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工產生效率 智慧合作(下)-傳統教育缺失,培養樂意說話的環境
「兒童出世時就像一張白紙,隨著接受到的教育而發展出個性。群體學習和競爭會加強學習。」阿威森(980~1037,那布哈拉(在烏茲別克共和國))
一篇文章讲清楚美国为什么要不余遗力的打压中国?
中国目前还有6亿月收入在1000元人民币以下的人群,这个人群如果没有稳定收入的工作岗位去支撑生活,他们的生活将长期出于极度压抑和贫困的状态,这不仅仅影响到他们自己的生活状态和自身的状况,也将像一把铁链一样锁死其后代的观念、心态、思维方式以及生活轨迹。
翻译|女权主义视角下的全球化
来源: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feminism-globalization/
《了解經濟3》無條件基本收入
錢,不是萬能,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社會環境演變至今,利用資本去交換生活需求。但也為了獲得資本,勞動高於福祉,讓生命處在高風險中(低薪、過勞、職災等)。
《全球化2》全球貿易與通訊 國際組織
全球化的新浪潮徹底顛覆時間、空間與距離的概念。然而,全球化在世界各地卻產生不同效果。區域依然呈現多樣化並沒有一體適用的全面性標準。伴隨全球化而來,除了蘇聯及其帝國的內部崩解,連帶消除了分裂歐洲的鐵幕外,還有資訊及通訊新技術的發展。地緣政治與技術革新的結合將顛覆世界地圖,軍事狀態及領土競爭。
读斯汀的事务所的“再见2022”:人生·旅游·全球化
社交媒体的理想状态我认为就应当是陶渊明所说的那种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状态。看到一篇好文章,三五读者读者凑到一起,你一句我一句,议论两句或三五句或七八句,然后带着愉快的心情各奔东西。斯汀的事务所的 “再见2022 | 告别上海的家,重新上路“ 一文在我看来就是这样的一篇令人心情愉快的奇文(妙文)。把这妙文所引发的追问和议论贴在下面,权当对它表示感激,也算给这样的妙文做一个广告,希望更多的人读它。

“繁荣”的新自由主义国家
2月24日之后,对新自由主义的公开讨论变得特别有意义,这并非巧合。它似乎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释悲剧背后的原因,这场冲突也暴露了俄罗斯乃至于整个世界的许多核心矛盾,以至于我们把希望寄托在具有独立法律体系、竞争性选举和言论自由的 "未来的美丽俄罗斯 "的到来上,这样的幻想现在看来似乎既不现实也不充分。

资本的财富寄生 - 406 - 美国模式没有任何的可持续性
美国的崩盘,是美国的金融架构在未来的崩盘。美国只有崩盘了,美国才能获得新生。

思辰圖書館營業中-《我們成了消耗品,全球化海嘯中 被吞噬的中產階級》
我覺得這是一本和台灣現在所處的狀況非常相似的書

世上沒有明君---不要苛求老闆主管英明
唯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你才能在工作職場悠遊自如

書評》如果很窮,為何還待在大城市?讀《不平等的樣貌》 ft.新加坡、台北
「貧窮人的台北」策展人朱剛勇,在本文中分享她的真實經驗:返鄉過節時,家鄉的同學一見面便問:「台北有這麼窮的人嗎?」、「如果真的很窮,他們為什麼要待在台北?」台北這座全球宜居城市排行前段的首善之都,跟貧窮的關係究竟是什麼?而她在翻閱《不平等的樣貌:新加坡繁榮神話背後,社會底層的悲歌》時,更深有所感:「我們時常忽略貧窮在人身上造成的影響——有時,正是因被隱匿、遮蓋,使人更難以言喻與直指其痛處。」

寫在「光明繼承者Likado」出版之後:關於末日
說起來,有關末日的故事真的從古代就一直都有耶!不管是聖經中哈吉米多頓的末日決戰,還是北歐神話的諸神黃昏,基本上末日的想像一直都存在著。當然,某些循環論的宗教觀沒有開頭也沒有結尾,又或者會一直重複,這並不算末日觀,頂多叫災難。規模當然有差。不過災難夠大或視角夠小,一樣很像末日故事就...

「本地化」(localization)
「本地化」(localization),意指把外地進口的產品或技術轉化為適合本地市場,例如進口的歐美電影,加上中文字幕,就是「本地化」。
亂世繪
時事感遇,觸發文騷

无知与偏见,上愚与下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仔细想想自己以后的路,对自己有所帮助

关于气候协议的悲观看法
气候峰会的结束已经是两周之前的事情了。在表面上,峰会达成了新的协议,诸多国家由他们的峰会代表给出了具有时间线的分段承诺;在私底下,资金的补贴、技术的资助以及国际事务的妥协都成为了交换的筹码。听上去皆大欢喜,看起来谁也不满意。这样的协议应当可以取悦众人了,至少它宣示了一个良好的态度...
019 | Graeber | (反)全球化运动与新新左派
2000年代初是全球左翼“反全球化运动”开始在北美滥觞的时候。9.11之前,1999年西雅图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世贸游行,诸多无政府主义实践在美国生根发芽,进入运动现场的格雷伯也开始从学者逐步转变为运动家。

反全球化该召唤出什么样的知识与政治 ——“慢社会学”的一个初步勾勒
反全球化该召唤出什么样的知识与政治——“慢社会学”的一个初步勾勒作者:赵刚一种没格调的匆忙如今笼罩八方... ──尼采 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之下,市场与消费成为了日常生活世界中不自省的最高价值,从而公共、民主与平等这些价值,以及进行探索求知、独立进行审美与道德判断、在公共领域沟通辩论的这些能力,都被严重威胁。

地租的艺术︰全球化、垄断与文化的商品化
地租的艺术︰全球化、垄断与文化的商品化THE ART OF RENT: GLOBALIZATION AND THE COMMONDIFICATION OF CULTURE作者:大卫·哈维 译者:王志弘 来源:《城市与设计学报》, 2003(9) 本文发表于台湾世新大学“肖宗让讲座”,2002年12月10日早上9:30。

從地圖看台積電的擴張史:全球化晶圓代工的昨日、今日與未來
對於台灣來說,台積電、以及整個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提供的到底是機遇、還是危機呢?如果眼下中美角力的局勢不變,歐美日或許也會持續希望分散先進晶圓的廠房位置,但這樣一來,會不會讓台灣少了一座「護國神山」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