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子共讀《小根和小秋》
小女孩小秋有個心愛的狐狸玩偶,狐狸名叫小根,兩人一起長大,形影不離。有天小根的手臂綻開一個大洞,他們決定去沙丘町請奶奶幫忙修好。於是就搭上火車展開兩人的旅行,旅途中還會發生什麼事呢?共讀後,可以讓孩子揣摩主角的心情、練習同理,還可以一起回憶自己的玩偶好朋友喔!

娘媽 嘉言錄
同理心

幫助他人成功 = 自己更加成功
上週參加了一個工作坊,突然領悟到了一個思考的盲點:我們很常拼命提升自己的能力鑽牛角尖,但忘記更健康的心態是要盡量幫助他人成功。
低氣壓
社會出現的情緒問題,應及時處理

茶餐廳文化
吃一頓早餐,上一節課

親子共讀《我也好想去遠足》
遠足的前一天,我居然發燒了!不能去遠足實在好不甘心啊!所以我那「一定要去!」的心情從身體溜了出去,還帶著貓咪和綜合果汁的心情一起出發。我們的「心情」能趕上遠足嗎?途中還會遇上什麼有趣的事呢?共讀後,可以跟孩子聊聊同理心和情緒抒發唷!

認知同理心的層次
雖然同理心這概念如今已得到極大的普及,可是我個人的觀察告訴我,在那些自認頗有同理心的人當中,他們在運用同理心的表現在效果上還是有很大差異的,運用得不好的那些甚至會顯得比不表現同理心的人更沒同理心(比方說「嚴重誤解對方而不自知」一般比「明白自己不了解對方」還要差)。
面對恐懼
恐懼最大的敵人是面對自己
打開心門是走更遠更廣的必需
今天看了馬友的一篇文章,不禁又令自已內心反問一遍
娘媽 嘉言錄
謙卑 同理心

你以為你了解他?別傻了,樹根並不會告訴樹枝它在想什麼
有時候,我們對別人的了解僅僅侷限於他們的表面行為,卻沒有真正深入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就像樹根和樹枝的關係,我們只看到了樹枝的表象,但卻無法真正理解樹根的思想。或許這是因為我們害怕接受事實,或者是因為我們對於人性的本質缺乏理解。

ㄧ碗白飯被加價5元,合理嗎?
明明菜單上就寫著白飯10元,為何要被加價呢?

能不焦慮嗎
真的別說風涼話
狗狗的離世,傷心的主人
我是一個從來沒養過狗的人,對於狗主人在失去愛犬時的那種痛,只能想像,卻沒辦法實際體會,ㄧ直到今天阿木送走養在院子裡的狗狗時,我才突然懂了......

《魔法滿屋》善解人意也是一種天賦
We don't talk about Bruno, no, no, no!最近被這首歌洗腦的我~

EP06: 朋友需要安慰時,最簡單的方法? | 翻白眼的安慰 | 同理心有分層次?| 最棒的陪伴
#閒聊集 - 每個人都有想要別人安慰的時刻,也有需要安慰別人的時候,你懂得安慰別人嗎?

同情是個什麼東西
同情心跟同理心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反應,真正想要幫助別人的人,是不會用單純的同情心去思考對方的。

東大「國家訓練人類做機器人是為了方便管理」,為自己而活
「不想上當受騙就給我進東大!笨得醜的通通給我上東大」~東大特訓班
身為旁觀者,能做到真正同理嗎?
同理心是指站在他人的角度去體會他所正在經歷的事物,但我們能做到的卻只是「名為同理心的『同情』」。
你快樂嗎?
這就是一個殘酷的世界,很多人對身邊的人都有貼上標纖,總是認為別人這樣更快樂和圓滿、也總是認為某個年紀要做什麼事、在社會擁有什麼地位與成績。例如:男人永遠都做強者、女人嫁人後要相夫教子、成年人一定要很成熟、孩子一定要聽話等……於是這個世界會聆聽的人越來越少、漸漸越來越多憂鬱症、想法負面的人。因為根本人沒有聆聽,也沒有人用親身經歷去了解別人的經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