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
58 are following
209 articles

浪費食物的反思

佛系媽媽

自小家裏便教我要「有衣食」,不可浪費食物,要把碗中的飯都吃乾淨。家裏還說,非洲很多人都沒東西吃,我們如果把食物丟掉,實在是太過份了,不懂珍惜的人會折福,將來會沒飯吃。由於家裏強烈的品德教育,我從小便養成了不浪費的習慣。我們全家都胃口小,外出吃飯會少叫一個餐,大家分來吃,以免吃不下;又或者把吃剩的打包帶走。

1

我的教養下一站 (下)

佛系媽媽

上次分享我的教養歷程,經歷了「逃避」、「操控」和「懷疑/內疚」三個階段(連結)。然後我來到我現在的階段 #竭力保護 當我在「懷疑/內疚」中陷入深深的無力感時,我遇上了我的心靈導師/生命響導 Winston。透過內在小孩療癒,Winston 幫我重新學習接納自己,學習愛。

1

我的教養下一站(上)

佛系媽媽

我想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幾個育兒階段,可能你會從中找到共鳴。我經歷過的階段有:「逃避」、「操控」、「懷疑/內疚」和「竭力保護」。其實這些狀態是交替甚至同時出現的,但每個時期裏,總有一個主題狀態。#逃避我一開始有抑鬱狀況時是逃避的。那時我每天下班都很怕回家,會站在門口不想進屋,也很想放棄一切,到一個沒人認識我的地方重新開始。

1

歌詞感悟: 陳奕迅《大個女》

佛系媽媽

陳奕迅的《大個女》是林夕的詞,是唱給還未懂說話的女兒的歌。然而內容並非期望女兒將來要如何,反而是告訴女兒,她將來如何也可以。這份無條件接納的愛,令我很動容。尤其是以下幾句「時光會逼你這副萬金之軀 競逐世上各樣乜乜之最 你若決定要做最尾一名絕對允許」 聽著這幾句,就回想起小學時被大人逼著讀書。

1

操行

寂然

孩子長大之後,出來社會工作,自然會明白校園時代所謂的操行分制度根本只能拿來恐嚇小朋友。

不要講粗口

佛系媽媽

我們要的並不是默守成規的避免粗口,而是要基於同感心的不希望其他人難受,這才是品德真正的意義。

1

與 天神 的對話

妙蓮殿

如何教養小朋友

學校宛如小型社會縮影

陪孩子長大

特殊兒的家庭很辛苦,很需要援助,在學校有特教老師的幫助,可以讓這樣的家庭有喘息空間,除了社會支持以外,最重要還是要協助孩子學習生活自主能力,慶幸地是恩恩緩慢地進步中。

1

買多部Tablet

佛系媽媽

家姐小一時因為要網課,我們便給她買了一部tablet。後來細佬也要網課,便給他也買了一部。怎料家姐看見細佬有部新tablet,也嚷著要一部新的。我問:「為甚麼你想要買呢?你已經有了啊。」家姐:「我要一部新的。」我問:「舊的有甚麼做不到嗎?」家姐:「沒有,我就是要新的。

1

父母的內心也是小孩! 評《上流兒童》

梁秀眉

「假如一個人只是希望幸福,這很容易達到。然而我們總是希望比別人幸福,這就是困難所在。因為我們總把別人想得過於幸福」。──孟德斯鳩 作者吳曉樂想透過《上流兒童》來描寫一種「我們不只希望比別人幸福,我們還希望自己孩子未來比別人幸福」的心態。

100元的選擇

佛系媽媽

細佬3歲時,我每晚都會用手機APP播搖籃曲哄他睡,有時他會要求自己選搖籃曲,我就會把手機給他自己選。一晚他又在用我的手機選搖籃曲,怎料他手快亂按,按了「移除廣告」的選項,就花了100元。我發現後馬上一秒撻著,大怒狂罵細佬,細佬馬上爆喊,哭著求我原諒。

不認錯不等於沒有錯

淇淇

Photo by Caleb Woods on Unsplash 孩子犯錯,家長必然第一時間要求孩子道歉認錯,因為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一個有承擔、有氣量的人。明知孩子犯錯而不加以糾正,這樣的家長就算有多愛孩子,也只能將愛轉化為漫長的侵蝕,將一個人的正直、善良侵蝕得體無完膚。

1

孩子其實無所不能

淇淇

Photo by Vultar Bahr on Unsplash有時不禁懷疑,是不是家長太“盡責”,小孩才會越來越不懂得照顧自己?譬如說,一歲的孩子吃飯,當然是家長餵食才吃得又快又乾淨,讓孩子自行吃飯簡直是自討苦吃,他們連湯匙也拿不穩,你能忍受他們用手抓飯抓菜再摸頭摸衣服嗎?

「盡力」和「親力親為」把我推向了產後抑鬱的邊緣

佛系媽媽

當我生了兩個小孩後,我發現我無法獨力照顧兩名孩子,我必須依靠別人。疲倦、壓力、焦慮加上內疚,我終於都出現抑鬱情況了。

1

看著弟弟手臂的指甲痕,我差點就責怪女兒了...

佛系媽媽

我興沖沖的走向家姐。在要質問時,我突然想起善養的信任。

得失心

淇淇

以前我是一個得失心很重的人,長大以後漸漸放下得失心,所以後來在女兒成長的階段,怕她太看重輸贏,便思考該如何引導她。小時候她很喜愛一本叫《Charlie Cook's Favourite book》的繪本,看到這一版,她問我為甚麼那些小鳥不開心,是不是因為牠們沒贏到?

我希望有個溫暖的家

佛系媽媽

我希望有一個溫暖的家,當我做了大人不喜歡的事時,家人不會厭惡的嫌棄冷落我,不會要我哭著道歉很久才原諒我,不會說我道歉也沒用,不會說不再相信我了;我真的已經盡力了。

1

當五歲孩子問生死的時候,該怎麼回答呢? /維琪夫人信箱

V媽教室

小雲朵媽媽問:公公已過世五年,之前家人帶孩子去祭拜時,五歲女兒第一次清晰意識到「死亡」,當時家人解釋爺爺死掉後去天上當天使了。前兩天帶孩子出門,路上,小雲朵問:「媽媽,你會死掉嗎?」我:「現在不會」 女兒:「那你很老很老很老的時候呢?」 我:「那時候就會了,但是妳也長很大很大很大...

乖孩子有糖吃

淇淇

Photo by Nagesh Badu on Unsplash 乖孩子有糖吃,但頑皮的孩子往往得到更大的關注。乖孩子總是安安份份地做一個乖孩子,家長完全毋須憂慮他們的一舉一動,由於他們不會帶來任何煩惱,家長可以放心讓他們照顧自己。乖孩子一天二十四小時循規蹈矩,聽教聽話,家長自然...

媽媽羞辱事件簿

淇淇

Photo by Julia Taubitz on Unsplash 不管你有沒有聽說過“媽媽羞辱”,也必然遇過“媽媽羞辱”這回事,也許你是受害人,被人毫不留情地批評育兒方式;也許你是批評者,質疑別人不會帶孩子;即使你不是受害人也非批評者,大概也當過旁觀者(包含網絡公審的圍觀者)吧。

1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