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文戲化
42 are following
12 articles

- by gamers, for gamers. Matters上的电子游戏研究所。 “遊文戲化”这个tag欢迎与电子游戏相关的所有文章,但希望Matters上的各位玩家能发挥玩家群体的“死硬”与“较真”精神,在内容上能够深度挖掘游戏的文化与历史,或讲述技术与开发上的细枝末节;在气质则能够介绍性与诠释性并重,庆祝性与批判性共存——这也是进入精选区的不二条件。 注:此tag接受原创内容和编译内容。

- by gamers, for gamers. Matters上的电子游戏研究所。 “遊文戲化”这个tag欢迎与电子游戏相关的所有文章,但希望Matters上的各位玩家能发挥玩家群体的“死硬”与“较真”精神,在内容上能够深度挖掘游戏的文化与历史,或讲述技术与开发上的细枝末节;在气质则能够介绍性与诠释性并重,庆祝性与批判性共存——这也是进入精选区的不二条件。 注:此tag接受原创内容和编译内容。

这个俄罗斯女孩创作了令精苏狂喜的画作

PoppelYang

“我只是在作品中展现我周围的事物,那些萦绕我童年的事物,没有任何狂热的崇拜,没有任何政治宣传的目的,甚至也没有对苏联的怀旧,因为......”

3

他让一群人在自己的Twitter头像中打通了初代Pokémon

PoppelYang

40天,通过近10万条评论,人们在康斯坦丁·利塔德的Twitter头像中打通了Pokémon·Red

3

HROT: A Socialistic Gothic First-Person Shooter

PoppelYang

近年来复古FPS游戏层出不穷,但在风格上的复古与游戏机制的好玩之间取得平衡的游戏并不多,很多仓促上阵的作品都是用照猫画虎和贩卖怀旧来掩盖自身创意的缺失。而在我看来HROT可以说是一部“retro game done right”的作品,目前所展现出的素质可以被称为一部佳作,期待完全版的上市。

2

《星际控制2》:从对战版《爆破彗星》,到启发了《辐射》的太空冒险经典

PoppelYang

注:本文首发于触乐网,这里发布的是经编辑修改前的原稿。转载事宜请联系触乐网,未经许可严禁转载。前言自1979年《爆破彗星》(Asteroids)和《月球冒险》(Lunar Lander)等早期街机游戏问世以来,具有太空模拟元素的动作游戏就开始了不断的进化和演变。

The Black Iris:坠入虚空的“黑色虹膜”

PoppelYang

90年代中期是3D游戏开始流行的时候,也是恐怖游戏(Horror game)开始以新的形式在玩家心中投下噩梦的时候。当时的3D模型简陋粗糙,只能显示所要塑造的魑魅魍魉的大致形态,很多恐怖的视觉细节限于机能限制,都只能一笔带过。但也正是这样才激发了玩家脑补的力量,在回顾90年代的3...

1999年最后一天无限循环:《完美的一天》试玩评测

PoppelYang

《完美的一天》是由椰岛游戏(Coconut Island Studio)制作的叙事向解谜冒险游戏,计划于今年上市,目前预定的登陆平台为Windows PC和Mac。游戏在Steam平台上的介绍如下:不断地回到1999年最后一天,作为小学生重新面对属于自己和那个时代的遗憾和理想。

从“金盒子”到“无限引擎”,谈谈那部承前启后的《浩劫残阳》

PoppelYang

现代俯视CRPG的先驱之一 注:本文首发于触乐网,这里发布的是经编辑修改前的原稿。转载事宜请联系触乐网,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从俯视CRPG的复兴说起 2012至2016年这段时间曾被著名的游戏“老害”论坛RPG Codex评为RPG的“Incline时代” (The Age of Incline)。

轨道之下,逆流而上:A CRPG Named UnderRail

PoppelYang

“塞尔维亚版《模拟人生》”诞生记注:本文首发于触乐网,这里发布的是经编辑修改前的原稿+ 额外内容。转载事宜请联系触乐网,未经许可严禁转载。前言塞尔维亚游戏工作室Stygian Software制作的独立CRPG《轨道之下》(UnderRail)可能是诞生在2010年代的最硬核的独立游戏。

《铁血联盟》:昙花二现,后无来者 (LikerID: poppel-matters)

PoppelYang

《铁血联盟2》,今天的主角本文正式版首发触乐网,此处发表的是编辑修改前的原稿和额外内容。转载事宜请联系触乐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写在前面 说起怀旧游戏,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无论是街机和8位机上海量的动作游戏,还是PC平台上惊为天人的少数特立独行之作,无论是比较小众的策略和RPG中的...

1

Anshar工作室独家专访:来自波兰的独立工作室是如何在十天内众筹到十万美元的

PoppelYang

从众筹成功的赛博朋克游戏《骇游侠探》中一窥生机勃勃的当代波兰游戏工业注:本文正式版首发于触乐网,此文为经编辑修改前的原稿。转载事宜请联系触乐网,未经许可严禁转载。前言 2012年是游戏众筹场景熠熠生辉的一年。这一年,一大批游戏工作室纷纷通过Kickstarter等平台众筹,获得了...

1

在waneella的像素都市中体验侘寂的无常

PoppelYang

俄罗斯像素艺术家waneella作品介绍及访谈waneella作品从像素艺术的简史说起 现代像素艺术从诞生至今似乎很难与电子游戏脱离开。毕竟对于在1995年之前出生并长大的人们来说,小时候玩过的电子游戏在视觉上大多是像素风格。用像素画来描绘图像在那时对于游戏和计算机程序设计人员来说是一种没有选择的选择。

Game Girl北村英理把Game Boy游戏机变成了画板

PoppelYang

可能对于很多玩Game Boy长大的人来说,这台游戏机本身的命名几乎代表了2010年代之前全球都普遍存在的一种刻板印象,那就是“电子游戏是男孩的玩具”。来自日本的北村英理(Eri Kitamura)用画笔挑战了这个已经作古了的观点。她用丙烯颜料在GB的外壳上作画,将GB在古旧的retro外观上上添上了一丝卡哇伊的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