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的事說來話長
編輯的事說來話長
主理
5 人关注
24 篇文章
編輯的事說來話長

從Readmoo讀墨2021年度百大暢銷書看電子書價

擷取Readmoo讀墨的2021年度百大電子書暢銷榜數據,比較電子書價格與紙本書價格、頁數及字數之間的關聯。

編輯的事說來話長

電子書時代下,讀者對圖書改版的心態變化

讀者買了電子書後,突然發現出版社要出「新版」了?難道出版社不該免費幫我更新書檔嗎?

編輯的事說來話長

封面設計練習#1:《海狼》傑克倫敦

我自己回頭檢視這個初號練習作品,完成的當下甚至還有點滿意;但是過了好一段時間回頭看,與自己的產出隔了一段距離後,才能用更為客觀的、編輯的眼光挑出許多毛病。一本書要如何在實體陳列、網路上架中脫穎而出?要怎麼帶出書籍的形象、色系與質感呢?

編輯的事說來話長

編輯都在看什麼 Book #2:《編輯這一行》/臉譜

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在於作者片山一行明確定位在談所謂的「商業書」的編輯,並從就是為了「暢銷」的目標而行動,以此為基礎來談所謂的編輯與出版。

相关标签

  • 排行榜
    1324
    誠品
    1423
    傳播
    2021
    編輯術
    13
    印刷
    813
  • 紙本書
    912
    版稅
    34
    授權
    69
    圖書定價制
    49
    暢銷書
    79
返回全部
編輯的事說來話長

開箱OKAPI《日日好設計曆》:我為什麼不推薦?

OKAPI|日日好設計曆一看到預購的消息出來,沒有猶豫太久就下單了。但倒不是為了看日子,而是這一頁頁的書籍裝幀介紹。【好設計的理由×書籍裝幀樣本】 提供6面向「好設計」選書標準 標註5種設計素材分類 從裝幀設計重新認識一本書 專刊本體=書籍裝幀樣本 書籍裝幀×設計師資料庫檢索指南...

編輯的事說來話長

出版社是什麼?陸書送審、價值觀、與知識傳播

由於是在學校設立的出版社工作,和人介紹時,人們總是反問:「你們是社團嗎?」 (苦笑)關於出版社是什麼,許多大神、神獸都已經侃侃而談太多次;對每一個踏入這個產業的人來說,也都有各自的理解與解釋。這麼多人談「編輯、出版是什麼」,或許是因為大眾對編輯的工作誤解很深,進而對出版社在幹嘛也有了似是而非的刻板印象。

編輯的事說來話長

2020這疫年的閱讀氣象:看博客來與誠品的年末報告

連續看了三年博客來與誠品的年終報告,今年又會帶來什麼感想呢?單看榜單是不夠的,始終要輔以兩家後台整理出的獨家數據分析。透過公開的簡報,可以看出當年的大概趨勢以及關鍵字。但這些始終是「一年的總結」,但如何展望未來?對許多人來說似乎還欠了些關鍵的討論,因此也有越來越多人不視年底榜單為一回事。

編輯的事說來話長

略記:書籍成本結構、折扣與圖書定價制的絮語

A Book Can Change Your Life by Penguin Books by Y R ad agency in Beijing, China.本文不談圖書出版轉型,僅略記這兩天對現狀的一些思緒。2020年對台灣閱讀產業來講,是個一波三折,又動輒得咎的一年。

編輯的事說來話長

想像一本書:裝幀會議(書的五感;設計、印刷關鍵字)

在電子書已漸次為讀者接受的現在,「閱讀」這件事真正從「紙本」脫離了出來。我們上網、我們閱讀、我們看電子書。到這個地步,真正決定紙書與眾不同之處,就在於質感與手感的呈現了。紙本書相比手機與電子閱讀器,帶來的是更沉浸的閱讀「體驗」。同樣的文本,同樣的內容,分別呈現在螢幕和紙上,傳遞的是同樣的「資訊」,卻是不同的「感覺」。

編輯的事說來話長

作者如何避免踏入合約雷區?

試圖解釋合約的編輯著作合約的精神在於保障作者與出版社彼此與確立具體的權利(我可以得到的)與義務(我得付出的)。為了讓合約可以有效運作,它必須儘可能設想到所有情境,並且白紙黑字地描述出來。過去出版社與作者兩兩站在「文化」的陽光下,選擇以「默契」、「信任」帶過那些咬文嚼字、市儈的繁文縟節,卻投射出了巨大的陰影。

編輯的事說來話長

出版社與編輯該如何面對抄襲?

有關抄襲的meme5/10日在臉書社群間開始議論《利他存摺:天天累積,給出去的終究會回來》( 許維真 Metta 著/方智出版/2020年))多處與《真正的整理,不是丟東西:物品是靈魂的碎片,整理是重生的過程》一書雷同(廖文君 著/方智出版/2019年)。

編輯的事說來話長

編輯都在看什麼 Book #1:《學術寫作與出版:從期刊文章、專書、教科書到大眾書》/群學

搭著最近的事,終於來寫一直想做的閱讀摘要兼推薦書系列。這個系列會優先以「書、閱讀與編輯工作」相關的書籍為主,第一本就選與目前工作範疇相關的《學術寫作與出版:從期刊文章、專書、教科書到大眾書》吧!《學術寫作與出版:從期刊文章、專書、教科書到大眾書》 Handbook for Aca...

編輯的事說來話長

從掛名推薦與10%版稅風波,看出版從業人員的焦慮

在《馬男波傑克》中與出版社的一幕 出版社:「沒事的,錢錢們,高興去哪就去哪吧!」說實在這也是老問題了。會在2020年的現在又掀起出版人們的一些討論與憤怒,或許在於「都已經那麼多人解釋過了」,還有「作者」蓄意掀起議論,並刻意帶出「出版界其實很骯髒」的指控。

編輯的事說來話長

書,需要掛名推薦嗎?

這個問題就跟「書腰」一樣,可有可無,看狀況嘛。昨天(5/6)一位樂評專欄作者在臉書發布了一篇關於臺灣書市長期以來僅以贈書邀請「掛名推薦」這一檔事的苦水,批評了此一行之有年的「陋習」輕視了推薦人的心力與勞動。這篇文章自然在臉書引起了一些討論。

編輯的事說來話長

想像一本書:裝幀會議(內頁構成篇)

翻過扉頁之後,迎來的就是書本的內頁,也就是真正體現書籍內容核心架構的部分。書本內頁的組成大致如下圖所示,但並非所有書都有這些頁面,而是視類型、裝訂方式與東西方習慣不同而改變。編輯需要了解不同類型的書籍由哪些單元構成,並幫助、提醒作者完成所需的內容。

編輯的事說來話長

想像一本書:裝幀會議(蝴蝶頁、扉頁篇)

翻開書籍的內部組成,可以看見延伸到內封的材質、襯頁(蝴蝶頁、扉頁)與作為書本核心的書頁(書芯)本身。書籍的內部組成若是精裝書,則書封的材質會延伸到內裡,包覆住書封硬板(通常為灰紙板)。書封的裱褙材質可以是紙、布、皮革或塑膠。若書封沒有包覆厚紙板,而是直接向內摺出飄口後,則稱為「軟...

編輯的事說來話長

想像一本書:裝幀會議(開本篇)

對書的外觀結構有初步的認知後,接著就是將目光轉向「書的內部」。但在前文並未提及,卻是構成一本書最基礎的思考:這本書有多大?書的尺寸一般是用「開本」來敘述。而所謂的開,指的就是印書用紙「摺」的次數,譬如說「全開」指的是印書用紙的全紙尺寸、「對開」(半開)指的是對摺一次、「4開」對摺...

編輯的事說來話長

想像一本書:裝幀會議(書封結構篇)

在主文定稿之後,接著可同時進行「輔文邀稿」、「發想文案」以及──規劃書籍設計。也就是思考這本書要以何種具體面貌呈現在讀者面前,設計書的「封面」、「裝訂法」、「內頁版型」,用不同的觸感與形象,襯托出這本書記載的內容們。若在讀稿時,就能一併想像出一本書的樣子,那再好不過。

編輯的事說來話長

常常忘記簽的:著作出版合約書

在〈透明的出版進度表:存在,卻經常沒人在看的〉中,我把簽約擺在第七項,也就是緊接在審查、改稿之後,確定要接著執行後續編輯工作之前,和作者好好把合約書攤開來,把白紙黑字的條文一行行討論清楚。但到底什麼時候把這個「合約」簽定,卻往往抓不準個時間。

編輯的事說來話長

編輯的第一步:整稿這件事,萬事起頭難

出版的第一步,是思考要不要出版這件事情本身,發想企劃、審查來稿、展開第一階段的編輯會議,決定負責的編輯執行出版計劃。而編輯的第一步,就是整理交到手上的稿子了。不管是交辦稿、過審的自來稿,還是由編輯部主動出擊的企劃稿,當作者自信滿滿地把「完稿」(其實只算是手稿)交到我們手上時,就是一連串編務展開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