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歷史
23 are following
56 articles
何補齋

《祖國不會忘記你-何德和傳》

台灣話說:番薯毋驚落土爛,只求枝葉代代湠。和聖經所言:「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似有相通的道理。

ariel

國中七年級上學期社會科歷史第二章大航海時代各方勢力的競逐

偶爾提筆寫歷史科筆記~

ariel

國中七年級下學期社會科歷史第五、六章戰後台灣時間統整

偶爾提筆寫歷史科筆記~

正宜

如果有一本書叫做「一桶蚵仔」,你會想看嗎?

《一桶蚵仔》(英語:A Pail of Oysters)是美國軍人作家韋恩·斯內德的一本小說,1953年出版,內容描寫戰後白色恐怖下的台灣社會[1]。本作品原為1950年斯內德發表於雜誌上的一篇短文,後在經紀人的委託下,斯內德與妻子旅居台灣三個月進行訪查,並改寫為這部小說[1]。(維基百科)

旅讀從心

《不義遺址的保存與修復》講座有感

歷史是一段時間軸,不只是一個時間點

何補齋

從《熟番歌》談台灣人應有的生番精神

人畏生番猛如虎,人欺熟番賤如土。

何補齋

【台灣民俗信仰】次天子位一,首諸侯寶三

光看標題,看的出是那位神明嗎?

正宜

田野間的小車站--隆田文化資產園區

隆田車站是一個只停靠區間車的小車站,很難想像,這裡在日治時期曾經是重要的轉運站。車站南邊的倉庫群,最近整理成隆田cha cha文化資產園區,很可愛的名字,園區裡有一些小小孩可以遊玩的設施,訴求似乎是一個親子同樂的地方。從遊樂設施再往裡面走,有一座安靜的倉庫,裡面是古物的修復辦公室,並不對遊客開放。

何補齋

北埔、茶金、芋頭餅、轉型正義與阿淘

預算交由救國團統一使用,我記得一隊有十來萬。其中二、三萬發給大專學生作為出隊經費。其他六、七萬就作為「相關單位」辦理大專基服隊下鄉服務的事務費用。簡單來說,這筆錢就流到國民黨相闗組織的口袋裡面了。此即故老相傳的「國庫通黨庫」之小小例證。

何補齋

【昨日的政治狂想曲】娜魯灣共和國

想著想著,我越來越得意,竟一面開著車,一面唱起了「國歌」!這無疑是今日台北的車陣中,最偉大的一首「狂想曲」!實不得不為文特以誌之!

何補齋

【昨日的政治評論】台灣主體性是個BABY

這是一篇相當早期的文章。現在各家的論述已經非常豐富,尤其是「姨學」發達之後,對歷史提出了更多面向、更顛覆的切入面。姑留此一觀。《警告:小粉紅與天朝主義者勿入。》

何補齋

【推理閱讀】現實比小說更小說-從《幻夜》到《河邊春夢》

從東野圭吾的小說《幻夜》,到艾拉.雷文的《死前之吻》、派翠西亞.海史密斯的《聰明的瑞普利先生》、康乃爾.伍立奇的《我嫁了一個死人》,到台語歌曲《河邊春夢》。

何補齋

鄭成功的日本媽媽與中國爸爸

 以兒童心理的發展來看,年幼的鄭成功與母親間應有強烈的依附關係,於感情上親近母親是當然的結果;而鄭芝龍初為大海盜,後為南明王朝的大官員,這二種工作都不容易花時間照顧家庭,因此父子感情不若母子親情為深,亦非在情理之外。

何補齋

【閱讀台灣】遇見《台灣民主國郵史及郵票》

比方說,台灣民主國於一八九五年五月二十五日宣布獨立建國,總要像美國獨立一樣,有篇獨立宣言吧!彼時陳季同、邱逢甲等人的確發表了一篇〈台灣民主國自主宣言〉,在那兵荒馬亂的年代,這篇宣言的原件亡佚,或屬無奈。但今日,我們居然找不到這份重要文獻的原始中文內容,這豈非太過可悲?

何補齋

【台語我見】將無同?

就結論而言,個人認為宋儒所言應當是不對的。「將無同」應當是指「相同」的意思。而且,讀了這麼一大串眾說紛紜,吾人不由一歎!如果這些大學者們也通台灣話就好了。

何補齋

【昨日的政治評論】王曉波和他的母親章麗曼 |

他只恨「自己不爭氣」,這可真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典型案例。母親章麗曼的人生悲劇,和兒子王曉波的不爭氣有什麼關係呢?章麗曼死掉的時候,王曉波才九歲。於此,我們簡直想要拍拍那個九歲小男孩的背,告訴他不要這麼自責,媽媽的死絕對不是你的錯。

何補齋

【閱讀台灣】《流轉家族: 泰雅公主媽媽日本警察爸爸和我的故事》

下山一先生在退休之後成為牧師。也許只有堅定的信仰,才能在時代的劇變之中 ,身分認同的艱難裡,體認大家都是上帝子民無私的愛吧!

何補齋

【閱讀台灣】淺談《台灣割據志》

這大概是全世界仍在通行的唯一版本。此書就在台灣印行,中文寫成,說的都是台灣歷史。但讀過的台灣人似乎很少,豈不惜哉!

何補齋

二二八與詩

由二二八當時,台灣詩人的詩作,回望一下。

何補齋

【昨日的政治評論】論犀牛皮移植於K黨委員臉部的法律效力

關於國民黨人李慶安與張軍堂的無良往事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