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D大叔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區塊鏈生成藝術展【台北生成現場:列島雜湊2023】觀後感(推!)— 區塊D世界

D大叔
·
·
對我來說這次到「現場」體驗「生成式藝術」展覽,以肉身「實體」跟隨著導覽的解說,仔細感受每件作品可見和不可見的意義,是一個十分難得的學習過程。首先,數位作品的「現場」是什麼?當一幅區塊鏈生成藝術被藝術家精雕細琢的程式碼一行一行地在電腦上生成出來,那麼這幅作品發生的「現場」該被定義在哪裡?
加拿大藝術家 Matt DesLauriers 的 FOLIO 在現場擺放了一臺具年代感的電腦和鍵盤,讓館展者直接與作品生成互動

因為對藝術沒有太多的認識,所以對我來說這次到「現場」體驗「生成式藝術」展覽,以肉身「實體」跟隨著導覽的解說,仔細感受每件作品可見和不可見的意義,是一個十分難得的學習過程。

首先,數位作品的「現場」是什麼?

當一幅區塊鏈生成藝術被藝術家精雕細琢的程式碼一行一行地在電腦上生成出來,那麼這幅作品發生的「現場」該被定義在哪裡?

抱著這個疑問的我,在導覽的第一分鐘就被釋疑了(至少是自以為的)!

觀展者和藝術家的共同創作

共同創作這個說法當然是大言不慚,但我確實感受到被納入作品創作過程之中的驚喜。

現場人員在導覽一開始的「出席證明展區」,就先帶著大家打開手機註冊 Kukai 錢包,然後每個人使用自己錢包地址的QRCode去和藝術家林逸文的作品《Sequencing》做互動,立刻就會得到一個藝術家透過費波那契數列打造出來的生成藝術,作為免費的出席證明 NFT。

由於這件作品會根據每個人的錢包地址來作為生成的一項參數,因此每個人的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生成作品,觀展者可以在現場觀賞自己的作品被生成的經過,並且在錢包裡收到這個NFT空投,作為一個出席證明。

感受策展人營造的氛圍,與藝術家的機制互動,輸入一部分的我,用感官實時體驗作品生成的過程,然後將整個過程作為一段體驗和作品一起保存起來。對我來說,這就是「現場」的意義。

藝術家林逸文的作品《Sequencing》 圖片來源:動區
我的錢包所生成的作品

其次,虛擬與真實的靠攏

在欣賞展覽的過程中,隨著導覽的深入解說,我開始感覺「數位生成藝術」與「實體手工藝術」的界線,在某些層面上漸漸越來越相似。生成藝術加區塊鏈越來越具備實體藝術藏品的特性。

即使一模一樣,仍然獨一無二

過去沒有電腦的時代,一位藝術家在他的同一系列作品中,一定會保有某些一致的風格或者元素,因此每件獨立的作品會被歸類為同一個系列。即便藝術家極力想畫出一模一樣的作品,但是物理世界的特性就是讓他的每一幅畫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到了電腦時代後,數位藝術作品最大的痛點就是複製容易,所以幾乎無法像實體作品一樣有「收藏」的概念。但是區塊鏈和NFT技術的出現解決了這件事。現在藝術家可以將作品鑄造成限量NFT,藏家在取得藝術作品(無論形式是圖像、聲音或影片)的同時,也是獲得一個鏈上獨一無二的代幣(Token),來證明擁有正版作品的所有權。

人工手作量產 vs 機器大量訂製

沒有,標題文字沒有錯置。

(左)Matt DesLauriers的作品 (右)丹‧卡特的〈YYYSEED〉繪圖機

當人工搭配機器(例如紡織機)進步到可以一次手動製作出五件或十件一模一樣作品的時候,它還算手工訂製嗎?還是手工量產呢?

當機器能夠在每次大量生成出作品時,透過生成藝術家打造的程式碼去設計每一筆一畫的隨機能動性,去鋪墊質感,去創造差異,讓每件作品都能跟當下環境或參數去做互動,甚至能與收藏者交互出獨一無二的作品時,它還算機器量產嗎?還是機器訂製呢?

至少對我來說,在「客製化」和「不可預期性」上,兩者的界線似乎已經越來越模糊了。

實體數位化,數位實體化

展覽中其中一個我很喜歡的設計,是策展單位邀請藝術家林逸文與劉乃廷以生成藝術的手法呈現鳳甲美術館收藏的苗繡所設計的作品。

苗繡 與 生成作品編碼對照

相較於「湘繡」是以花鳥人物畫流傳於世,「苗繡」則以抽象圖騰紋飾聞名。策展現場特地展示了一組同樣以圖騰花紋為形式的生成藝術,搭配對照該作品的生成程式碼。這種利用苗繡(實體刺繡)和生成藝術(數位生成)的互置呈現非常有趣,讓我不禁想像苗繡化的生成藝術實體毛毯(想收藏!),或是生成藝術化的苗繡數位作品。

除了上述提到的作品,展覽還有很多知名的藝術家和主題展覽,強烈建議一定要到現場去互動、感受,而且一定要聽專人導覽場,相信你一定會對生成藝術有全新的認識。

【台北生成現場:列島雜湊2023】展出資訊:

(官方文案)

官網:https://www.volumedao.xyz/
日期:4/22 - 5/21
時間:10:30-17:30(周一休館)
地點:鳳甲美術館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大業路166號 11F(捷運奇岩站步行 5 分鐘)

地表上,散列的島嶼因大海而彼此連結,恰如區塊鏈上,多中心的主機因資訊而形成一張大網。如果波濤劃出了航道,往返著船隻,島民藉此各取所需,那麼資訊的汪洋就以編碼為航道,雜湊程序產出的代幣為船隻,訊息行動者互通有無。

在這幅資訊海景的一角,眾聲道策畫了「台北生成現場:列島雜湊 2023」。參展作品全為程式碼編寫,經演算法於區塊鏈發表,關注明確的主題或概念;一方面跟非同質化代幣社群的「頭像」潮流拉開距離,另一方面也為台灣的美術館展出「全鏈上作品」創下先例。

展覽分四類。首先,是加拿大藝術家麥特‧德洛里耶、台灣藝術家王新仁和汶萊藝術家亞齊‧阿薩哈里的作品,數據輸入至輸出的過程在現場展開,長短格式分陳並列。其次,聚焦在生成藝術常見的「遞迴性」,十四位來自各地的藝術家,如著名的亞采克‧馬庫西維奇(波蘭)和亞歷山卓‧約萬尼奇(塞爾維亞),分別呈現偶然與差異在同一機制下產生的過程。第三,將鳳甲館藏罕見的苗繡與數位編碼作品對照,並以實時運作的繪圖機描畫藝術家丹‧卡特的作品,探究材質之間和筆觸之間的轉譯。最後,觀眾可即時調整參數,獲得藝術家林逸文和黃新的作品作為出席證明,王新仁更與 akaSwap 聯手推出人工智慧生成系統,供觀眾體驗。

主辦|眾聲道 Volume DAO
協辦|鳳甲美術館、c2x3、akaSwap、fxhash、三明治工、音瀑奧譜聲音藝術實驗室、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動區動趨
媒體協力|典藏 ARTouch、數位時代、FAB DAO、GQ
佈展團隊|適格藝術
贊助|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以上就是本週的區塊D世界,如果你想在信箱裡收到跟區塊鏈、Web3以及其他相關議題的文章,歡迎在「區塊D世界」訂閱區留下Email免費訂閱,就可以收到值得關注的消息哦!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