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會成為知識共同體,何以(不)可能?
近來有兩件事情縈繞在心,一是遇見很多無法在信仰群體落腳的基督徒,其二就是如何推動基督徒閱讀。第一百零四期的《字花》恰巧以「讀書會」為主題,拜讀完其中勞緯洛的〈「知識共同體」何以可能?〉,實在千頭萬緒,必須好好整理一下。

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31/7-6/8/23)
第九十五屆由八月一日至十日在九龍城浸信會恢復實體舉行,網上同步進行。救世軍港澳地域向香港一地盤的戶外工作者派發消暑凍飲。

基督教家庭的歧意1
基督教家庭一定很融洽?一定特別屬靈?一定互相為對方代求?一定會互相學效耶穌基督?

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18-24/9/23)
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早前向袁陳錦美及轉發言論和消息的頻道發出律師信,要求收回虛假失實及惡意誹謗的言論並道歉。浸信會神學院前院長韋理信安息主懷,享年九十六歲。

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11-17/9/23)
曾一度延遲舉行的 Hypersonic Fest 於十日在九龍灣展貿中心舉行。

從失去自由中找到真正自由!——關懷台灣的外籍受刑人 / 收容人
上帝給予犯錯的聖經人物第二次機會!透過莫善海牧師及事工團隊以愛心和努力,讓台灣的外籍受刑者 / 收容者知道,上帝是救贖的神,基督可以使他們得到真正的改變和重生!

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4-10/9/23)
香港接連受到超強颱風「蘇拉」及世紀黑雨來襲,市面滿目瘡痍。在風災期間和過後,香港教會積極回應社區需要。

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28/8-3/9/23)
楊有志牧師於八月廿七日接任成為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監督。

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21-27/8/23)
本週從缺。本週大事是核廢水引起的社會事件,不過未見在教會界內有迴響。

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14-20/8/23)
本週從缺。踏入八月中後期,很多家庭都趕在暑假結束前外出旅行,教會界亦沒有特別事情發生。

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7-13/8/23)
本週從缺。值得一提,運輸署署長羅淑佩的「職場見證」引起迴響。

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24-30/7/23)
有關袁天佑牧師追思聚會的爭議仍然持續,循道衞理聯合教會取消相關現場聚會、但保留網上悼念專頁;袁師母就網上傳言出自教會表示遺憾。

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17-23/7/23)
袁天佑牧師追思會安排惹爭議,事件亦引起傳媒廣泛報導。基督教坊在香港書展內,位置重回一樓主場館。

為什麼我的文字赤裸得讓人懾退
中學的時候,教詠春的師傅說,學泰拳的人會以小腿踢向大樹上,踢到神經不再感到痛楚,增強抗打能力。有些人好奇為什麼我在matters的部分篇章,如此赤祼分享經歷。我不打算下架,因為大學剛畢業不久的時候,我正正是因為這些經歷渴望安樂死的。有些事情至今我仍然覺得對上主很抱歉,因為經年的發...

《有身體的教會》,有肉身的信仰
如果你對教會信仰生活有渴求,同時亦有各種不滿足、又或為群體生活感到迷茫,《有身體的教會》正好能夠幫你校正視野、發現問題,亦是你和你的同道信仰「復常」、重投實體聚會,有形有體地實踐上帝使命的實用指南。

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3-9/7/23)
知名演員黃秋生持續在其面書發表對創世記一章的詮釋,引起不少信徒關注、讚好及留言討論。

圣灵带领使徒向仇敌夸胜(徒4:1-31)
圣灵带领使徒向仇敌夸胜(徒4:1-31) 阅读经文:太26:57-68,可13:9-11 主耶稣基督所爱的弟兄姊妹: 引言:上周最大的新闻可能是歌手李玟因抑郁症而自杀,我原来对她不算了解,这次看到很多介绍,真是为她惋惜。我看到一篇评论,反对很多评论里的一个论调,就是否认李玟的抑郁...
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26/6-2/7/23)
基督教團體仍於七月一日舉辦祈禱會,基督教協進會亦就「香港主日」發表講章及禱文。新希望團契調查指賭徒多有家人信主,但他們難以表達問題,故呼籲教會主動提供支援。

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19-25/6/23)
香港性文化學會與香港維護家庭價值協會發起〈關注跨運衝擊女性權利及兒童福祉的聯署聲明〉,對特區政府有四點要求,並指出接受跨性別運動的訴求會產生七個嚴重問題。

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12-18/6/23)
電視節目揭發「黃金教會」登報招收會友,但要求先付五百元。新興宗教研究中心總幹事楊子聰認為該自稱「牧師」信仰出現偏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