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咩咩除草機灌「九五鮮奶」才能啟動 奴才曝最新「除草進度」

Daisy
·
·
IPFS
·

羊咩咩除草機使用前要加「九五鮮奶」,飼主陳國慶PO出無厘頭影片,吸引許多人觀看,原來這隻羊咩咩住在屏東,目前3個月大的牠被主人形容是「恐怖情人」,只要沒有見到人,就會狂「咩~」一整天,主人也曝光最新除草進度。

陳國慶日前分享一段影片,老婆要他買除草機回來除草,他卻帶回來一隻小羊,羊咩咩除草前還得加一瓶「九五鮮奶」,喝完上工不吃草,卻一直啃奴才的手,讓陳國慶哭笑不得,這段可愛的互動也讓網友們看得哈哈笑印象超深刻。

《ETtoday寵物雲》聯繫到羊咩咩的近況,陳國慶表示,這是黑肚綿羊,目前約3個月大是小男生,「我都叫牠咩咩」,他形容咩咩簡直像「恐怖情人」,只要沒看到他就會瘋狂叫一整天,一直到他出現為止,「所以齁要養羊隔壁應該不能有鄰居,不然鄰居會抗議。」

陳國慶分享,咩咩一開始回家時,一瓶300c.c的奶每天喝4、5次,現在已經會吃一些草了,每天大概餵奶2、3次,「每次都不到30秒就乾杯」。至於會吃草的咩咩有沒有好好執行除草任務,陳國慶分享最新的草地照,只見右方一小塊能看見裸露的泥土表面,大部分的區域仍是雜草叢生,他笑說,「除草效果齁我看是還好餒,只是他踩的地方草就被踩死,就不會再長了,但是大部分的草都還在啦。」

陳國慶從事觀賞魚養殖,每天咩咩都會陪他上班,他說自己4、5年前開始就很想養羊,「因為感覺互動性高很可愛」,所以從那時起他老是跟老婆說「我想養羊」、「我要養羊」,但老婆都覺得他在開玩笑,也不以為意,直到這次到朋友的羊場帶咩咩回家,老婆氣急敗壞質問「你怎麼沒有跟我商量!」,他回答「我已經跟你商量4年了」,不過現在老婆已經習慣跟咩咩相處了。

陳國慶還透露,咩咩雖然除草不利,但倒是把他的桂花樹都啃禿了,還有每次一上車就開始上廁所,「我清完牠立刻上,再清完牠再上,現在我直接放棄掙扎了,就讓牠上吧。」有了咩咩加入後,陳國慶的生活每天都有許多精彩時刻,他也笑說等之後不那麼忙,再分享更多咩咩的「不怎麼聰明日常」。

台灣水牛成稀有動物「恐走入歷史」 最大飼養戶也不到100頭

水牛在田野間辛勤工作,是不少台灣人小時候的共同回憶。不過,根據農業部112年底的禽統計調查顯示,台灣地區在養水牛頭數約1800頭,飼養最多的地區是花蓮縣豐濱鄉磯崎部落,但目前也僅剩2戶飼養水牛,數量合計約百餘頭,若不採取行動,水牛業恐將走入歷史。

農業部畜試所表示,台灣飼養水牛已有300多年歷史,全盛時期在養量達36萬餘頭,但隨著社會及經濟型態轉變,目前水牛在台灣的飼養量剩下約1800頭,其中以花蓮縣豐濱鄉磯崎部落最多,但也僅2戶,共計約百餘頭。

為此,畜試所近年來致力於水牛保種、品種命名、試驗發展及產業推廣輔導等,以多元化方向開發其利用價值,希望逐年提升水牛的飼養數量,讓具有經濟、社會及文化價值的水牛能永續發展。

其中,畜試所東區分所就結合區域產業發展,生產無污染、肉質佳的水牛肉,並導入花蓮在地食材,開發了獨具風味的馬告水牛肉漢堡排和水牛杏仁肉紙等產品,還與豐濱鄉公所合作,整合推廣在地休閒觀光產業,協助養牛農民向相關單位申請農機具、農水路修繕等補助,減輕農民負擔。

畜試所指出,水牛十分耐粗飼,採食種類非常多樣化,加上水牛肉具備低脂肪、低熱能、低膽固醇、高鐵質及多不飽和脂肪酸比例等特色,符合現代人的健康飲食要求。東區分所的成果為水牛產業的永續發展奠定了基礎,希望未來在多面向努力下,能喚起年輕農民對水牛養殖的興趣,活絡水牛產業。

阿伯帶「吉娃娃」結果超大隻 台灣之心「下鄉絕育四大奇觀」

阿伯想讓「吉娃娃」結紮,志工一看超困惑,因為怎麼看都是經典款「黑嘴小黃」,歐告搭著「工地推車」來結紮,主人還貼心地幫他鋪了棉被,一看就知道是平時的疼愛,這些都是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下鄉絕育的「奇觀」,此外還有「創意貓籠」與「暴衝提袋」,都讓志工們印象超深刻。

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為解決遊蕩犬貓繁殖數量過多,號召志工與獸醫師直接深入偏鄉,將醫療資源送入需要的地區,協助當地犬貓絕育,避免繁殖出更多遊蕩犬貓。他們便分享下鄉時遇到的「奇觀」,其中「阿伯的吉娃娃」最讓網友嘖嘖稱奇。

原來是阿伯對品種不熟悉,但很熱心想幫助狗狗,在溝通時才會堅稱狗狗是「吉娃娃」。實際上吉娃娃也有尖尖的臉蛋、黃色毛色與尖尖的耳朵,只不過阿伯口中的「吉娃娃」超大隻,是經典款米克斯「黑嘴小黃」。

台灣之心分享「下鄉絕育行動四大奇觀」除了阿伯的吉娃娃,還有各種奇特的交通工具,有一隻黑狗狗是奴才推著工地單輪推車送來的,回去時牠趴在推車上,上頭還鋪了棉被,顯現出奴才的用心。另外也有人自製「創意無限貓籠」,使用黑色大型網格桶自己加工,將貓咪順利安全弟送到結紮活動會場。此外還有「突然自己行走的提袋」,原來是有隻橘貓剛打完麻醉氣噗噗,直接「連貓帶袋」往前衝。

台灣之心於2012年成立,以「教育推廣、絕育行動、政策倡議」三者為基礎,務實地從根源處理流浪犬貓問題。他們以絕育為主軸,同時進行政策倡議與教育推廣,至今以為超過26萬隻犬貓絕育,阻止更多流浪貓狗出生。

台灣之心也不定期舉辦偏鄉絕育活動,每天約可為80到100隻犬貓完成絕育,晶片登記、注射狂犬病疫苗,也因此見到各式各樣毛孩與主人相處的奇景,「每一個可愛的『奇觀』都代表飼主對寵物的愛」。

網友們看到四大奇觀也嘖嘖稱奇,「吉娃娃真的讓我笑好久」、「在阿伯心中牠跟吉娃娃一樣小隻啊」、「這吉娃娃鐵定是阿嬤養的」、「暴衝提袋好有畫面」、「吉娃娃不知道當了多久吉娃娃,阿伯可能跟很多人說他養吉娃娃」、「鄉間吉娃娃表示懷疑狗生」。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