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起?躺平?斜槓?人生的n種活法
愛閱讀的大叔
搬家後,每天出門都會看見不同的城市風景,因為人,相同的市景也會產生饒富趣味的畫面。
這裡的人好像還保留搭夥閒磕牙的習慣,早餐、咖啡店也就從善如流地擺些桌椅在店門外,顧客吃完繼續抽菸打屁,也不趕人,為水泥叢林增添幾分過往大榕樹下的色彩。
有個中年大叔,常蹲在對面全家門口,或坐在隔壁早餐店門外,但他永遠一個人,身旁一杯飲料和一個裝煙蒂的小罐,伴他入神閱讀,看手機不奇怪,但更多時候他是在看書。
他出現的頻率多到已經成為家門外固定風景的一部分,我有時會好奇偷瞄一下他看什麼書,好像是漫畫或小說之類的吧!
也會幫他編起故事來,這人是那種所謂的的「田僑仔」嗎?坐擁祖產土地因而財富暴增?否則怎能不上班、如此悠閒度日呢!
不管怎樣,這樣的人生只要自己過的愜意,也是一種完美的註腳吧!
「兒子的大玩偶」
那一天公車久久不來,就在捷運站前,一個背著售屋廣告汽球的年輕人坐在那裡「陪」我等了許久。那樣的畫面讓我的心揪了一下。
多年前文壇老前輩黃春明寫盡小人物的悲歡,其中有篇「兒子的大玩偶」後來拍成電影,陳博正演那個畫著小丑妝揹活動看板討生活的爸爸,離職後以為不用再化成小丑,卻因兒子認不得他卸妝模樣而大哭,只好再化起小丑妝。
永遠記得妻子問他為什麼時,陳博正尷尬笑答的畫面:「啊!哇都⋯阮囝仔ㄟ大仙尪阿⋯」
認真工作的小餐館夫妻
四月疫情嚴峻時,一家小小的法式餐館忽然出現在我家的街角處。
誰有這等勇氣在時機歹歹又小吃攤林立的街坊開起這樣的店?我立馬前往探秘。
三個年輕人、四張餐桌椅,合理的價位下,端出來的食物簡直讓人驚艷。
好奇寶寶上身忍不住多問了幾句,原來他們搬來蘆洲的小空間餐廳,是想省下高租金及人事費,就三個夥伴實打實拚,看能不能做起來!
我常去光顧,也藉此幫忙打氣、鼓勵他們撐下去。只是疫情越發嚴重,大多數人都不敢上餐廳吃飯了。「有時等顧客上門等到懷疑人生⋯」他們說。
常常路過時就忍不住張望一下,希望看到店還開著、希望四張桌子都坐滿人,這都只是希望,我看到的是主廚老公坐在門口台階無聊的滑著手機,心裡都替他難過起來。
幸好他們撐過疫情,口碑也建立起來,用餐時間顧客進進出出,我不用再憑一己之力去捧場了,主廚應該也忙到沒時間滑手機了吧!
真替這些認真工作的年輕人開心。
人生何處不躺平
幾年前中國出現「躺平運動」熱潮,這種年輕人好躺平不事生產的心態讓當局好緊張。
也許事不關己,所以我們說得輕鬆,但是人生百態,性格各自不同,有的人要躺平,大腦才能積極運作,有的人必須休息,才能走更遠的路。
每個世代都有躺平族。美國在二戰後出現Beat Generation,從而衍生出「披頭族」和「嬉皮士」。這些非主流文化後來在美國文學及社會文化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有一次我對女兒說我追了太多劇,有guilty pleasure。她問我:「為什麼?」
是啊!在我這代的社會價值觀下,我會為我的躺平追劇感到抱歉,可是她這一代卻不懂我在說什麼?
人生有N種過法,躺平,只是其中一種,躺平其實是無罪的。
當工作變成一種習慣
台灣到處有那種一開好幾代的祖傳小吃攤,顧客從小孩吃到長大、變老,換孩子、孫子來吃。雖然辛苦,但積沙成塔的收入也不容小覬,問題是:他們終年辛苦工作,賺了錢不懂怎麼花也沒時間花。而且,工作已經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你勸他別那麼辛苦,休息休息吧!結果失去生活重心就開始出現一身病痛。
有一次我很晚才到麵攤吃麵,老闆端給我他今晚煮的最後一碗麵。
然後我看到他坐下來,翹著二郎腿,摸出一根菸,徐徐吐出一口煙圈,那臉上的表情,簡直比我吃到上等和牛還要滿足!
就是這樣吧!有的人就是樂在工作,你要他不工作,他跟你拼命。
那天我在大橋頭看到這個在路邊賣菜的大嬸,把她拍下來的時候,心裡想著她好辛苦,但轉瞬間我又在心裡糾正自己:搞不好人家家裡樓房好幾棟呢!你比得上嗎?
生活到處有斜槓
從前從前,「斜槓」“slash“只是一條分隔「斜線」,但科技的便利讓人們得以把24小時當48小時用,而21世紀豐富的社會生態又讓許多人同時具備多重身分,以致於許多人身兼多種專業,必須用slash來加以分隔。
「斜線」暴肥成為「斜槓」,總覺得這翻譯太強了,讓人想去探索撐槓人的感覺,到底是悠遊自得還是壓力山大?
可是如果不要那麼「槓」,你可以手握斜線像盪鞦韆一樣到處悠遊,想學個什麼,網路上隨時有免費教學;想體驗什麼,click 一下就找到一堆熱心的同好社團;甚至想換個職業身分,都可以放膽去嘗試一下。
不管人生怎麼過,我喜歡一句話:「最後,終究是自己接住了自己。」
龍應台女士在她的臉書上說:「到21世紀來做女人,只能感恩。」
我百分之百同意之餘,還想加上一句:「到21世紀來退休,只能感恩再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