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述《數位肉身性》展
前言
起筆寫稿時,就試想從策展與執行的經驗與角度,透過所記錄下的展覽資料去逆向追溯「展務工程」與「策展設計」之歷程,也就是以「工務」進行展覽內容之執行品質的檢核;且由「設計」覺察策展構思之實踐成效的檢視,更因此也將空間在址的特殊性列入考量。
去年12月底已在個人臉書上以〈數位轉譯系列:肉身性 Corporeality~「數位肉身性」展覽觀後文+學期末牢騷文〉為題寫下初稿,且在內容中帶入個人情緒的。因為除記下12月19日參觀《數位肉身性》的心得外,還摻入當時經營線上線下教學課程的感想,只為記下面對部分學生出缺席與學習態度的起伏與抉擇。其實,這與策展(團隊)與觀展(觀眾)的相對關係相仿,所謂「教vs學」與「師vs生」也就是種「存在性」的互摻,彼此在主動與被動狀態下於結構中共存。對師生來說,不論彼此是被動地基於「教學契約」的課程選修關係,或在後來順由意向主導於課堂上累積與經營的關係,我們都是牽涉於某結構中的「個體」。於是,不論是「到場/不到場」或「線上/線下」,都能透過主動標註身份的教學互動,使有身份指向且有態度感覺地去滲入於教學場域(實境教室現場/線上課程群組)中。且就是「數位」而讓真實肉身也因之能相依憑、具個體性、有辨識度、且可聯想,並組構成「數位群體」。這些超越肉身性的「數位分身」在當今虛實份際漸泯的數位環境中,已有相當合理、不用懷疑、符合邏輯的「存在性」。因此,究其實,我的教學情緒雖是指向某些個特定的關係個體,但牽扯心情起伏的應該是涵括這些個體於虛或/與實的參與程度與存在感,且斷非只有面對真實肉身才能有的情緒對映。而就因為策展人於《數位肉身性》英譯選用「Corporeality」一詞,其所表述的具體肉身,本就是相對於無形體的、非物質的、精神的「incorporeality」,且被用以強調物體性的實際存在。因此《數位肉身性》展將之與「數位」一詞拼組合用後,其物質性與存在感的形質變化更是饒富趣味,甚至也能相當程度地共鳴了我個人的教學實況與師生關係。
Goodwin, J., Jasper, J. M., & Polletta, F. (2009)在其所編著專書中以"Why Emotions Matter"的介紹中,就特別提到:「情緒被視為“體現”的思想和感覺,通常帶有生理痕跡。」(註1)
誠然如此,所以12月底以〈數位轉譯系列:肉身性 Corporeality~「數位肉身性」展覽觀後文+學期末牢騷文〉為題,將展覽參觀心得與教學感想合併,記下的是很真實感的心境反映以及身體感受。而尋這痕跡去追溯的,更是場透過資訊閱讀去理解與剖析的數位藝術展~《數位肉身性》。
必須說,該篇展評在內容上相當程度是摻揉了在現場直觀的真實印象以及沈澱後的評述意圖。整體而言,該給予《數位肉身性》展以高評價,也推薦前往觀賞。我個人則是在現場聆聽過策展人張懿文老師娓娓道來展覽概念與辦理緣由的,且還刻意留下細看,並再次參觀展覽細節後,方確定了相關撰述重點與方向,當然在撰文時也參酌了過往的參觀經驗。
但既要再談《數位肉身性》,個人認為仍先必須轉錄策展論述,因為這不僅是策展人獲經費補助之研究計劃的核心內容,更是規劃設計此展覽的基礎思考結構。當天於「策展人導覽」時,特別能在張懿文老師在場外集合處苦惱著這麼多參與導覽的觀眾如何能在入口狹窄的長廊細讀牆上的展覽論述? 以及如何能引導完成看展前思想準備?就窺見這是她認為理解展覽、欣賞展品的結構性必須。也因為看到「整體展覽是以『章節式』編排為策略,為當代舞蹈與表演錄像拉開一歷史脈絡。」,所以特別再將之轉錄如下:
「從《春之祭》作為靈感序曲出發,從不同版本的《春之祭》編舞探討數位肉身性的四個面向:『第一章、未來身體的批判』、『第二章、身體物質性與他者』、『第三章、交互被動性 (Interpassivity)』、『第四章、人工智慧、大數據與身體 』、最後,本展覽以『二十一世紀的AI編舞文件展』系列作為尾聲,演繹了透過AI演算法編舞的新可能,回應了展覽一開始的《春之祭》表演錄像系列,從無人的劇場到人工智慧編舞與鬼魂的連結,首尾呼應,從不同面向思考數位肉身性的可能,也為此刻百家爭鳴的數位身體實驗提供了多樣化的理論和探詢基礎。」
以上摘錄自展覽官網的文字(https://clab.org.tw/events/digital-corporeality/),各位可察覺到,其在構成上就是論文章節,基本上這也作為她策劃《數位肉身性》之展覽/展區敘事結構。
一、閱讀展覽文本:
個人常用「讀」去定位著參觀展覽的行為內容,畢竟不論是多媒體、影片、圖文資料等展示,都是以資料與知識為主體內容「閱讀」。但「讀」展覽不是「讀」書,更有其難度,畢竟由研究、論述、展示、設計、引起動機、說故事等業務所共力的「展覽內容/形式」,是在策展人規劃下,讓展示品在特定的角度、焦點、形式下被看見。仰賴隱喻、論述的「傳譯概念」,與數位、類比共構的「視覺概念」,都是橋接「言語敘事」與「視覺敘事」的關鍵轉譯手法。
讀策展論述後,逆向拆解其結構,即可將「第一章、未來身體的批判」視為:文獻辯證、「第二章、身體物質性與他者」視為:本質探索、「第三章、交互被動性 (Interpassivity)」視為:形式探求,最後將「第四章、人工智慧、大數據與身體 」視之為:實驗想像,雖然策展人曾提出本展覽是以「二十一世紀的AI編舞文件展」系列作為尾聲,但個人並不認為在論述中、在展覽裡有看到「答案」,卻可共同期待其提出的「可能」。
其實Deibert, R. (2014)所編著的專書~‘DIY Citizenship: Critical Making and Social Media’ 中,(註2)就透過多篇專文探討社交媒體與DIY公民權(DIY citizenship)的數位性如何創新了政治參與形式,以及如何解構與、改造、定義所謂的大眾媒體和公共領域。特別是當麥克魯漢(Herbert Marshall MCLUHAN)於20世紀初已提出「媒體即訊息」、「媒體是人類的延伸」等概念,人類的感官延伸如印刷品、收音機、電視、網路等媒體,已使人類無力自制而在心理層面頻仍地受到新的社會複合體與更大的世界文化規模的影響。而各式媒體也因數位化而進一步創新與結構,由積極的參與者以DIY公民之姿扮演干預者、製造者、黑客、改裝者和修補者的角色,不僅延伸卻也凝聚了數位媒體的權力,且創造了民主參與的新形式。但Deibert也提及「透過強調數位實踐的物理特徵和物理活動的數位成分,由此觀點可覺察到傳統上分離的實踐領域(例如藝術和電腦科學)之持續混亂(the continued mangling)。」但也就是這樣的「答案未達」,因此才會有更多的「可能」。這也就是在閱讀《數位肉身性》展於文本與展品所呈現的「文獻辯證」、「本質探索」、「形式探求」與「實驗想像」等章節議題時,個人所閱讀到的直覺印象。此特展中不論是藝術家的創作或被選列的藝術品/紀錄片都是被歸納到策展人論述的不同章節主題中,聚焦於「肉身性」的辯證與應證。
個人的觀察是:「數位肉身性」本該是組合式議題之探討,欲以「同質異體」(數位肉身vs肉身)形式去採用「互為主體性 intersubjectivity」之驗證,不論是社會性或藝術性。而且「數位性」與「肉身性」在此展覽就呈現在「虛實之術」與「相對狀態」之中,其實也應以不同個體存在去思考,且在持續混亂(the continued mangling)的狀態上。對個人來說,這樣的控制式混亂(controlled chaos),毋寧是能在章節結構中紛陳更多元的觀點,也較適合此展覽的「共同創作/論述」形式,這也就是展覽論述中所提到的:「從不同面向思考數位肉身性的可能,也為此刻百家爭鳴的數位身體實驗提供了多樣化的理論和探詢基礎。」。但就因策展人提出「數位肉身性」卻更聚焦與指向「肉身性」,甚至是「身體性(embodiment)」的探討與論述,所以其實不像是在「同質異體」之邏輯中,而更像是在「同體異質」的胡同裡,尋找肉身的「數位分身」。
而個人閱讀此展覽也是將「數位性」(數位科技、新媒體)與「肉身性」(舞蹈)以不同個體存在去思考,觀察其在「虛實之術」與「相對狀態」之中,如何以互為本體性去依存?或許這也是在理解展覽文本後,再透過書寫整理個人對於「數位肉身性」議題所留下的看法。
二、脈絡展覽論述:
社會學者是從服務科學的角度將「相互主體性」視為是個體間相互展示彼此的理解,並就特定情況下發生的事情達成一致的社會過程,(註3)基本上,對於引用於此展覽的論述來說已經是很完整的詮釋。但我認為Benwell, B., & Stokoe, E. (2006)在《論述與認同 Discourse and identity》一書中解得更好(註4):
「互為主體性」是機械團結的一種認知形式:它提供了可以同時實現的穩定假設(‘我’是您的‘你’到另一個‘你’是您自己的‘我’)Intersubjectivity is a cognitive form of mechanical solidarity: it provides the stabilizing assumption that allows simultaneity (‘‘I’’ am the ‘‘you’’ to another ‘‘you’’ are the ‘‘I’’ to yourself).
而所謂的「機械團結」(mechanical solidarity)和「有機團結」(organic solidarity)是涂爾幹在其博士論文(1893年以《社會分工論》為書名出版)中提出的一對經典概念。這對概念區分了社會的不同聯結形式。在機械團結的社會中,成員之間有著強烈的共同情感與集體意識(collective consciousness),原本的獨立個體也在共有目標下,且其各自獨特性會漸趨同,相對性也越較薄弱。(註7) 這種在共同意識或議題上的相互摻合以及互為主次,其實也就是科技藝術中的科技應用與藝術創作必須去整合與串連的,觀念(肉身性、數位肉身性)與技術(數位、舞蹈)的整合於此《數位肉身性》展又更為關鍵,畢竟在藝術形式上,舞蹈也能作為媒介。曾經,在1950 年代和 60 年代大規模進入大眾媒體與視覺藝術領域時,藝術接受了「身體」(亦即公眾與個人之間的交匯,也是以舞蹈做媒介的形體存在),並將舞蹈從精英、高技能和訓練有素的運動藝術領域中解放出來。而且,當生活、社會、私人可追溯的記憶都會在身體上留下印記,最為藝術之源的舞蹈似乎更適合作為表達的形式。甚至是以舞蹈為媒介,訴諸身體政治,去控訴政權壓迫和資本主義等議題,也就是種藝術實踐形式。也因此在《數位肉身性》展的濃郁舞蹈性業已為此展論述的「身體實驗」去定調了基本的藝術性質,事實上,也符合策展人的專業與研究。
此外,在實體展覽中若使用導入「虛實技術」,不論是沈浸投影、AR、數位互動等,在空間體驗上也會因「數位檔案/影像」在數位轉換後,於異地實境/共地虛境/共地實境上重組新的沈浸空間,亦重新演繹了與詮釋了新的量體與尺度,例如遠距微距、放大縮小、時間歷史等。「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甚至認為『空間性』唯有透過「在世存有 in-der-Welt-Sein」這種源基性結構才能具有本質。而數位技術能不斷跨越時空創造『空間性』的兩個核心組成:da(此時此地)和sein(存有、是)。」這些「空間性」在《數位肉身性》展所在的特殊場地是更具有特徵的,也有在不同「展間/空間/房間」的進出時,因為「虛實」「明暗」「主題」「媒介」間的不斷切換,使作品與空間的依憑更為明顯(雖然受到的限制也更為彰顯),而且讓內容、技術、場域聚合成一種空間性,也很適合於展示不同創作者在策展論述下的作品詮釋。只不過,原本在在共有目標(也藉是策展主題)下,作品間的「獨特」與「趨同」會在相對狀態下去調和,但不斷地切換與移動,確實不僅會在觀者的覺察脈絡上,甚至是/或策展人的敘事脈絡中也都會有失序與失焦之虞。
何況這個歷史建物本就非為展覽而設,《數位肉身性》展於文本與展品欲呈現的「文獻辯證」、「本質探索」、「形式探求」與「實驗想像」等章節議題,本就難在此空間所侷限的移動與佈局之動線脈絡中被連貫組構。這也是我在臉書發表〈數位轉譯系列:肉身性 Corporeality~「數位肉身性」展覽觀後文+學期末牢騷文〉時,刻意將懿文老師在展區導覽時,有多次提到她認為的更為理想,卻因空間經費無法遂行的敘事結構給特別記錄下,因為對個人欣賞此展覽(含策展論述與展務執行)來說印象深刻且學習很多的地方。對於從展覽呈現去追溯「展務工程」與「策展設計」之歷程,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以「工務」進行展覽內容之執行品質的檢核;且由「設計」覺察策展構思之實踐成效的檢視。但就像以前觀賞DVD時收錄於「特別收錄special feature」項下的「幕後花絮 the making of」與「隨片講評軌 audio commentary tracks」等功能,特別是「audio commentary」,它就在影片音軌中除了原音與其他語言配音「主要音軌main soundtrack」之外,由導演(或是演員與工作人員)講評的錄音檔。由此聲源提供影片畫面與情節的註解、觀點、設計、技術、花絮..等等能更了解該影片的說明。導演與演員們在錄製這些「隨片講評」時都是很隨性的,他們邊看影片邊講解(或分享),有些弦外之音、關鍵設計,可能就在講解中被提示出來。當天聽策展人導覽就有這樣的感覺。Caroline Siede (2017.2) 曾以【Read This:The declining art of the DVD commentary track】為題介紹過這項數位服務。(註5)其「declining art」用得好,因為確實隨著影音產品與傳播格式的改變,commentary tracks越來越少見了。H. R. Woudhuysen(1998)為此commentary tracks講評所下的定義最好,(註6)他說:
“Both the introduction and the commentary are designed to present the plays as texts for performance, and make appropriate reference to stage, film and television versions, as well as introducing the reader to the range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the plays. ”
“介紹和評論都是為了將這些劇目作為表演文本,並作為舞台劇、電影和電視的參考資料,同時也向讀者介紹一系列批評方法。”
確實,能這樣進入「後台」去聆聽導演/ 策展人/設計者的想法是有趣的,就如上面引述William Shakespeare & H. R. Woudhuysen (1998)的觀點,介紹與評論使「劇目」成了文本。《數位肉身性》展不僅有文本可讀,加上當天的導覽也能成新文本,錄下了策展人當天對於「展務工程」與「策展設計」的說明。
也因此「未來身體的批判」、「身體物質性與他者」、「交互被動性 」、「人工智慧、大數據與身體 」等篇章議題,雖無空間動線的脈絡之據(於此空間就不可能),但也能從展覽論述文本的導引,去細審與品評展品與展覽,去理解策展人與藝術家對於「數位肉身性」的詮釋。但.....必須重新結構。
三、結構展覽空間:
這展覽讓觀者在不同「展間/空間/房間」進出,對個人來說不僅是在虛實交替的多媒體展演形式間的「焦距調校」,也是在觀展時執意去理解展覽論述的「知識調校」。更因作品與空間的依憑相當明顯,使之聚合成一種空間性,更使多媒體所呈現的「虛實」甚至還在透過「空間性(spatiality)+中介性(intermediary)」的組合後,讓些許的衝突感為「沉浸」創造了一種更具互動感,但在入戲/出戲間卻也更明顯的急迫性。
或許是第一次參觀時,是在策展人導覽活動的「限時節奏」中,加以人數多空間小,所以那種壓迫感是很明顯的。但導覽後刻意留下才拾回的「舒緩自在」時間,於多日後再去看展的「深入從容」理解,仍讓個人在準備好的狀態下還覺察到「緊迫」。沉澱後細想,該是多件作品在多個空間之間的交替(alternation)或替位(substitution)才有。比如分別展示在樓上樓下的韋恩麥奎格工作室《活檔案》與後藤映則的《BALLET #01 (2016)》就是有種知識與資訊「交替」的觀後感。《活檔案》 透過編舞家影片紀錄與素材,透過人工智慧去分析與結構成多個原創舞步動作,可做為資料庫供當代舞者/編舞家以數位形式去體驗創作決策。《BALLET #01 (2016)》則將芭雷舞分解成動態序列,再將這一個個芭蕾舞姿所呈現出精心琢磨過的人體動作組合成舞作。對個人的理解來說,體現的其實是AI與藝術家從舞蹈資料去呈現「身體物質性與他者」章節論述的創作,或許這脈絡不符策展人的邏輯ㄤ,但在沈澱下,確實從舞蹈的肉身性素材中,看到AI機器學習與藝術家創作思維的不同理解與產出。
此外,涵括於「虛境」類的內容:身體(物質轉化)、互動(溝通轉譯)、視覺聽覺(知覺接通)、圖文資料(內容傳遞)等等也都能是具有量體觀感,且具空間相對關係的「敘事」,例如展覽中作為「第一章、未來身體的批判」之文獻辯證的主述,卻在預算與空間的妥協下,被安排在參觀動線後段的鄭淑麗的《UKI Virus Rising》。其實這作品就在鄭淑麗透過其慣以混合數位媒材與視覺意象,讓劇情中被棄於電子垃圾場的玲子~多餘的IKU(性高潮) 編碼者去批判的科技於當下之社會性與性別意涵之數位敘事肉身化的過程,不僅聲音、視覺、符碼、意涵上均有力道,且其批判也隱隱指向資本社會、國家龐然大物之作為。
此外,於現實空間所創造的「虛/實疊合」視覺內容,也能使虛實議題在「共在空間」中共起論述。例如謝杰樺/安娜琪舞蹈劇場的「《SBx_2045》- Second Body的日常」不僅在策展人的「善意引誘」下,(註7)挑戰「特殊展間(廁所)」打開舞蹈的展覽面向。這作品讓觀眾在展覽中目睹2045年的「Second Body」活生生在眼前存在著,會勞動清潔、攝取能量,甚至消化排泄,而這些生命動態也正是構成眼前這具Body具有獨特且可辨識的肉身性,且呈現的是「Second Body」誕生30年後的預示錄 。然而此身軀的未來感卻是很現代科技的,包括以kinect windows去驅動與偵測舞者動態的疊合投影projection mapping;以及觀眾在「鏡面」中轉化成second body,也是採用AR技術以人像切割portrait segmentation應用所創造的。(註8)
在展場的「入戲/出戲」一如在劇情演繹中的角色與視點轉變,仍在「敘事主軸」上,只是在狀態上雖有區別但仍有連繫的。前面有提過,此場域的結構始能創造出具空間相對關係的「敘事」。不得不承認,個人很鍾意此展場的空間/展間/展件的切分,因為即使這些空間與意識的出入都有其狀態性,且「數位」與「肉身」在形式與概念上並陳(這點正是此展覽的豐富與精彩之處),且仍是在策展人所維繫的主題要旨中,以及策展人設計的展區空間裡去自成議題,這也就是前面提及議論的「互為主體性」。而且從整體展覽內容來看,在「虛/實」「入戲/出戲」間以「異體同質」(雙主體結構)去論述「數位肉身性」(複合式主題)也是合宜的。因為依據現象學鼻祖胡塞爾(Ed. Husserl)(2005)的說法,(註9)「互為主體性」是個體在認知主體中都有個先驗自我,且認知他/我的能力,於是構成認知上的相互共同性或同理性。這就是在結構《數位肉身性》這個議題的展覽時,需要對此「數位/肉身」這種複合性主題具有的先備概念。
心得
從相對的關係來說,肉身是最為純粹的,數位則仍須被質問與挑戰。個人在過去處理與撰寫複合了科技與內容的「數位轉譯」議題時,就曾引John D. Bossler, James B. Campbell(2010)所提出的「特殊考量」論點。(註10)他們認為儘管此類轉譯 (其原文是指地理空間資料geospatial data)仍採用了過往一般圖像似的敘事原理,但數位資料具有其特徵,也需要在視覺轉譯的脈絡中進行特殊考量。」我相當贊成「特殊考量」這樣的提醒,面對新科技的不斷變形與採用,不論是基於科技哲思與創作實務都必須有動態調校。《數位肉身性》也就是這相關議題的嘗試!
至於如標題稱之「肉身展覽」,則是因為即使此展已深入探討人類主體/身體議題的複雜性,但仍強烈感受策展人從舞蹈專業所選的跨域/跨媒的劇場與舞蹈表演作品,看到的仍是超越個體的、社會文化構成的、甚至跨越身體的舞蹈性。所以,對我來說,這仍是個以身體為媒介,以數位為形質的「肉身展覽」。
也因此,懿文老師策畫邀請這些數位展演作品,就很適合在此思考邏輯下,從肉身性去質問、刺探與批判其數位形。這是我在觀展時,採檢視「肉身數位形」,而非尋找「數位肉身性」的原因。而且我覺得更有興味的是【數位肉身性】一展,在空總這個特殊展場的「作品」與「空間」關係。我認為,畢竟展場就是個非言語場域(non-verbal field ),影像、文字、實體、數位資料與視覺隱喻(visual metaphors)間是種非線性的互動與連結,品閱展覽就是在「文字閱讀」、「視覺賞析」、「觀念辯證」不斷跳躍交替。數位虛像與實體物件的共構,不論是以交疊(overlapping)、疊加(superposition)、共存(coexistence)等等形式呈現,基本上都改變了展示與作品內容,而是一種新的存在。此展覽也就因為是在此場域致使章節內容、議題詮釋必須有所調校,也就是展覽與作品都為了配合展場空間,更成了特有的「專屬在址 site specific」藝術品,且有了專屬內容。
Greenberg, R., Ferguson, B. W., & Nairne, S. (Eds.). (1996)在所編著的【Thinking about the exhibition】中為展品空間性與敘事對話關係理出很清楚的闡釋。(註11)寫道:
展覽將策展人和觀眾都限制於空間環境中,在其中,視覺概念化的形式就成為主要的轉譯活動。
我很喜歡此論點中的「在其中 in which 」,也認為這個展覽如果是在別的展館空間,或許會有其他的感覺,但不會像現在在此空間這樣饒富興味了,特別是在聽了懿文老師說的那些點點滴滴後。
必須說,無論是在「數位vs肉身」、「策展論述vs展務工程」、「展覽設計vs展覽執行」都會在前面提到的「持續混亂(the continued mangling)」的狀態上,但回想起來,這空間提供很恰當的「量體」與「介質」去詮釋策展人張懿文老師的研究論述。整體空間是種切割式的分佈,使對於去體驗與理解整體論述的方式上,觀眾與展覽團隊同樣都保有意識狀態下覺察後的選擇。「入出戲」的調校是如此,「空間/介面」的牽繫是如此,「數位/肉身」的辯證更是如此。
《數位肉身性》展
策展人:張懿文
展覽地點:美援大樓展演空間
展覽日期:2021.12.11~2022.2.13
展覽官網:https://digitalcorporeality.wixsite.com/exhibition
文章附註
註1: Goodwin, J., Jasper, J. M., & Polletta, F. (Eds.). (2009). Passionate politics: Emotions and social movement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註2:Deibert, R. (2014). DIY citizenship: Critical making and social media. MIT press.
註3: Maglio, P. P., Kieliszewski, C. A., Spohrer, J. C., Lyons, K., Patrício, L., & Sawatani, Y. (Eds.). (2019). Handbook of Service Science, Volume II.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註4:Benwell, B., & Stokoe, E. (2006). Discourse and identity.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註5: Caroline Siede (2017.2), "Read This:The declining art of the DVD commentary track", https://www.avclub.com/read-this-the-declining-art-of-the-dvd-commentary-trac-1798258227 (檢閱日期:2022.1.19)
註6: Woudhuysen, H. R. (1998). Love’s Labour’s Lost, by William Shakespeare.
註7:在二樓溫柔地懺悔著當時「善意引誘」安娜琪舞蹈劇場(謝杰樺)【SBx_2045- Second Body的日常】挑戰特殊展間(廁所),讓緊繃的展覽空間多了個特色展區。
註8: 目前臉部與身體偵測的AR技術,可進一步細分以下的切割segmentation方式:portrait background, portait, skin, shoulder, hair, face, head, body, upper garment等等,因此「《SBx_2045》- Second Body的日常」能採行此技術讓觀者幻身成second body。
註9 : 資料來源: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02590/
註10 : Campbell, J. B. (2010). 19 Information Extraction from Remotely Sensed Data. Manual of Geospat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63. 此處所引的見解為:「Although such interpretations apply the same principles outlined earlier for conventional imagery, digital data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that require special consider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visual interpretation. (儘管此類轉譯仍採用了先前一般圖像相同的敘事原理,但數位資料具有其特徵需要在視覺轉譯的脈絡中進行特殊考量。)」
註11: Greenberg, R., Ferguson, B. W., & Nairne, S. (Eds.). (1996). Thinking about exhibitions (pp. 81-112). London: Rou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