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文翻譯〉Bloomberg:避免與中國發生戰爭是台灣選舉的首要議題
賴清德於8月接受Bloomberg記者Joel Weber 專訪,以總統候選人身分對兩岸關係、台灣定位、台美關係和台積電海外擴廠等議題表示看法。本次翻譯Bloomberg Podcasts節目The Big Take於2023年8月16日之內容,從記者和主持人的討論中,側面呈現此次專訪的重要訊息。
「 你是哪國人?」
1992年秋天,我來到了法國。沒有想到會在這裏落地生根,一路經歷了求學、生活、工作,一直到2023年的今天。這30年來,這個問題一直令我很糾結。

为什么大多数台湾女生会给人好相处的感觉?
本人台湾人,在大陆长期读书、生活,交往过大陆与台湾的女友,应该还算满有发言权的。个人经验,绝对有私货。并且有大量比较。许多網上的朋友會从日本殖民、半封建社会/辫子剪一半⋯等等的角度解释这种差别,这种宏观视角說的有理,不過或許因為较少提及实际相处经验,总给我云里雾里的感觉,所以我想...

有生之年系列:中國人反共了?
※本文撰於12/1 未曾想有生之年能看到中國人反共,覺得隔著螢幕見證了歷史性的時刻,我想應該是對岸從酒紅到粉紅都整天嚷嚷要五筒…給一萬,你說奇怪不奇怪?(不要亂接!),才如此令人驚訝。總之,說心中對這些文攻武嚇沒有擔憂絕對是騙人的,畢竟我們總共才2300萬人,能參軍的有多少?
中國白紙革命事件簿(持續更新)
From 11/24....to be continued.

旅遊要交代祖宗十八代、百業蕭條....,中國的極端防疫政策已讓中國人忍無可忍
當出門旅遊被當成犯人一樣審問,你還願意出來玩嗎?

東方「十月驚奇」:習近平完成三連霸
歷經中國二十大的落幕,習近平定為一尊時代來臨,他打破鄧小平以來的政治慣例,後習近平時代,也難用慣例或理論評論...

220 | 五組數字看懂「中共二十大」
習近平若三度蟬聯總書記,將使他以「習核心」的絕對權威地位掌控黨、政大權。

美國的台灣政策法符合台灣利益
美國參院外委會通過版本的「台灣政策法」更加符合台灣利益

186 | 趙思樂評裴洛西訪台:明修三棧道,暗渡三陳倉
美國眾議院議長、第二順位總統候任人裴洛西(Nancy Pelosi)日前旋風式到訪台灣。在不足24小時的短暫停留中,她會見了總統蔡英文、到立法院發表講話,還到景美人權園區參觀,以驚人的體力將此行的三個主題突出到了極致:安全、民主、人權。

灰色講堂-政論篇-論金廈大橋中共對台動武可能性
中國會不會打台灣、中共打台灣、大陸打台灣、武力犯台、直攻本島斬首…都不用啦直接建個網站就能接收。

台灣的當代政治史和現狀
今天準備來和大家聊一聊台灣。那麽我將我去年八月中旬和十二月所寫的(我对于台湾问题的观点及其未来走向)内容改動結合起來爲主綫來淺顯的聊一聊。下面的時間我會分爲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蒋家威权统治结束以后,台湾进入了新世纪,蓝绿之争,统独之争等逐个登上历史舞台,台湾政治纷纷扰扰,那么到底是哪些事情推着台湾走到了今天这一步?第二部分就是我對於現在一些的觀點。
台美共識登場與九二共識的末路
當台灣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逐漸明確成為台美間的共識,建立在「一中」基礎上的「九二共識」還有多少政治價值和運用空間?

失敗者回憶錄148:台灣人像白痴,大陸人妙計百出
余先生說:「我不相信講這句話的人真有這麼強大的中國意識。共產黨沒有,你接受他這個說法也是騙自己的。海峽兩岸運動員一起聯歡,說什麼為中國人爭光。全是假話。不必聽,也不必看。」

失敗者回憶錄120:第一道晨光
「從重慶十分鐘就到濟南,再五分鐘就到青島了。」「從廣州轉兩個彎就到了大理」。

黃郁婷穿練習服有什麼不對?
聲援黃郁婷

Zoom 裡的星空故事
人類的文明,在幾萬年間,是靠著什麼發展起來的?聰明的大腦?會使用工具的雙手?還是能保存記錄的文字?我覺得在最一開始,應該是能與他人交流的語言能力。這樣的語言及溝通能力,先是讓遠古的人類祖先們可以通力合作,打造有利生存優勢的生活模式,繼而建立有組織性的社會單位。

歐洲列國對美中台關係解讀
打開國內外網站,不看到台灣很難,中國的快速成長,大家都知道,台灣的位置重要性,大家也知道,要取得完美平衡,幾乎是不可能,模糊變成最佳解法,但這可以持續多久?從習近平上任之後,統一已成提升威望的武器,當受到內部挑戰,可能會不顧任何風險,武統並破壞區域和平,各國只能持續提升中國攻打的風險值。

那些歷史宮廷劇給我的既視感(一):你求著朝廷,還是朝廷求著你?
來開發一個新寫作主題好了

北京進口封殺令下,誰來解救萬噸台東釋迦?
被禁的釋迦不再只是水果,也成了北京施壓的工具、以及台灣政府凝聚共同體的黏著劑。但農民的生計是真實的,中國熱帶栽培業的崛起也是真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