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cheWu

@wenche_wu

【閱讀筆記】脫離道統思想的歷史 用「超展開」的視角重新看見台灣的重要性—《島嶼歷史超展開:十七世紀東亞海域的人們與臺灣》》

除了聚焦在台灣的土地或對我們有著深遠影響的中國,曾經在大航海時代佔有一席之地的島嶼,是否能用更巨觀的視角來探究這塊島嶼的歷史?在更全面了解台灣史的同時,如今也在國際上能見度日增的台灣人們,能不能經由過去的經驗,來引導我們探索未來的方向?

【觀影筆記】夾在公權力父親與社運家母親間的「愛國少女」—《南韓民主家政課》

由1995年出生的南雅琅,父母是經歷過南韓民主化的世代,自己則因為世越號等近年來發生在南韓的重大事件,而感受到多次衝擊;但父母對於政治的不同立場,卻讓她感到迷惘、混亂,同樣是至親、同樣「愛國」卻截然不同的路線,而她又該如何選擇自己的方向?

【閱讀筆記】反映社會的「時局畫」 也是回望歷史的重要窗口—《戰爭中的美術:二戰下臺灣的時局畫》

由於人會離世、記憶會被遺忘,文字紀錄、圖畫等實體物件,就成了傳遞歷史的最佳載體,而黃琪惠這本由論文改編而成的《戰爭中的美術:二戰下臺灣的時局畫》,則提供了讀者以圖畫為窗口,觀看這段歷史的新視角。

【觀影筆記】拍成電影很有看頭 放在現實生活大概會被批評是「虎爸」—《王者理查》

少子化已經成為趨勢,但到底為什麼人們會不想生小孩,除了覺得資源有限、更注重自我生活品質之外,2021年以網球名將大小威廉絲的父親為藍本改編的《王者理查》,或許也提供了一個關鍵因素。

【閱讀筆記】不務正業的「野孩子」 寫出獨具特色的自然文學—《山獸與雜魚》

毫無疑問,林敬峰是具有文筆實力的作者,藉由他可說是不學無術的涉獵,讀者也將在這本作品中,看到另一種異樣卻又迷人的自然領域文學。

【追劇筆記】以為是單純的跟騷探討 卻延伸出性犯罪、自我認同等複雜議題—《馴鹿寶貝》

雖然總共只有7集,觀看《馴鹿寶貝》帶來的後座力,卻遠遠超過「迷你影集」的程度。儘管是以讓人不算太舒服的方式,它確實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尤其在觀看完整部作品後,一開始所出現的「這是真實故事」短短幾個字也顯得更讓人加毛骨悚然。

【閱讀筆記】遠赴沙漠的異國婚姻 開啟一連串修行與自我省察—《娑婆撒哈拉》

《娑婆撒哈拉》作者蔡適任,由台灣遠嫁撒哈拉沙漠,成為貝都因人龐大家族的一份子,看似浪漫的異國婚姻,實際上卻充滿文化與價值觀的衝擊。而這條道路儘管艱辛,卻也讓作者得以深刻體會眾生的共同困境,藉由反覆地反思與辯證,也讓這段婚姻成為人生重要的修行。

【閱讀筆記】用絢爛的羽毛編織出困住人們的苦痛與慾望—《藍》

在這本以眾多羽毛裝飾的小說當中,收錄了八則以鳥類為主題的短篇小說,作者許明涓以鳥獸來描寫人性。儘管大多描寫的是人生的苦痛,在她的文字之下,卻如鳥類的羽毛般,散發著迷人的色彩

【追劇筆記】不只是一場比賽 更是賽車價值觀的競爭—《賽道狂人》

《賽道狂人》講述的是美國福特公司在著名的賽車比賽「利曼24小時耐力賽」中,勝過傳統義大利賽車大廠法拉利的歷史事件;想當然耳,它是一部帶有美國民族主義色彩的作品,但另一方面,也呈現出兩國在賽車這件事情上,截然不同的思考邏輯。

【閱讀筆記】台灣社會與移工的關係 或許已來到黃金交叉的關鍵期—《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跨國勞動在臺灣》

在大疫之後,所有人的生活都受到影響,全球趨勢的轉變更讓這個議題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跟著獨立記者簡永達所著的《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跨國勞動在臺灣》,讀者也將了解台灣社會與移工間的關係,或許正在處於黃金交叉的關鍵期。

【追劇筆記】欠缺原著的深度探討 但單純以電視劇來說其實還不錯—《寄生獸:灰色部隊》

儘管《寄生獸:灰色部隊》在劇情結構與節奏上,確實沒有太多不合邏輯的部分,但缺乏深度議題探討也是事實,不過對於一些沒有看過原版動畫的觀眾,或許也是不錯的推坑作品。

【閱讀筆記】以飲食與女性情誼為主軸 帶點輕微歷史感的輕小說—《四維街一號》

因為讀過《臺灣漫遊錄》,而開啟了閱讀《四維街一號》的旅程,並期待能夠在其中體驗如同前作般的感觸;但相較之下,後者的口味與風格顯得輕鬆、清淡許多,甚至帶有一點少女漫畫的氛圍。

【追劇筆記】很燒腦但也充滿娛樂效果的科幻作品—《3體》

雖然是改編作品,但《3體》靠著強大的團隊與編劇功力,確實是一部娛樂性極高的作品,而因為文革背景而在戲外引發的爭議,也似乎意外地反而更增加了這部影集的討論度。

【閱讀筆記】用古代神社的遺物 撐開近代台灣史的另一個研究視角—《神明離去之後: 臺灣神社的收藏物語》

作為日本神道教的代表物,神社曾遍佈全台灣,其中有些也兼具著博物館的角色,並以供奉之名收藏著許多珍貴的藝術品;藉由挑選介紹其中的時間文物,這本由劉錡豫所著的《神明離去之後》,也企圖透過它們的身世,為台灣近代史打開另一道窗口。

【追劇筆記】原來愛可以表達得如此細緻幽微—《葬送的芙莉蓮》

以傳統的故事結局為開頭,是《葬送的芙莉蓮》的第一個亮點,精靈接近「永生」的生命長度,則是第二個;在這樣的前置條件之下,這部作品不只能夠延伸出更多在「從此幸福快樂」以外的可能性,在虛構的概念之下卻又更貼近人生,同時藉由更大的時間寬度,探討生命意義的層次也變得更加複雜且多元。

【職場讀書人看電影】太過相似而失去新鮮感的韓版《小偷家族》—《嬰兒轉運站》

以一起嬰兒販賣事件為主軸,講述一群社會邊緣人聚在一起,組成幸福卻轉瞬就崩毀的家庭。儘管場景搬到韓國,讓它似乎多了一點不同的化學效應,但不知道是因為並沒有一次從頭看到尾,還是情節真的太像,它所帶來的感觸並沒有原本期待的那麼深刻。

【觀影筆記】它荒誕、獵奇、露骨 卻又極具思考性及餘韻—《可憐的東西》

如果要說近年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電影,《可憐的東西》大概會名列前茅,它荒誕、獵奇、露骨,卻又極具思考性及餘韻,大膽的角色設定與腦洞大開的劇情,想必讓每個走進影廳的觀眾,都完全能夠理解,為何它能夠入圍2024奧斯卡多項大獎,而艾瑪.史東能獲得最佳女主角絕對是實至名歸。

【閱讀筆記】關於縱貫臺灣中南部的那塊「不毛之地」—《臺灣惡地誌:見證臺灣造山運動與四百年淺山文明生態史》

因為環境險惡所激發出與自然共存的智慧、由於地處偏遠意外保留的文化遺產與珍貴物種,還有面對財團撐腰的專業知識輾壓,卻不惜一切努力而誕生出的公民意識;它不只讓讀者對「惡地」有了更多的想像,同時也在人文、公民及文化等領域,有了深刻的啟發。

【觀影筆記】繼《一級玩家》後 又一部精彩的電玩主題電影—《脫稿玩家》

在這部以現實場景呈現虛擬空間的作品中,如何將存在於遊戲中的橋段,轉化成真實人類的感受,絕對是一大看點,但在各種諷刺與黑色幽默外,甚至還有餘力去探討一些更深層的議題,精彩程度絕對值得五星好評!

【閱讀筆記】能夠初步了解柴契爾夫人的課外讀物—《最強女首相柴契爾夫人》

作為一本類似傳記性的著作,《最強女首相柴契爾夫人:女性身分挑戰父權體制,以婦女之姿站上政界巔峰,席捲英國政壇成為傑出領袖》(以下簡稱《最強女首相柴契爾夫人》)或許是一本還算可以的入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