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現我的天才》讀書心得:找出自身天賦,將能力發揮到極致
圖片出處→讀冊生活《發現我的天才》一書為一生必備的命運之書。陪伴數十萬台灣讀者,找到成功按鈕!推薦序:這本書告訴我們,不管哪個行業,80%的競爭力,尤其從良好到近乎完美的表現,都來自於把天賦磨亮,而不在把缺點改善。好好活出天賦,是一種責任,也是自信與競爭力的源頭。

[日常溫馨][書評]都市小說推薦-影帝他妹三歲半
一開始看簡介還以為是娛樂圈文,後面發現是一本日常溫馨文,全篇主角(肖肖)的年齡不會有很大的變動!(番外才會有長大的篇章) 相信我!!這本書你不看會吃虧,看了自身的收穫更是頗多!

雜草地02
讀了點書,挑了點刺,扔下一把葵花子,盼能長出大西瓜。

書評•評書|再訪魯迅之《朝花夕拾》【多圖】
魯迅的《朝花夕拾》算是中國小朋友很早就接觸的一本書了,不僅上課的時候學習,課後讀物裡也常常有這本書。這本回憶錄式的雜文在我看來是非常有價值的,不過,小時候讀即便全本,也沒有辦法理解。這次因為做手工,拿起來了這本書,重讀一篇篇文章,被魯迅先生的幽默、質樸無華、聰慧再次吸引。

讀旅行文學時,我在讀什麼?|讀《失落的衛星》
一切如離軌的衛星

書評》擊破捍衛男性暴力的盾陣:盧郁佳讀《男言之癮》
男性說教(Mansplaining) 指男性預設女性對某件事一無所知,滔滔不絕地解釋或說教,儘管這名女性可能對這件事瞭若指掌。這個詞彙靈感來自於美國社運家與作家 蕾貝嘉索尼特的一篇文章〈Men Explain Things to Me〉,如今這篇文章集結其餘八篇同樣探討相關議題的散文出版成《男言之癮:那些對女人說教的男人》。作家盧郁佳以本篇書評與讀者初步檢視「男言之癮」與癮男們對女性造成的傷害。

永遠的夏娃:三毛
這麼用力生活著的人,應該被厚愛的;受益於她文字,在被窩裡將自己的遠方寄託在別人的流浪,自私又懦弱的我們,才活該承受生活的責難。

雜草地04 人生關鍵總是匆促草率
艾莉絲.孟若《出走》|閻連科《日熄》|《奈波爾的作家論》|《心向群山》

讀《微物之神》
我把書放在架上,死死盯著它的黑色封面,冀望能擠出些字表達出我讀完本書後的複雜、酸楚、以及難以言喻。我想說些什麼,但所有那些從背脊湧上來的情緒及文字如同一團黑色煙霧,陰慘慘的堵塞著我的後腦勺。我想也許可以試著如此開始:我們都知道人性組成極其簡單,也不過就那些慾望、悲傷、快樂、衝動、顫抖。

都市更新怎麼創造價值?-《映劃臺北》
做都市更新,如果目標是要保留原有文化的底蘊再升級,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困難的地方在於城市是人性複雜體的集合體,原本是人聲鼎沸的市場、小吃聚落,但可能因為道路的小小更動,一個商圈就沒落了。

時代賦予我主題——悼大江健三郎先生
先生的小說,已經圓滿地完成了,而我們的小說,還在艱難地掙扎前行。在這個前景晦暗不明的時代,我們如何接受被賦予的主題,用文學的方式去承擔責任,將會是大江先生留給我們的功課。

當ISFP遇上ENTP
書評|從〈公園生活〉談MBTI人格分析 吉田修一的短篇小說〈公園生活〉是一部著重空間和氛圍,描繪人與人之間距離感的小清新文學,以兩位主角在電車上偶然的交流作為開頭,在日比谷地區逐漸熟識,並透過兩位主角的視線帶著讀者感受和思考。

書評》與史俱進的歷史學家:評提摩希.史奈德(Timothy Snyder)《到不自由之路》
21世紀初一系列的動亂,沖毀了進步的假象,隨著線性政治的崩潰,「永恆迴圈政治」的時間感代之而起。按史奈德的定義,假如線性政治讓人們覺得未來必將走向美好,「迴圈政治則讓國家落入一種被害者的迴圈循環。時間不再是走向未來的一條線,而是無止境地一再面對過去的相同威脅。」

【書評】為什麼我們總是以為自己會中樂透? 魯爾夫.杜伯里《思考的藝術》
思想本身並非完美無瑕;相反地,思想本身其實十分拙於抵抗錯誤。

巴別塔學院 – 那文字之間無法言表的沈默,才是意義的所在
巴別塔學院 – 那文字之間無法言表的沈默,才是意義的所在 By 匡靈秀 R.F. Kuang 楊睿珊、楊詠翔 譯 好久沒這麼入迷的讀完一本書了 雖然快六百頁 卻可以很順暢的看完 中間大概有一小段稍微覺得節奏有點拖沓 (有幾段想講的事重複) 然後就一路衝到結局了 *那些話與...

拆解理所當然的生活樣子-《圖像中國建築史》
談到中國建築史一定要提到梁思成與林徽音的《中國建築史》,這本書本身就具有非常大的傳奇性。在抗日戰爭期間,這本書是忍著戰亂、病痛而努力完成的。別忘了研究建築是需要跑去現場測量跟測繪,而他們夫妻倆一個頸椎灰質化,一個有嚴重肺病。

追求內心的理想很自私嗎?很自私吧-《月亮和六便士》
有一個人生的永恆問題,問的是要經歷怎麼樣的人生,才算是不枉費來到這個世界?是要所謂理想的「月亮」還是溫飽的「六便士」?我們該怎麼跟自己內心那些才華的騷動來溝通?該怎麼樣的保持所有關係的平衡而不顯得自私?又或者,我們該怎麼痛快的接受這樣「自私」的自己?

想念安娜普納|讀《靈魂的征途:安娜普納南壁》
盛年之死。卒於山間。

人類該思考嗎,即使上帝一直在偷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只發生一次的事情,其實談不上有什麼意義可言。就像法國大革命,這麼多充滿熱情與正義的人死在羅伯斯比的手上。那些熱情與憤怒卻最終只變成文字和回憶,而人類這個群體的輪迴卻不會停止下一次的重複。布拉格之春、阿拉伯之春...為理念死去的人們,只會一再的為理念死去。

9月書宅 – 秋未至
9月書宅 – 秋未至 過著夏天盼著秋 熱了就想涼 冷了就想曬太陽 有時真的覺得人生很矛盾 若有個指引 直接告訴我要怎樣吧… (翻書ing) 這次書評有一本許久未見的老朋友 那樣的生活 也實是我很嚮往的 似乎一時還未找到可以前往的路 只能暫時心嚮往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