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瞬恆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雙城記–由香港走到新加坡 (1): 多元文化

瞬恆
·
·
現代化,高科技,整潔,人民素質,居住環境
原文寫於2019年3月20日。
2019.02.22–2019.02.25 新加坡
2019.02.22 小印度,阿拉伯區,啓奧生物醫藥園,中國城,克拉碼頭
2019.02.23 魚尾獅,紅點設計博物館,濱海灣金沙購物商城,藝術科學博物館,濱海灣金沙酒店,濱海灣花園
2019.02.24 聖淘沙:水族館,海事博物館,Wings of Time
2019.02.25 烏節路,新加坡國立博物館,新達城

這是一個很累的開端。在公司匆匆離開後,趕緊回家收拾剩下的行李,前往機場。

終於,登機兩小時前抵達機場,我很期待乘坐國泰航空的深宵機。結果在出票後沒多久,地勤跟我説機長病了,無法起行,將會延遲八小時起飛。我心裏真的很懊惱,想不到一間鼎鼎大名的航空公司居然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再多的餐卷也無補於事。一怒之下便交了一個70元的麥當勞餐(機場的水準挺不錯的),之後便先坐計程車回去宿舍休息。在四個小時後,我又折返機場,終於乘上CX659航班,在機上我讀了半本 When Breath becomes Air,這是一本關於一位神經外科醫生患上癌症的故事,越讀越覺得有深度。經過四小時後,飛機平穩到達新加坡,正午時分艷陽高照,整個人頓時感到活力,展開這趟為未來鋪路的旅行。

在機場快軌上,我即將踏進新加坡的市區。新加坡跟香港蠻相似的,兩個城市都是國際大都會。香港人多車多,一年四季分明;新加坡則較爲整潔,天氣常年炎熱。在我來到的第一天,我便發現新加坡是一個共融的國家,華人,馬來人,印度人生活在一起,念同一所學校,在同一間公司上班,彼此間能溝通,為新加坡帶來多元文化。這是有別於香港的,在寸土必爭的香港裏,哪裏容得下這樣的議題。新加坡的地鐵很文明,機場快軌的LED顯示板會顯示出口的照片,以及附近景點的資訊,單是這點便很User Friendly。

陽光普照,萬里無雲,在街上走過十分鐘便到達旅舘。我初次聽到旅館職員說出:新加坡式華語(Singdarin)和英文(Singlish),語速稍快,蘊含了華語,英語,馬來語,閩南語等語言特色,尾語含有大量漢語的感嘆詞,頗爲有趣。在旅館放下行李後,便出發阿拉伯區和小印度。

馬來文化遺產中心 (Malay Heritage Centre)

馬來文化遺產中心離阿拉伯區很近。這裏記載著馬來人在新加坡的足跡。由於沒有相關知識,難以理解馬來人在新加坡的身份認同,所以展館内容隨便看看便算。參觀完後,有位熱心的職員找我去填寫問卷,以往在其他地方旅游還沒有見過。

阿拉伯區

新加坡的回教區除了有新加坡最大的回教教堂外,亦有許多阿拉伯風格的街巷,例如有彩虹巷」之稱的「哈芝巷」(Haji Lane),佈滿阿拉伯香水商家的巴格達街,阿拉伯街等等。我造訪了當地最大、最古老的伊斯蘭清真寺院──蘇丹回教堂(Sultan Mosque)。

蘇丹回教堂建於1824 年,用於紀念新加坡的第一任蘇丹 — 胡先沙蘇丹(Sultan Hussein Shah)。這個教堂有著華麗壯觀的金色圓頂,每一個圓頂底座都飾有一圈玻璃瓶底,據説都是由貧困的回教徒在重建回教堂時捐贈,這是為確保所有回教徒,無論貧窮富貴,都可以為重建回教堂出一份力。如一般回教堂一樣有衣著上的規定,内進需需拖鞋且不得穿短褲或短裙。感覺這個教堂跟馬來西亞的國家清真寺相比,還是差一點點。

教堂區附近還有不少餐廳和咖啡廳進駐,深得外國人喜愛。因爲時間所限,沒有細看下,便匆匆趕去小印度,兩個經典距離蠻近的,走路便可到達。

小印度 (Little India)

這個小印度還真整潔,跟南亞的印度差天共地遠。人很少,這片區域有印度人辦的超市,紗麗店,金飾店,宗教用品店等等,我再次看到那個色彩繽紛的印度,只不過多了點清新和舒適,沒有那裏的人聲鼎沸。由於時間關係,沒有去看維拉瑪卡里雅曼興都廟,不過定必比不上瓦拉納西(Varanasi)的濕婆金廟(Kashi Vishvanath Temple)。

啓奧生物醫藥園 (Biopolis)

啟奧生物醫藥園(Biopolis) 地理位置優越,靠近NUS肯特崗校區,新加坡的公立醫院和醫學院都在附近,有利於進行轉化和臨床研究。啟奧生物醫藥園(Biopolis) 致力於打造成為亞洲世界級的生物醫藥科學研發中心、專業的生物醫藥國際會展會議中心、生命科學與生物產業的管理中心、生命科學與生物產業的風險投資中心。坐落在此處的專門研究機構包括哈佛大學教授Daniel Tenen 領導下的癌症科學研究院(Cancer Science Institute of Singapore ,簡稱CSI )、龍頭企業如阿斯利康(AstraZeneca )和拜耳先靈醫藥(Bayer Schering Pharma )等。初次到訪這裏,便覺得這裏很Grand,跟香港科學園是兩個級別。建築設計很時髦,感覺融入科技園地當中。我到訪這裏跟要人見面,要人說新加坡政府很支持STEM發展,非常重視人力資源和資本纍積。 要人説,新加坡工作文化也是常加班的,只是沒有香港那麽嚴重而已。

牛車水(Chinatown)

牛車水是早期中國人移居新加坡的聚居地,亦是當地著名的唐人街。由於早期當地居民每天都用牛車來運載用水,久而久之,該地便取其名為「牛車水」。這裏保留了豐富的華人歷史和文化,到處都是傳統店屋、中菜館和廟宇。

在牛車水的小巷中,可以看到各式各樣傳統的手工藝品,如書法、雕刻、木偶、佛像和香燭制作等。有趣的是,有些餐館會將西方Bar文化和中國菜混合,頗爲一個新嘗試,的確吸引了不少外國人坐下。

牛車水附近有個大舞臺,當時正進行華語歌曲表演,有廣東話,福建話,潮州話等等,可能跟新加坡的移民史有關吧。這裏我沒有看到“中國人”身份的捆綁,而是看到對“華人”文化的尊重,“中國文化”不應跟“華人”文化劃上等號。表演吸引很多中年以上的華人進駐,不知有多少是移民過來的,有多少是土生土長的。

肚子餓了,該去麥士威熟食中心 (Maxwell Hawker Centre)了。

麥士威熟食中心 (Maxwell Hawker Centre)

很不幸地,那間很有名的“天天海南鷄飯”已在5:30關門。所以便到別家“興興海南鷄飯”。也不少人在排隊。該碟海南鷄飯盛惠SGD$5(即爲36港元),價格剛好,分量充足,吃下去比較油膩,微辣的感覺,椰香飯絕對比香港的好吃。這裏的“大排檔”很整潔,沒有空調,只有不停轉動的吊綫,夜晚沒那麽熱,坐在這裏吃晚飯,看看周遭的人,蠻享受的:)

買了一杯果汁後(SGD$2),便出發去克拉碼頭 (Clark Quay)。Chinatown與Clarke Quay只有一站之距。

克拉碼頭 (Clark Quay)

這裏可以體驗新加坡的星夜。克拉碼頭原是指新加坡一個古老的碼頭以及碼頭邊的步行街,位於新加坡河北岸,牛車水以北。以第二任海峽殖民地總督克拉克(Sir Andrew Clarke)命名。今日,舊倉庫已改建為餐館及夜總會。

很多酒吧駐扎於此,成爲新加坡人,外國人和游客的聚集地。在微小的燈光下,看著那狹小的新加坡河,喝下那刺激的酒精,在星夜下暢所欲言。河邊不少情侶依偎在一起,共享浪漫的星夜。跟香港的蘭桂坊,尖沙咀海傍比,這裏雖然不大,卻散發新加坡夜色的魅力。

不少年輕的女生穿著誘人的戰鬥格服裝,為夜裏增添了不少色彩。

聽説這裏還有一個Landmark — 高空彈跳球G-Max,在河畔邊相當顯眼,人坐在鐵球內被橡皮筋綁住像溜溜球一樣甩來甩去,可惜沒有看到。

第一天總結

感謝國泰航空公司讓我過了一個壓縮的一天,很累。新加坡的天氣其實沒那麽熱,其實很多位置都有遮蔭;而且新加坡街上沒那麽多人,比在香港逛街舒服多了。新加坡給我的形象很好,現代化,高科技,整潔,人民素質,居住環境,讓我過得舒適。我很訝異這裏的文化共融,感覺不同種族都能共存溝通,以新加坡國民的身份活著,以此為連接點。香港雖會國際大都會,但文化共融議題絕不會是中心,或許:文化共融對香港人的生存空間造成威脅;人才輸入也是個敏感的議題。我有點好奇,近年新加坡不斷强調人才輸入,那麽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是怎麽看待自己國家的移民政策,對國家的歸屬感又如何呢。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