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休學了】記錄自己休學一年間磕磕碰碰的心路歷程

兩謙 Ruth
·
·
IPFS
·
前情提要:這是一篇超長的文章,記錄自己2020至2021休學一年間磕磕碰碰的心路歷程

2020-06-27

Day 0「關於道別」

一段關係的結束勢必伴隨一定的失落,

是最近的小體悟。

前幾天去了台北最喜歡的地方,見了很特別的朋友。

一直以來習慣以不在乎,來掩蓋自己害怕告別的感受,習慣用很多事情把該有的情緒分化。

始終學不會好好道別,也總是十分笨拙的說再見。

有空檔的生活腦袋才開始運轉,也才開始意識到自己很多感受都被慣性忽略。

原來這樣的生活要消失了,原來有很重要的人從生活中抽離是這樣的感覺。

或許我們都帶了點什麼過來,再互相交換到彼此生命裡。

再見,在這裡倒數的四天。


2020-07-02

Day 0「像兩個很遠的地方」

最初北上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大抵是想忘記關於這裡某些記憶,或是簡單來說想逃離。

一個沒人認識的地方,

獲得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

的確,好像更靠近自己喜歡的模樣,在想像裡頻頻出現,與過去某些時刻相連而快樂的模樣,我猜那應該還是很小很小的時候。

跳脫現狀與過去在身上留下的影子,兩者很難平衡。

因為曾被框架侷限,接收別人的投射,而明白那樣的感覺所造成的影響。

“情緒反應在軀體上,任何事物讓你感覺到不舒服,是因感受造成,而非事物本身。”

回來前幾天反覆做著噩夢,儘管平常就是個挺多夢的人,也早習以為常。

但每當倍感壓力時,夢境也就跟著稍顯扭曲。


「面對害怕的事好像還需要一點勇氣。」

「但其實你已經走很遠了耶,這樣看來。」

一個人一句話能慢慢發酵,是最近深刻的感受。

新的與舊的生活模式需要碰撞和磨合,

不知道要多少時間,才能把兩個地方拼接在一塊。


2020-07-24

Day 0「聲音的記憶」

最近慢慢找回合適的步調,腦袋也不停的從生活中擷取各種可能。

從一開始的構思再細分,衡量每步驟需具備的能力和行動,也更清楚自己還有很多很多的不足。

「我覺得你很有自制力,一定可以的。」

不過其實還是會懈怠,還是會有茫然的時候。

對自己的高標準,並沒有相映找到讓自己放鬆的方法,又或許是這些喜歡的事總被計劃成一個又一個的目標,好像必須達到,才能算是前進。

過去不被理解,而急於證明自己。

只是或許沒必要那麼複雜,

像博恩在TED說的「興趣本身就是目的地」,為什麼之前寫下記下還是忘了這個道理XD。

想當然,還是希望它們回到更純粹的模樣。

關於聲音,

總以一種特別的樣式被人們記住。

尤其是那種不經意的語氣和聲調,

聯繫著某種情感又或是支撐。

刻意錄下的對話,竟成為往後日常裡默默回憶的一種習慣。提醒自己曾經被好好的接住,曾經有人聽懂你的語言。

7月中,見了很多老朋友,一切都還行還不錯。


2020-07-27

Day 0「心理師」

「最後想和你說,謝謝你讓我認識你。」

她這樣告訴了我,也是最後關於她的記憶。

有休學這個念頭後,沒有讓太多人知道,倒是後來跑去找學校的心理師聊天就順便討論了。

哦然後,好像蠻多人會有這個疑惑就是,幹嘛和一個陌生人談心裡話,這個嘛如果自己能處理當然是最好了,不過我大概是缺少這方面的能力吧哈哈哈,總之在學期的後半就去諮商中心了。

和陌生人講,有兩個好處。

一是她不會出現在你的生活中,所以和身邊任何人都不會產生交集,這樣你訴說的故事不會被加油添醋,更不會傳到別人耳中成為茶餘飯後的話題。

二來是她不接受你原有的樣子也沒關係,因為本來就沒有關聯,所以不會受傷。

只是她很不一樣,她接受了我的樣子,聽懂了我想表達的。她所給予的回饋和觀點,是以前從沒有人這樣對我說過的。

因為習慣把好的那面呈現出來,而疏於照顧以前的自己;因為認同別人和社會的價值觀而覺得這樣的自己是不好的(昨天看了知寒的文字再度被點醒的我。)

以前總覺得踏入輔導室很奇怪,好像自己出了什麼狀況或問題(雖然可能真的蠻有問題吧哈哈哈)又加上高中不大好的晤談經驗。

僅是抱持最後試試的心態,卻遇見了她,總結來說大概是把整年的幸運都用在這了吧。

謝謝你,再見。


2020-08-03

Day 1 「休學」

沒想像中複雜,去學校拿張單子,然後跑各處室簽一簽就完成了。

倒是老師系秘阿,每個人都蠻友善的,問個原因打個電話,最後還不忘鼓勵你一下,這樣的反應有些意外呢!(是把別人想的多可怕XD

反正申請完,就自己一個人待著到處晃,明明因為雨天,整個天空都灰烏烏的,卻還想在多留一會兒。

大概吧,我就是念舊又特別捨不得的人。


2020-08-10

Day 7 「面試」

老實說打工沒有在我的暑期計劃內,預計是九月才開始的,不知道是自己本就閒不下來,還是因為太害怕別人的目光。

第一份工作是餐飲業,是一間拉麵店。

禮拜一面試的,我把履歷做的像簡約作品集封面,超搞笑但沒辦法,我需要一份工作。

面試那天是在店裡的角落進行;而老闆娘看起來是個很有能力的女強人。

這一切都讓自己倍感壓力,覺得自己滿身菜味還是得故作鎮定。

“你看起來比較適合做補習班” 她說

“餐飲業很辛苦你又沒有打工經驗,可能別的工作更適合你。”

“我可以試試看,雖然我外表可能適合做靜態,但是我想要做的是能學到東西的工作。”

“這樣的想法很好,可是我需要的是學習能力很快的人,你學東西快嗎?”

“不然我們先試做三天,看看合不合適,你也可以再想看看。”

於是,菜鳥就上路了。


2020-09-20

Day 49 「One-Forty 志工故事 1」

今天是休學的第四十九天。

從第七天一下子跳到了四十九天,這其中寫了四篇文章。

只是大多是零散的文句,僅僅紀錄平凡的潮起潮落,抑或混亂到遲未按下發送鍵。

真要細數這陣子,大概只能用空乏來形容。

大量的空白帶來了慌亂和一絲絲的孤單,儘管嘗試塞滿各樣行程,恢復以往的規律作息,心裡仍不免感到失落。

就是偶爾,看著朋友過著校園生活,會質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會擔心、會害怕這樣的日子會不會失重。

走在不是原先計劃的計劃上,

跟著一點點光亮,就算看不到全貌,還是相信腳前的那幾步。

大多時候,好像身旁的人會認為休學就是很有想法,有了自己的規劃。

只是我想說,並不是這樣的,

更多時候是走走看看,然後計劃也隨之更動。

One-Forty的志工故事便是這樣開始,起初從ig的推薦廣告跳出來,因為習慣性把想去的地方,以及想參加的活動標記起來。

等過了一段時間,思考後再做決定。

那天點進去才發現,這是去年在松菸看過的那場攝影展。也才發現,八月初在微亮計劃的展場中,當時踏入的第一間房間,就是紀錄著One-Forty創辦人之一“愷翔”的故事。

或許是曾經被感動,所以在志工招募的最後一天,鼓足勇氣按下了傳送。

接著通過了第一階段,邁入第二階段,也就是今天進行了面試。

故事有點長,就分兩篇吧!


2020-09-28

Day 57 「One-Forty 志工故事 2」

志工故事第二集,面試。

地點在間老房子裡,就是那種復古復古有故事的空間,倒是裡面挺現代的,明顯裝潢整理過。

這梯次共有7人,我們圍坐一圈從分組閒聊開始,旁邊的女生笑起來很好看,就像初秋還夾帶幾分暖意那樣,她說她是個愛笑的女生,感覺很是親切。

隨後我們開始介紹自己,從三個問題分別做延伸,而我是最後一個發言的。

膽小、突破、平易近人,是我形容自己的三個形容詞,我笑著說,我超級膽小,超級容易緊張,不過我想我會慢慢突破的。

隨後講完才意識到,我的臉應該超紅,恨不得把自己埋了哈哈哈。

後來她們深入介紹了One-Forty的理念,為什麼辦攝影展,以及創辦人們想做的改變。

我很慶幸來到這裡,

看到別人眼裡期待的,是件挺神奇的事,

不過我想我還有好多需要從他們身上學習的,還有好多刺激有趣的事會發生。

未完待續。


2020-11-19

Day 109 「One-Forty 志工故事 3」

糊裡糊塗的入取,印象剛開始卻已結束。

在展場的10月,特別快樂,

以一個新的身份認識新的人們。

想紀錄在展場裡三個印象深刻的故事。

第一位是個爺爺,

起初只是稍微講解了下展區。

而後卻默默的跟著我,讓我默默帶他逛完整個展覽,那是第一次完整的導覽,也是第一次被肯定了說話這件事,然更被觸動的是明明那麼大的年紀了,卻依然關心著社會的議題,依然用他那微小的行動,聆聽這世界發生的每件故事。

第二位是個越南留學生,

她和我分享,給予不同的觀點,讓我從自己之於移工,變成我和我們,其實我們都一樣,撇除標籤以後都只是平凡人而已。

第三個是一群高科學生,

雖說是為了通識報告前來,倒是很認真的在蒐集資料,很認真的發問,很認真的快樂。

他們讓我在展場笑的很開心,也第一次意識到原來萍水相逢的人們,也能自然的互動交流,像朋友一樣,然後道別。

有時候沒留下資料的故事,反而深刻!

八月初的我,一定沒想過,

從走入房間的那刻起,我也真實的進到別人的生命裡,而這樣的過程真的好奇妙。

十一月,報名了城市浪人流浪挑戰賽,月底參加衛武營馬戲平台。

其實文章打好很多篇,只是前些日子不太想紀錄生活(笑)


2021-01-13

Day 164 「瑣碎」

有時候會懷念,

轉變太大的時候便覺無法負荷。

休學的164天。

昨天下午跑了趟圖書館,借到想看已久的書,而後便窩在一角把自己藏起。

喜歡閱讀好像是長大唯一不變的事,能透過文字與現實脫節,或許是種浪漫的逃避。

以前喜歡奇幻小說,越不切實際越不可能發生的我越愛。因為不會發生,所以只有文字能讓這一切兌現。

認識很多人以後,會想念曾經的朋友。

並非不喜歡現在,僅僅是懷念。

就像有些人走散以後,不論如何費盡心思,卻始終不會回來,拼湊的大抵是過去的碎片。

你知道曾經的裂縫已經來不及解釋和回應,只能任由它們在生命的某處靜靜躺著。

後來發現,經歷是渴望被理解的,就像張西在書裡寫的,「每次我都會想,我跟朋友講了很多別人看不見的事,你知道嗎?那種感覺就是,你知道自己不需要被理解,可是卻會因為不被理解而孤單。」

在多年後的今日才明白為何高中如此不快,就好像你看到另一個世界,卻被教育體制一絲絲壓扁、剝削,那些窒息沒有確切言語能訴說。

我發現自己多半如此,很多感受無法有著它們理應待的位子,諸如語言、文字。

應該好好看待轉變,就像那些憧憬悄然變成現實,或許唯一的解,是繼續走下去。


2021-02-04

Day 186 「影子」

海安是這樣寫的「當我看到和自己相似影子的故事,我是否可以接住這一切。」

休學的186天。

日子一如既往,周而復始;看似毫無改變,卻也正慢慢分歧;比如人,比如世界,比如自己。

過往在身上留有痕跡,無可否認的它們依然存在,相似的影子會是這樣嗎?

沒人告訴我如何擁有自癒的能力,但被時間消磨著,一定會回復某種成度的完整;不是如初,卻也不是缺角。

最近收到時隔半年的信件回覆,和幾個月前收到的訊息類似;同是當時投的履歷,一份社群小編,一份外稿編輯兼攝影,不知道那時哪來的勇氣,莽莽撞撞還莫名有了機會(?)

想想自己其實仍舊沒有自信,總覺得機會和我是差錯的,因為沒被看見而埋頭苦幹,直到被人認可卻仍覺不夠。

“你活的好辛苦!”,前些日子她總是這樣說。

不知道怎樣算辛苦,也常常在她面前笑著說生活的種種,好像笑著就能將自己包裝完整。

喜歡安排些有的沒的,建立生活儀式,在牆上貼滿黃色標籤,每每撕去一個,也變相代表著前進。


2021-02-11

Day 193 「休息」

休學的193天。

年假讓最近有了停頓,能夠停下來細想每個片刻,有餘力回顧發生的曾經。

  1. 常常在堆砌的文句裡找不著出口,有時寫了很多,卻又在下一秒按下刪除,我想自己的形狀還太過模糊。渴望成為的,仍被過往束縛,不確定該放棄,還是試著恢復。就像這些結,過了幾年依然理不清,它們以不同姿態出現,當你以為自己攢夠了勇氣,倒頭來還是發現,無關年紀;有些無力,一如往常。
  2. 昨天換了書包的吊飾,是皮革做的。記得她說,皮革有溫度,時間越長顏色會越深。想起那天是雨天,是快畢業的前幾月。她教我怎麼把字敲上去,歪歪斜斜的,是那時候才慢慢學會把自己攤開。想起後來,差不多的日子裡,出現另一個把我接住的人。即使只剩斷續的殘影,依然記得,被拉起來的瞬間。
  3. 留下空白。或許做了很多在別人眼裡看似有意義的事,但又十分清楚,就算有了這些,在某個片刻裡,還是能瞬間消逝。因自身狀況和這些期待,所產生的高度落差,達不到標準的譴責中;影子和陽光是並存的,但當陽光不見了,這樣的平衡還能存在嗎?

“可以自己調適嗎?”,D邊問邊在鍵盤敲敲打打,

“應該可以”,這是慣性答覆。

你可以把這個階梯越走越長越走越遠,

這是某次對話裡她說的,我很想念她。

D不是她,只是例行裡要見的人。最近想躺躺草地,曬太陽或是吹風。


2021-02-26

Day 208 「邁入三月」

休學的208天。

  1. 最近在看創業的書。再一個月就要告別第一份工作了,算一算也將近八個月。時間好快;常常想起如果自己還在學校會是什麼模樣,在還沒踏上這條路以前,是不是依然是那個傻不攏咚、亂跑亂跳的自己。那時候,總是期待禮拜五,期待一下課能和室友搭車到市區覓食,期待亂逛那些根本不會買的服飾店;期待晚上回去順便帶杯飲料,好能繼續熬夜耍廢。或許只是懷念,懷念能有共同話題的時候,或甚至冀望,還能參與在這些微小的流光裡。最後也只是明白,選了不一樣的路,某些重疊就是錯開的了。
  2. 3月要去聽兩場講座,一場是關於沉浸式體驗,另一場是關於文學,申請成功的簡訊,通知自己,呀~那是最近的期待。之後有什麼收穫再來打打字唄~
  3. 會有想法卡住的時候嗎?好像很多時候都是如此,列下在乎與不在乎,卻發現仍舊不明自己究竟在乎什麼,好像一夕之間會消失的,真的存在價值嗎?腦袋無法跟上感受,在情緒過後依然不明白為何產生,直到偶然有人告訴你,是不是你努力想適應這個和以前不一樣的他;又或是某天看到一段文字,才發現哦原來如此,原來是這樣啊!文字和語言無法跟上思想。沒有合乎中道的表達能力,似乎就不存在著對話,因為說的是不同語言,會因為這樣而感到挫折嗎?
  4. 用比別人慢的步調理解這個世界,真的沒關係嗎? “沒有關係”,希望有天也能這樣對自己說, 告訴自己發生過的那些都沒關係了。
  5. 打了很多零散的文句,只是紀錄。最近吃了很多蔥油餅,也是紀錄。

2月結束,過的平凡普通。


2021-03-03

Day 213 「我只想快樂」

休學的213天。

  1. 小學六年級,老師指著我說我不會成功,因為我選的不是標準答案。但人為什麼一定要經歷黑暗才能成功,為什麼不能平凡,為什麼不能快樂的走喜歡的路,那是當時的困惑。很容易從別人眼中看出失望,過於敏銳是不是更容易受傷。我嘗試從書裡找尋答案,了解為什麼會有這些情緒,了解為什麼某個瞬間被自己記了一輩子。只是,這不容易。包括釋懷,都不容易。
  2. 一直找不著喜歡的事,身邊的人說畫畫呀表演呀,你不是常常把生活填滿,那不是你喜歡的嗎?或許是,卻也因著過去,連現在的喜愛都不敢深入,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真有熱忱,還是僅僅支撐自己勉強走下去。好像陷得越深,就連帶提醒自己當時多難受。我只想快樂,原來這是需要努力的。如果放棄不了,或許就是喜歡,抱持這樣的想法就能再努力一點吧。
  3. 這個月想試著研究品牌,寫點文案,然後更新部落格,或許再想想一些之後的走向。還是有點模糊,不過沒關係,慢慢來。

文字散散的,將就紀錄一下(´ω`)


2021-03-15 ⁣

Day 225 ⁣

三月過的挺快,夾雜了生活的碎屑。⁣

吸收別人給予的,再用重新構築的認知,⁣

試著釐清不同的問題。⁣

一個人時產生的感受,是能夠品嚐的,⁣

在任何的接觸上,好像都是必須鼓起勇氣的。⁣

我喜歡不經意發生的,認識的人發生的事,

還有短程的談天。⁣


昨天聽了場文學講座,⁣

但說實在的,其實對於文學,沒有太多研究,我沒有看過太多散文太多詩集,認識的作者也不多;只是喜歡寫,想要抒發一些想法上難以解釋也講不出口的東西。⁣

對我來說,某種程度上的感受,是無法理解的,很多時候沒有一個詞彙,能確切說出這些潛藏隱晦的,不一定是好也不一定是不好,不知道是什麼,卻確實存在的部分。⁣


昨天講座的尾聲,好像獲得了一點解答。⁣

潘柏霖說“如果你本來就是那個結構的話,你也很難找到形容詞”。⁣


是啊我們為什麼要侷限於某種詞彙把自己框架住,在浮動的感受中又有誰真能完整闡述所有?我們不需要形容,就像夏宇寫的“您要怎麼形容橘子的味道呢?我們只能說,有些味道像橘子”,對於文字我想會是如此,在閱讀別人與寫下自己的同時,會因為碰觸新的文句,進而釐清原本的不明白,大概會像這樣。⁣


最近在練習寫下,⁣

看完展就坐在路邊,聽著mp3拿著筆和本子,刷刷地把想法寫下來,有時候不太能重組完整,僅是把腦海掠過的,可能是悸動,可能是環境轉述的語言,任何閃過的寫下來,希望這些碎片可以慢慢拼湊在一起。⁣

最後寫點輕鬆的小事,⁣

上個週末,講座結束後和剛認識的朋友吃了午餐,簡單晃了晃誠品,直到回程的路上才想起彼此連對方名字都不曉得,希望這個自我介紹不是結束,而是開始XD。⁣

而昨天的花火對談,在近500人的場合中,居然認出去年 one-forty 的志工好夥伴,再次見面的感覺依然美好。三月的後半也請繼續好好生活ㄅ。⁣


2021-04-12

Day 253

休學的253天,一些以前的隨筆。

  1. 那是某個下午,外面太陽很烈。沒想過會踏進這裡,也不知道自己為何而進來,或許是知道,只是不想承認。第一張衛生紙是她抽的,關上門後過了45分鐘,然後她離開,又過了45分。窗外往下有四個紅綠燈,每隔幾秒車子會停,視線也會趨於模糊。這裡的時間,很慢,慢到過了幾年依然清晰。
  2. 以前是淺色的,後來漸漸明亮。是油漆,粉刷在皮膚表層。某一天它們會一起剝落,我不知道那一天是不是快來了。
  3. 相似的語句會想起相似的人,在被接住的地方,轉過身後卻只有自己,還有影子。沒有關係的關係,在那些時刻,關心只是工作,還是她的真實情感?我不想知道答案,不,我想。
  4. 某些記憶被按了暫停,在回放與遺忘間變得支離破碎。什麼時後有勇氣看清楚一切,那不是你的錯。
  5. 自卑和自信,能夠並存嗎?開始的否定,促使後來的稱讚混淆不清,自我的慣性批判,造成畏縮的本質。沒事,你進步了,你足夠有能力了,你被肯定了。

2021-04-25

Day 266

  1. 是從一片葉子開始,有了喜歡所以追尋,葉子會乾枯,於是害怕拿起另一片,害怕一不小心丟失了它的生命,我不想眼睜睜的看著它們逝去。曾經丟失很重要的東西,他們說要習慣,長大後很多東西都沒有生命了。那我要種一棵樹。
  2. 我有很多想問的,像是為什麼要優秀?為什麼必須往上?為什麼難過卻要看起來沒事?為什麼不能不好?為什麼不能停滯?為什麼不能站在原地?來不及告訴的太多,於是星星都變成流星離開了。流星一定很美吧!所以大家都急著許願,那我能把願望還給星星嗎?我希望它快樂。
  3. 很多事情變得繁瑣,再也不單純了。小孩有放大鏡,能夠為著好小好小的事情感到開心。我們都曾經是小孩,我們都曾擁有放大鏡。前晚搭車回家,在停靠的每站司機重複著相似的叮囑,那是專屬晚間11點的窩心,讓疲倦有了歸屬。月份的更迭實質上僅是時間的流動,真正深刻的是其中的變化,在每個分界點會有不同的轉換。

邁入五月的轉換,是告別部份的人事物,從環境學到的,會成為另一種養分,我知道自己不足,但也知道自己正緩慢的成長,這樣就足夠了。

哦對!我又開始畫畫了,而且這次,很開心。


2021-06-05

Day 307第307天,六月第一個禮拜。發現重組不成一篇文章,只好把五月的文字暫放在這。

  1. 凌晨3點,蓋上被子,身體和意識半夢半醒的狀態,有點發麻很是奇怪。最近睡得淺,躺在床上腦袋還是不停轉著,感受尚未完成的、擔心的、社會上的、過去的,歷史發生的...很多很多。有很多時候會覺得好像一切沒有意義,我們看到了,現實仍舊重蹈覆轍,在世界的另一端還是不停發生,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也會發生在某個人身上,不斷堆砌,真的會有轉變的時候嗎?
  2. 還是其實並沒有轉變,或許在很多事情上其實我們都知道要的不是改變,或許只是讓更多人知道,或許只是能集結更多人的力量,或許只是那些發生可以成為接住別人的時刻,像過去曾被接住過一樣。

18歲以後好像是個轉捩點,會為了某些事勇敢,為了某些事懦弱,試著集結那些發生的,拉遠看好像又有些不同。

反送中爆發的那年是高三,輾轉難眠的晚上,想過確切的行動,但膽小使然並未做什麼。

大一的通識,教授是小紅帽創辦人的爸爸,何其幸運能選到這門課,思辨方式變得有些不同;休學後因為好友加入的資訊戰人手不足,突然問問也就順便加入了,而後發現自己並未涉入太多,見識淺薄又有部分的不理解,我無法明白那些艱深的詞彙和資訊裡參雜的不對等,在試圖理解歷史和看得更遠後常常會有種無力,覺得做的這些越發模糊,我想需要有確切的基底,大抵是行動或是真實的觸碰。

辦休學的前一天看了微亮的展,而兩個月後和裡面的故事產生交集,突然想起裡面其中一間房間—對話千層派,失敗收尾,但發現這其中需要的是對話,需要有一個平等的沒有標籤的空間 “其實這世上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尤其關乎到人與社會這方面,有的是更多不同的理念。” 生長過程裡,有多少是別人強加在身上的信念,然而真是對的嗎?還是在多數人的想法下那些最終成為傷害彼此的利器。


  1. 去年的這時候,遇見重要的人,黃色花裙,掛著錄音筆,算是對她的第一印象,不太容易記得別人的臉,或許出自無法直視人的習慣,所以總是記得空間、記得氣味、記得某些細微的片段。
  2. 所有的聲音都變得好輕,似乎這樣就可以不留痕跡,我不想承認有些時候需要幫助。每一次見面,總把自己縮的好小,對人的戒心投射在每句漫無目地的對話上,她說你很少和我說這些,每次來都笑笑的,明明自己已經很累了,我說我不習慣,那是我們倒數第二次的見面。知道自己特別善感,但外在卻又十分理性,常有人說我的文字和我很不像,我也這麼覺得。
  3. 有些記憶想起來是隱晦的,試著陳述時是沒有感情的,像是另一個人,受傷的是她不是我,不會流淚毫無感覺,一個人的時候卻又有著說不上的害怕,或是在當時的無助造就了現在的我,我不想相信說出來的同時能得到幫助,因為得到的語句不能稱作理解,僅是回覆,後來甚至為他們想了許多說詞,例如輔導老師只是讀了比較高的學位,沒有遇過或許是真不懂,可能如她所說的很忙,可能是我太打擾她了;或例如他只是職業使然所以覺得那沒什麼,但那些事和經歷還是深深的刺在那,每一句尖銳都還是停擺著。

晚安晚安。


2021-08-10

休學的372天。⁡

“你不覺得可惜嗎?”她看著我問到,⁡

“摁...”沉默。⁡

“你還年輕不會一輩子都這樣”⁡

開門離去的同時她又說。⁡

一年裡,她說的話反覆縈繞,⁡

我覺得我好不起來了,在特別脆弱的時候,⁡

還年輕,和一輩子,這兩個詞彙在重複的日子裡沒有多大的差別,⁡

我不曉得什麼時後能夠痊癒,⁡

我不曉得什麼算真正的痊癒。⁡

一年後終於能說出不可惜了,⁡終於更靠近了自己一些,躺在床上發呆的同時,擺弄著手指,至少我重新做了某部分的決定。⁡

⁡為什麼休學?為什麼離開?又為什麼回去?為什麼為什麼?真要解釋還真是解釋不清,所以老用體驗人生來做概括。⁡

沒辦法面對真實的自己,一直是我長久以來的課題,太擅長重新開始。去新的地方,開始新的關係,然後把過去的自己遺忘並丟棄,逼自己往前,不能活在過去的痛苦裡;都過去了,你為什麼緊抓著不放。⁡

我太渴望完好了,可誰又何嘗是完整的,⁡誰不是磕磕碰碰的走過一生。⁡

無法處理的痛苦被刻成成長的痕跡,每隔一段時間就隱隱作痛,像極了56月的梅雨季,空氣佈滿濕氣與悶住的霉味,也像日常。⁡

“我們還會見面嗎?”⁡

“嗯會,下次是最後一次”⁡

“好那下次見”⁡


2021-08-14

休學的377天。⁡⁡

最近頻繁的寫字,雖然好像本就愛寫些有的沒的xD。⁡嘗試寫了小說,開始目的是投稿,後來寫著寫著發現是自己喜歡的事,不太確定最後會不會投,也不太確定寫完會是什麼模樣。⁡

有些時候文字是貼近內心的,在夾雜太多情緒時文字又會是赤裸的,我很想嘗試寫出中立的文字,或是用其他隱喻帶入不同感受。⁡

我喜歡寫看到的物件,在某個停止的時間,寫當時空間裡的物件,第一次發現這樣的描述概念是在高中諮商室裡,被留在裡頭的其中一節課,抹掉眼眶忍住的眼淚,發現時間好像停止了,沒有手機只好順著旁邊的落地窗往下看,藉此打發時間;校門外有紅綠燈,於是盯著窗外發呆了45分,車子走走停停,然後門開了,她說我可以走了。從四樓沿著連接走廊回到教室,時間都變慢了,下課的吵鬧與嬉戲聲都好像間接告訴你,你和他們不一樣,你不正常。⁡

其實要回學校這件事還蠻焦慮的,我想完全擔負自己的重量,能夠經濟獨立能夠讓家裡不用擔心,好一點希望有能力分擔家裡,卻也知道更多時候我無法控制自己,嚮往和大家一樣好好上學好好畢業,卻不知道這樣的自己有足夠能力嗎?⁡

還沒開始怎麼就害怕了?突然想到大一第一次跑去圓山練習,因為太害怕了,就在宿舍拿剪刀把頭髮剪短,然後坐兩個小時的車從桃園跑到圓山,晚上回程還遇到兩個醉漢,直接嚇著奔跑到便利商店,但回到宿舍莫名奇妙的傻笑起來,這是印象裡在後來為了喜歡的事,傻裡傻氣的跑去執行。⁡

你可以勇敢的,你應該要承認你喜歡的東西,你應該正視你害怕的事物。⁡

喜歡魔術五年後,陸續把當時痛苦的東西都丟了,剩下幾副牌放在櫃子裡,當時放了30幾部影片的帳號也在幾個月前刪除乾淨,但刪不了的是發生過的事。⁡

其實好很多了,已經不會害怕男的,不會在看到相似的人躲到廁所反胃,看來時間真的能沖淡一切xD;剩下的大概就是對於喜歡的事依然會下意識逃避,不太敢深入喜歡一件事,約莫就是這樣。⁡

下禮拜要回北部一趟,辦退學還有申請有的沒的資料,要換地方走跳了,有點懷念~⁡

之後再考慮要不要繼續寫無用小記事,⁡最近話好多xD⁡


2021-08-18

休學的381天。⁡⁡

搭車的空檔來寫最後一篇紀錄,有些片段是幾天前預先寫好的。⁡

“因為無法分擔他的辛苦而感到辛苦”,⁡很喜歡很喜歡張西的這段話,而休學的起點也約莫從這裡開始。⁡

人會改變,才發現每個人的愛好像都有限度,愛裡面是不是不小心涵蓋了傷害,因為彼此的愛被劃分成不同程度的理解方式,才是如此矛盾且令人感到受傷。⁡

“你是不是想試著適應這個和以前不一樣的他”,她輕輕的說。⁡

我腦袋停住了,一直覺得自己很不孝很糟糕,為什麼會有生氣的反應,為什麼無法包容家中長輩因年邁發生的變化。我想念以前的他,卻不曉得現在的他是誰,也不曉得是什麼造成他的暴躁與易怒,但看著時而虛弱的身影又知道自己不是真的討厭,只是所帶來的傷害是靠近身邊最親近的家人。⁡

休學的一開始是這樣的,害怕家裡突然的變動,對於感官異常敏銳的我來說,聲音、文字任何帶有情緒的東西,似乎都無法過濾的一併吸收,而遠在北部卻一點忙都幫不上,我只想減少自己的支出,然後回家。⁡

提起休學的某個假日,媽媽略帶情緒的說為什麼家裡都這樣了,你還要休學為什麼不好好讀完書;其實知道那是擔心,但在後來的日子裡,我用盡全力要證明這個選擇會不一樣,害怕自己落後也害怕自己讓家人失望。⁡


似乎是做到了,回過頭看看。⁡

⁡其實這一年有挺多有趣的事,認識了不同年齡層的朋友,聊天內容從學校拓展到相關議題或是工作,雖只有打工經驗,內容也大多是懵懵懂懂,但還是覺得新奇,原來這是電商,原來這個議題在幹什麼之類的。⁡

跑了一些活動、看了些展覽,有時覺得充實,有時卻又覺得空虛。⁡

大概還是很平凡吧!還沒找到自己真正想深入的事,也還有很多未解決的困惑。⁡

和自己待在一起的時間變長,也被迫要面對以前逃避的問題,不過這有點困難。⁡

討厭自己這個念頭無時無刻存在,應該是現代人的通病吧!總是把好的留給別人,剩下那些崩壞就留給自己。⁡


2021-08-31

【那些以前發生的故事】

前些日子偶然認識的朋友發了一篇關於創傷的文章,我喜歡她寫的其中幾句,特別記了下來。⁡

“明明崩潰只是一瞬間的事,我卻慎重地在腦海中重複了好久。因為知道,只有把這些感到受傷的時刻都深深的記得,才能避免在往後的日子裡重蹈覆轍。”⁡

寫過很多次,關於高中的瑣碎,也含糊的說了幾遍。很多時候不確定自己要表達什麼,只是想讓自己好過點,不過重來一次,或許我會選擇沉默,就不會有後來的那些二度傷害。⁡

一樣的鐘聲,一樣的喧鬧,如果求學時期有什麼時段是最熱鬧的,莫非就是午餐期間的福利社和每兩個禮拜一次的社課。⁡

處在社團極度活躍的高中,升到高二班上一半的同學基本都當上了幹部,而我也是。⁡

那個年紀的我,不知道有什麼足以摧毀自己的三觀,有什麼能讓後來的自己不知所措。⁡

“你不覺得他身上有煙味又噴香水的味道嗎?”⁡

“有嗎?沒特別注意…”我回。⁡

後來卻一直記得那個味道,在半夜哭到崩潰的時候反胃到想吐,我不知道自己的感受到底正不正確,但當跟好友提起,她忿忿不平的樣子依然在那些記憶裡。⁡

其實她是少數,更多的是不以為然。⁡

是啊在學校在課間,這是多麼安全的一個地方,但就是發生了,我也不知道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剩下的就是被龐大的無助與恐懼包覆。⁡

現在想想還能在同一個空間裡撐過半年,被針對被數落,那些毫無理由的批評,到底怎麼渡過的。⁡

有一派的說法,那些生病的人,很多人說它們是草莓,抗壓性太低;但其實反而是過度堅強,承載太多本不該承受的,到後來才被反噬。⁡


最近在網路看到一個特別的展覽,⁡

What were you wearing?⁡

是在展出各種衣服,有普通的上衣短褲、裙子,其他職業的服裝、制服,再到學生衣著、小孩穿的童裝,而沉重的共通點是,這些衣服是她們遭到性侵時的穿著。⁡

很多時候遭受到性騷擾性侵害,根本不是穿的露不露、不檢點,也不是因為你去什麼地方,不懂得保護自己;就算在看起來多麼安全的地方,穿的多保守,還是可能發生,然後為什麼會發生,這個嘛過了好幾年還是不知道,只能說要好好和創傷和平共處(?⁡


2021-09-07

【文字是不是能代表一個人的性格】

“我想寫出更好的文章”我說,⁡

“哪樣是更好?”⁡

“我也不知道,我不想寫太過赤裸的,它太貼近內心,有些時候把自己攤開會難受會不安,但你知道脆弱有時候能互相安慰,只是還不太會拿捏比例,不想著重在傷口,對我來說它們是過去,偶爾仍被影響罷了;我想寫很多能套用不同故事的文字,不同閱讀者能有不同感受,但在不同感受下又能集結共鳴的東西,像是不同軌道而仍有所交集,像小說像散文,只是我覺得自己寫不出來,寫不好,很多東西都像是重複。”⁡

你知道嗎?從文字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我發現有些對我來說重要的人,一些欣賞的、想效仿的,他們有些特質,能透過文字被帶出,能被安慰,或是能觸碰到自己未曾發現的;但又有些人寫的反倒覺得刻意,我不想成為那樣的人,但不知道為什麼排斥。⁡

曾聽別人說,你排斥的或許是部分的自己,不過還是不曉得,大多時候我有著很多複雜的感受,而該如何安放又是另個功課。⁡

倒是一直喜歡寫,而其中原因或許是害怕遺忘,儘管記性目前來說出奇的好,但還是怕遺漏某些存在的重要,噢說到這~真心覺得腦袋都用在奇怪的地方,記得許多過去的事,卻記不得課本上有用的知識xDDD⁡

要用許多文字堆疊出想呈現的,或許該看看作品,或是好好善用過去排斥的感受,有些善感或許也能是好的。⁡

學校的部分算是安頓好了,從桃園跑到更遠的台北,心境上有了很多轉變,以往覺得年紀和改變不會是瞬間的事,應該是循序漸近的過渡,所以過了幾歲的我應該還是我。⁡

近期卻發現自己的在乎又延伸了,我喜歡這樣的感覺,卻也懷念以前的平凡,不用思考太多的日子。⁡

對於未來的想像變寬廣,腦海裡的目標也是,它們總是模糊,就像總是摸不清自己的熱忱,好像什麼都有又好像什麼都不像真正喜歡的。⁡

“幾百塊養的活自己嗎?”⁡

這是大學班導對我說的,那時候他問我休學要幹嘛,我說我有在寫文章,其實那時候才剛開始2個月,當然我知道自己並不想用文本賺錢,那只是平台,且剛好有打賞機制。一年過去,從40塊增加到了700塊,沒想到小小興趣還有人要打賞給我,但也變相代表文字有了些許進步,雖然還可以更好。⁡

給自己的後半年定個約略目標。⁡

近期想持續深入人權議題,但面向太廣有些無從下手,想從事物的根本了解,也想補足對於歷史的匱乏,不過重要的還是人,再多知識可能都比不上與人真實的互動,要好好記住。⁡

生活面向依然是經濟,儘管經濟上沒有太多的壓力,還是希望自己能擔負,大一家裡突然的變動,儘管爸媽嘴上說不用擔心,也確實過著和以往相同的日常,但還是不想讓他們太累,畢竟也存了一年的錢了,撇除一般打工,稍微有了新的想像,希望可以聰明工作,學一下怎麼理財,雖然我根本數學白癡。⁡

當然這些都是理想,還是希望一切好好就好。⁡

畢竟我還是常常搞砸自己的生活(欸不是xDDD


延伸閱讀 :

【新手村指南】我如何用google calendar管理日常生活

【隨筆】有時候躁動,只能存在於自己一人

About Me — IG 🔎 兩謙RUTH:
https://www.instagram.com/ruth_draw.dsgn/?hl=zh-tw





CC BY-NC-ND 2.0 版權聲明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兩謙 Ruth我是兩謙,有著多從身份與不同標籤,但我期望我是我自己,能真實活著的我自己。如果用幾個關鍵字快速認識我,約莫為 寫作 × 設計 × 插畫 × 攝影 × 街頭 × NGO,但期望你能透過筆下的我,與實際對話後的我,了解我是什麼樣子,也讓我學習認識你的樣子。 這裡大多分享我的想法與生活, 藝術創作的部分則以IG居多!歡迎大家來走跳走跳! Instagram : @ruth_draw.dsgn
  • Author
  • More
閱讀書摘
3 articles
隨筆
9 articles

【精神科病房日誌】 Day6 咆哮的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