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吧!?——愛國主義與世界主義(下)
世界主義與社群主義的辯論最為有趣的是,當世界主義者控訴愛國的態度窒礙了人的道德思考,社群主義者同樣指訴世界主義者要求放棄我們國族身分,破壞了人的道德生活。究竟,國族身分對我們的道德生活為何重要呢?

科技巨頭與道德雙重標準
科技巨頭在追求利益時,常常忽視技術的道德雙面性,特別是當涉及外國人民的自由和人權時。雖然當代社會強調多個議題的政治正確性,但這些公司的道德標準卻顯得雙重。他們應該回想,真正的英雄不僅是創新者,還是那些尊重每個人權利的人。

馬桶座是個什麼東西
在幾十年前沖水馬桶被發明之前,還沒想像到馬桶座的那些人類,根本沒有機會討論這個問題。

小说 | 爱的欲望与道德【6】
谁又能说某一天婚姻制度这一天然道德的铁幕不会慢慢被撕开小口,给人类的情感更多的空间呢?
小说 | 爱的欲望与道德【5】
传统道德观念拉着默言往后退,心灵的爱欲和身体的欲望却扯着默言继续。她听从了欲望,同时害怕着终被历史厚重的传统审判。
小说 | 爱的欲望与道德【4】
不过说到底,如果W只是想玩玩,默言也只是想玩玩。
名氣是否能凌駕私德?
或許我們都被外在的形象建立所欺騙了,我們只想相信我們願意相信的

理性、感性、與豐富的現實:讀《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精神世界》(下)
道德不只是強加在我們身上,我們「應當做什麼」的命令而已;道德是我們願意承認:在世界中的事物有一個豐富的層面,即使這些事物無法滿足我們的欲望,無法讓我們藉之達成我們的目的,但是我們依然可以承認它們本身是有價值的,並且可能是值得我們去追求、保護的。

改制的道德困境
有改制就有反對,即使這個改制不用看內容就知道很合理,但就算明顯合理的事情有時也會陷入無盡的討論。
人性「惡」的根源在哪裏?
人心是善還是惡,這是一個關於人性的根本問題,也是東西方文化的核心話題有人認為中國文化主張「人之初,性本善」但明朝思想家王陽明卻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意思是:人心的本體、本性無有善惡

不應讓美麗成為詛咒
希望在也不要有這種噁心的事情發生了....

研經感想:惡從哪裡來?
我跟幾個朋友組了一個「多馬與約拿」的小組,用來討論各種尖銳的神學問題。其實看團名也知道,這是個「搞怪」的小組,因為多馬跟約拿在聖經裡算是「有明顯缺點」的人(但一位是使徒一位是先知)。但我其實超喜歡這兩個傢伙,因為他們兩個的行為,其實是「跟上帝親暱到可以耍賴的程度」那種,是很蒙福的人。

《麻醉風暴》—被制度麻醉的羊群
「變態的體制是需要被衝撞的, 有衝撞才會有火花, 有了火花才能引導往正確的方向去走。」

《我愛黑眼珠》:當末日來臨之際,我是誰?
當突如其來的災難降臨時,人性也許只是回到做為動物面對危機時,啟動自我生存的本能。每次看到災難片,我腦中總是這樣想著,所有一切不復存在時,已經不能用社會道德框架來看待一個人的性格了,他們只是本能地讓自己可以活下去

G.A. Cohen:為馬克思主義尋找道德基礎
古典馬克思主義談的是科學社會主義,認為社會結構的歷史演變是必然的,當中的道德基礎並不重要。Cohen作為近代的分析馬克思主義領頭人,於生涯後期由歷史唯物論的研究,轉向投入道德哲學的課題,期望以道德證成的方式,回答社會主義的「可欲性」問題。

讓ChatGPT跑「電車難題」的有趣經驗
電車難題這幾年常出現在各種議題討論當中,畢竟這種極端的道德困境的確很燒腦,想想個問題也有助於我們學習使用多種觀點來看待問題,是個很有意思的心智訓練題目。所以我把這題目拿去問AI了。我用的最近很熱門的免費AI對談機器人(當然重點是免費),有興趣的人可以點這個連結(https://c...

教【一百零四】寫作文:驚險與狂歡
進入新年毛遂自薦承擔大任,教授【一百零四 / 特洛伊】寫作文。眼下教學進程進展良好。我必須說,在我以寓教於樂的方式進行教學的同時,【一百零四】也源源不斷地給我提供佐料,資料,笑料,使整個教學過程充滿了歡樂。如今,這種歡樂又帶上了驚險的成分。不用說,驚險也可以是歡樂或狂歡的一部分。

《戒嚴與地雷》元明笑話集
抗議國民黨戒嚴的人, 支持民進黨道德地雷的人, 是同一批。
大白天為何點燈?
黎明破曉時機,真相終究大白,一切豪無遮掩,裸露呈現眼前,黑夜昏暗難明,白天終於看清,那些等閒之人,為何要點著燈?清者自清,根本無需去躺這趟渾水,清潭變的混濁,無法對照自清,聖閒之人幹了此等好事,可能真的太閒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教一百零四寫作文:語文·文學·倫理道德問題
新年伊始,教授【一百零四 / 特洛伊】如何寫作文以及如何寫作的項目在穩步推進。應當非常嚴肅認真地說,我跟【一百零四 / 特洛伊】的往來過招雖然有娛樂,但娛樂只是佐料,關鍵在於寓教於樂。我相信任何有過認真教學和寫作經驗的人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們的往來過招涉及一系列重要的、不可兒戲的教育、寫作和倫理道德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