影并没有把笔墨放在政治犯如何因为「思想有罪」而到了绿岛, 把「思想无罪」这几个字从海报删除会比较符合电影本身的叙事。

电影亦有提到吴国桢事件、孙立人失势,两个事件都是政治派系斗争产物,暗示蒋家父子当年的独裁专制。在电影的画面里,蒋介石安坐在温馨的家里,儿孙绕膝,面不改色在判决书上做批示。军法处的人拿着发还的批示,一脸困惑围着研究总统的「严为复审」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觉得判死刑判得太少?看到这里我忍不住笑了,揣测上意真是从古到今,奴才们都很喜欢做的一件事。 1956年公布的《军事审判法》有赋予总统若认为判决不当可以「发交覆议」的权力,但也规定「发交覆议以一次为限」,事实上当年很多案件是几经覆议,直到总统满意为止。甚至有部分案件,蒋介石手直接就批示应即枪决。后人研究历史时都搞不清蒋总统判案依据是什么,只能猜测或许是凴当日心情。归根到底,当一个社会人治大于法治时,严厉打压异见者声音和出现冤假错案就会成必然,无辜的生命就这样消逝在傲慢无理的独裁者手上。根据有资料可查的部分,大约一万多件政治档案里,蒋介石「介入判决」的案件高达三千多单,其中有876笔被判死刑。当年被关的人里面有没有「共匪」,大概是有的,否则2013年内地在北京西山设立的无名英雄广场也不会包含纪念潜入台湾的间谍。但有部分其实是被诬陷的路人甲或者严刑逼供下被迫认罪的人,也有部分政治犯是因为保有了不被执政者所容的独立思想才深陷囹圄,换句话来说,并非人人都是「共匪」,但执政者认为你是你就是。这点在电影的结尾也有揭示,高高在上的新生营队长因为背后的政治势力失势,一被告发立刻就被抓起来了,讽刺的是他被抓走之前还不忘恭恭敬敬向蒋介石的照片敬礼。

电影里面最立体的人物应该算是严水霞(严桑)了,演员的表演很真挚细腻。我比较不喜欢的是电影为严桑设计的涉及政治的对白,严桑是一个温柔又独立的人,在影片中喊出一些比较口号式的对白时,感觉有些生硬。严桑带给我最大的泪点在狱方拿严桑儿子最新照片利诱她签下「一人一事良心救国运动」血书时,已经被迫与儿子分离4年的严桑宁愿不看照片,也不签血书,起身决绝离开,悲痛万分地说了一句,「我们母子无缘。」我瞬时泪崩,想到如今还有很多人要忍受骨肉分离,孤身承受因为思想带来的罪,「政治犯」何时才会真正成为历史的一个词条呢?

《流麻沟十五号》最值得表扬的是认真还原了各个政治犯的方言。印象中,我有看过的台湾电影不是讲国语就是台语。 《流麻沟十五号》一开头部分,看到女囚犯在监狱里说着不同的方言,我就有点懵了,言辞之间又提到共产党什么的,差点以为自己在看内地的主旋律电影。但也很快想明白过来,当时台湾社会的组成人口有原住民,本省人和外省人,当局还没能贯彻执行国语运动,大家自然是在各说各方言了。导演这样的安排,让电影变得更贴近真实,片尾也看到了各种方言的指导老师出现在致谢名单中。我听出了台语,客语,四川话和广东话,除了广东话,其余方言我都要靠字幕才能明白讲什么。曾经看过传媒报导,白色恐怖受难者中有过半数为本省籍、少于半数为外省籍,不能被忘记的是还有少数是原住民。虽然数据上看来本省籍受难者最多,但当年外省籍只占了台湾人口很少的一部分,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外省人受难数字占外省人总人口数的比例是远高于其他人的,如此一来,狱中外省方言之多也就不奇怪了。

电影已经看完好些天了,脑海里还是有挥之不去的悲伤。我知道今日的绿岛上有人权纪念碑,上面刻满了受难者的名字,在名字的尽头,选用了绿岛曾经的政治犯柏杨的一句话:「在那个时代,有多少母亲,为她们囚禁这个岛上的孩子,长夜哭泣。」令人倍感遗憾的是,到了我们这个时代,仍旧有很多人,为了被囚禁的亲人,长夜哭泣,不知何日才是尽头。


PS. 看完电影,我其实还有一个很小的感想,台湾解严已经35年,近年,香港人申请定居台湾时,要求自证不是间谍的情形确实有发生,让我有种「匪谍就在你身边」的魂魄还在世间游荡的感觉。

《流麻沟十五号》电影海报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