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darknight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黄埔文集-124】見聞瑣記 (黃埔十四期一總隊 工科 張靖國)

darknight
·
·

服務西北之回憶

 抗戰初期畢業,奉命分發軍七分校服務,由隊職而教官等職。後調派陸軍四十二軍一九一師,任連營長參謀等職,因而隨軍四出任務,足遍大西北:陝,甘,寧,青,新。其最值稱道者:惟甘肅蘭州之奇觀美特。

 蘭州位於黃河南岸,為甘肅之省會。北有黃河第一大鐵橋,控中俄陸路交通;運務繁忙。我抗戰期間之唯一運輸大動脈,終日絡繹不絕。其貨運以玉門之油,和湖南鎢砂為最。蘭州附近,田園土地平坦,經由地中掘出砂石,細者如沙而大者似鵝卵,上敷地面約十餘公分,種植不需灌水,不施肥不除草(不生草),恆穀豐登,瓜果可口,世人稱奇。而有新舊沙地之分。民间成婚多以新砂田者為寵戶。厥有「累死父親,富死兒子,餓死孫子」之諺,蓋以歷時約五,六十年,即為舊砂,大為減產,收入不足,必須更換。需注入龐大之勞力也。余走遍黃河長江南北,及國外各地,皆未得見。

 西約五十華里,為老沙口,上為南北向,下為東西。水流緩緩而清晰。民間貨運,多以羊皮筏子順水而下,上行則背負。兩岸水車灌田,排列整齊,狀如空中飛車,水花齊舞,似珍珠搖轉翻滾。日光迴照,星星反映,隨虹帶婀娜。美奐美輪,人間仙境。

 特產菸葉,質地細軟,經製為水煙絲,出產稱冠。遠勝英美南洋兄弟菸草公司出品。色香味美,好者稱讚,粗梗老幹,碎製英合菸,遠輸東歐蘇聯。

 輸出以礦產,菸葉,牛馬,羊,皮毛為宗。西經永登,過霧掃嶺(終日有霧海拔三千餘公尺)由河西出嘉峪關(長城西)。乍見婦女席地嚎哭失聲,始悉坊里習俗,其打油詩曰:「西出嘉峪關,必須淚漣漣,前有戈壁灘,後有鬼門關。」余進出無數,無一淚漣漣,迄今仍健在台灣。未悉當年之人?尚存有幾!一笑!

 涉墨水不及膝,互見楊柳成蔭,樹幹繞抱二,三人。枯乾凌雲,左右成行,新枝綠葉婀娜,迎送過往旅商。人怡馬嘶,心曠神爽,世謂先人植樹後人乘涼者是。此為清季左公宗棠征西時所植之左公柳。

 詩曰:

 「大將征西尚未還

   湘湖子弟滿天山

   新植楊柳三千樹

   引得春風度玉關」

 時民國三十三年秋,我團(571團)全團奉命協同交通縱隊西上新疆,經星星峽(新疆進口處),為甘新公路進新疆入口必經要道,峽窄山石反映如星,尤其夜晚五光十色燦爛奪目,更為可觀!非路過者莫知其美。其景色如畫,天上人間。過奇角井,入哈密(新疆之最東縣)。地盡沙漠,綠色密佈,映掩成行,人皆莫解而奇。何大地獨厚新疆哈密。急訊縣民始悉:為「坎兒井」所賜,田中為哈密瓜。為左公宗棠征西時之一大科學發明,富國利民,功利千秋遍及新疆之偉大事蹟。其井上口為一點五公尺左右,為暗溝至引水源地。井口距離有定,用則啟封,不用則予封閉。不為風沙埋沒,其先賢用心可佩。

 哈密瓜世界聞名,開食香醇味溢,令人先醉。其瓤有二色:一是青色為極上品,如香檳酒味,味甘而不膩。二為橘紅色,香甜亦可,惟不及其一。

 繼西上經鄯善,至風潦墩。此地飛沙走石,必須配戴風鏡包頭,方稱安全。拳大石塊被風吹舞人高。過頭擊頂而厥者時有所聞。人稱西遊記之風火墩,但僅知其傳,而未見其載。隨西下(低於海水平面約五百公尺),至吐魯番,此地盛產葡萄,匪特種類多,而且大而甜美,品質優良,勝於美歐出產者。氣候江南,每屆夏季,人多地下閉居,物產豐富。四面盡為火山圍繞紅火焰,此地路分南北疆,南進為南疆之庫車,北上為迪化(即新疆省會)。庫車名產紫羊羔皮。世界馳名,「吐魯番之葡萄,哈密瓜,和闐玉石,庫車皮(羊皮)」為新疆之四大名產。

 路經鄉鎮要衝,多見定湘王廟。為左公先賢西征隨駕之湖南城隍。每遇戰爭必先求卜吉兇,據其靈。凱旋班師時,奏准朝廷而設立。昔為左公征西之三大遺跡。

 抵迪化負南樑警備責任。時俄共謀我日急,支援伊犁之叛亂作戰。叛者名為東土耳其斯坦自由國。叛首名為阿瑟索夫,俄國人。二為包爾汗,維族。三為握斯曼,哈薩克族。其族為白色上嵌星及月牙。殺漢人,放火燒屋,並向我政府宣稱:「叛軍拾萬叛向俄國」。並意與協勦,我力拒,始援伊作戰。該時,先總統蔣公(時為委員長)急電守軍如文:「......中正身為統帥,為國本千古定論,不可不爭此一時,一寸土地,一滴血,汝等盡可安心報國勿憂!汝之父母即中正之父母。中正親......」。

 我軍進抵精河,開始進攻伊犁以支援守軍作戰。在裝備,兵種,地形,氣候限制極端不適條件下,展開激烈之攻防戰,犧牲之重,抵抗之強,傷亡之眾,可歌可泣,浩浩乎!援戰場之上,沈潛於主義之中。我第七連三排少尉排長金科,受傷不退,終與敵共亡。並高呼:「中國國民黨萬歲,三民主義萬歲,中華民國萬歲!」壯烈殉國。而蔣志超中尉排長,亦同之。彼係同連第一排。時我伊犁守軍奮戰多月,援軍被拒,未能到達,糧盡彈絕,慷慨就義,全被殲滅。

 餘部固守精河,運用主動作戰,編練狙擊部隊,精研騎術,潛入敵境游擊作戰,斬獲頗豐。並斬有俄軍副旅長首級。尤其我營少年士兵,爬山登岩如履平川。森林樹間似人猿泰山,恆晝伏夜出,單槍匹馬,縱橫敵境,敵情盡悉。藝高膽大,精於騎射。我部多以戰鬥英雄喻之。因輕敵,被俄女兵俘獲,每夜輪迫為淫,後被俄兵女班長獨愛受寵。而乘夜脫逃回歸。面色蒼白,幾無人色。後康復力拒其再行獨出。

 民國三十四年十月烏蘇棄守,後路斷絕,奉命撤退保衛迪化,突圍烏蘇四棵樹依山激戰,余率營之部分軍官士兵由蒙古活佛派人走後山步徑嚮導突圍。至迪化因負傷住後方醫院療養,時有孫同學及老師九分校上校總教官王天中先生,常探視並加鼓勵。諭出院後仍赴原師旅服務,或至該分校任教官,但其條件必先應允:「不可任意他離」。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