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存稿(秦汉史03)
关于这个周秦之际的经济变迁 一直有一种争论, 大家知道很多人都认为西周时代实行井田制。 但是这个井田制到底是一个什么制度呢? 当时 主张 战国封建论 的 郭沫若先生 就说 这个井田制实际是奴隶主私有制 郭沫若他说 井田是奴隶主私有的,上面有一帮奴隶给他干活 奴隶们有大食堂, 吃完饭了给他们在那里干活, 类似于此类的等等
然后我要说 把西周说成是亚西亚生产方式的侯外庐先生
就用马克思的亚西亚生产方式理论说 井田制它是一种国有制,
于是长期以来就有这种争论
说西州的这个井田制到底是国有制还是私有制。
那么这就涉及到 秦国的商鞅变法 到底是搞了一场私有化运动呢 还是搞了一场国有化运动
所以那么以往很多人都说
这个商鞅变法是搞了一场私有化运动 大家知道董仲舒, 就提到嘛 说商鞅变法 汉书记载: 董仲舒说:
至秦則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賣買,富者田連仟伯,貧者亡立錐之地。 意思就是井田制取消以后, 老百姓就可以买卖他们的私有土地了
因此很多人说 这个井田制被废除了就是私有化了 可是到了后来人们就发现了 好像不见得
因为人们后来发现了 即使秦王朝对土地的管制 那个严密的程度 远远不是周天子和春秋战国时代 所能相比的。
我用考古材料说明, 睡虎地秦简中, 就已经有大量的这种记载了, 所以到后来我们又发现了 那个四川青川县郝家屏五十号 秦墓中的 一个所谓的田律。 这里面写到, 这个秦武王二年 这个时候还是没有统一的时候 还是属于战国的时候
王命丞相戊,内史郾。 更修田律。
意思是说我们秦国要对老百姓的土地进行规范化
大家知道关于这个国家对这个田地进行规划的,
讲的最多的就是周礼, 但是周立本身他的成书, 就有很大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他很可能是成书很晚的 当然也有一些人像彭林老师。 就认为他是很早成书的。
但是即使是彭林老师 也认为 现在这个周礼的文本 应该说是有很多不同的历史时期夹杂的东西
那么这个周礼讲的这一套国家对土地的这种管制 实际上在真正的西周历史上 乃至在春秋战国的历史上都很少看到
但是在秦以后 的确是 这个青川出土的田律木牍是这样 这个云梦秦简 也有很多这一类的记载。 因此现在很多人又开始说 这个商央变法其实不是搞的私有化 而是搞的国有化。 所以说商鞅变法以后 国家对土地的控制才是真正落实起来,真正发展起来。 所以说 虽然以前周人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说法
这就是主张西周是国有制的那批人的论据, 他们经常用这句话来论证西周时期是国有制经济。
但是在我看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这实际上谈不上 所有制
这就像我们现在说某个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一样
讲的其实是一个政治上的统治范围
说他和所有制其实是没什么关系的
同样的话 在秦汉时代
人们讲的也很多 比如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 其实这些人 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是国有制的概念 那么六合之内,皇帝之土 是不是更接近于国有制呢? 因为秦王朝在对国家控制的力度上, 远远超过周天子对其国家的控制力度, 他对土地的实际管理权力要远远高于周天子 周天子其实是管不了这个国家的土地的 如果说他有所管理大概也就是 王稷 王子的王,江山社稷的稷
他就是那个周天子自己的领地 可能是他可以管的 周天子本身也是个领主, 所以他也有他的领地 但是诸侯的那些土地他能管得了吗
他事实上是管不了的。 可是西周或者春秋, 虽然那个时候很难说有国有制,
但是那个时候有私有制吗 恐怕也很难下结论,
说因为那个时候多数是偶耕, 现在不管持什么样的社会形态学说的人 一般都承认 偶耕是要强调集体协作的。 所以在偶耕条件下很难产生
我们今天讲的个体经济。 当然这个所谓的土地买卖 什么等等诸如此类的, 恐怕都谈不上。 因此我觉得谈论国有还是私有之争 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背景的错位。
我们今天可以讲, 对于国有的东西 我们怎么把它私有化 对于私有的东西 我们怎么把它国有化 但是在春秋那个时代 在所谓人各亲其亲,长其长, 天下平的时代
在所谓的 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
的这个时代 严格的说并不存在国有私有的对立 那一个时代
既没有国有 也没有私有 你说是国
国家其实管不了 说那个时候人各亲亲长其长
用韩非的话来说 这就叫勇于私斗怯于公战。 既然是私斗嘛那你当然可以说 那就是私, 但是 但是这个私 也不是 个人主义的 这个私 是小共同体 是家族 或者 说是一种小的采邑 采摘的采,封邑的邑,上面是口下面是巴,这个字念邑。
因此 我认为 井田既不是国有也不是私有 而是当时这样一种族群社会中的一种 小共同体的田制 那么这样的一种变化 我觉得如果从所有制角度讲
它其实就是 瓦解周制的一个很重要的根源。
所以这种变化 是在战国时候才出现的 但是在西周时代并不是这样。
那么在西周时代 他是一个族群社会, 这个西周的价值体系就很有意思 我们现在讲的儒家,是推崇西周的价值观。
那么儒家是什么意思呢。 他要表达的西周,是什么样的一种社会价值观呢。 在汉代曾经有过争论。关于儒家的起源, 大家都知道孔子之后才有儒家 但是孔子本人并不认为他创造了什么 大家知道孔子一直自称他是述而不作的。
我认为的这个述而不作 不是说他只上课不写文章
所以我们现在有些人把述而不作 解释为他只上课不写文章 我认为这是不对的。 述而不作的意思是说, 述是阐述 也就是说这是一种传承,
作就是创新创造,
孔子自己的意思实际上是说
他不是说他不写东西 而是说他没有什么创造创新, 他的责任就是把 西周传下来的这些东西,这些价值观。 传承到后世。
这就是所谓 述而不作 的原始意思 汉代的汉儒就存在一种争论 就是这个孔子究竟是先师还是先圣, 所以这个儒家的宗师到底是孔子还是周公 在儒家眼里孔子肯定是很伟大的, 但是按照孔子自己的说法 他传的儒家学问是周公之道, 孔子经张口闭口就是周如何如何 而且按照他的说法
这个理想社会就是三代, 但是这里三代实际上指的就是西周 因为孔子他明确说夏朝商朝这两代 他是讲不太清楚的 “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
但是这个夏礼殷礼孔子都不太讲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所以孔子没办法证明和讲明夏礼和殷礼。
他讲的最多的就是周礼 所以因此他经常讲 周如何好,周如何好。 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到了晚年精力不济了, 他就说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 孔子说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他一直把周公当作他这一套的开创者
因此以前因此 汉儒 会发生经学论证,
古文经学, 今文经学儒家流派的分化
就是对孔子的定位不一样。
所以这个古文家一般都认为 这个儒家的宗主 这个儒家的开创者应该是周公 所以孔子只是一个伟大的特级教师
就是一个伟大的传教士 但是那个先知就是周公
今文经学就认为这个孔子的地位是最高的
孔子是圣人,是我们这个儒家的开创者
实际上,我觉得应该这样看 这在西周时代是不会有儒学的 为什么呢 因为在真正的族群社会中
人们对这一套规则 视作当然 往往那个时候,是不需要把他理论化的 去长篇大论阐述这套规则的正确性,
类似于我们现在不会有人写文章去长篇大论的讲 常识性的东西,人不吃饭会饿死,人不能吃屎, 诸如此类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识,
像这样的话 ,人们会认为那是完全是废话
但是真正到了一个社会礼崩乐坏的时候 就需要有人把这一套东西翻来覆去的讲 什么就像我们现在讲八荣八耻,强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时候 肯定是这个社会已经出了问题 正常社会你需要强调和谐社会吗, 这个我们不停强调和谐社会 肯定是我们这个社会已经不太和谐了 如果这个社会很和谐 就不会有太多的人去宣传这玩意。 不停宣传这套东西, 那肯定是这个社会已经出了问题 所以其实这个儒家应该这么理解 在西周族群社会很稳定的时候 当时是不需要儒家这帮人的 因为这一套东西在当时都被人们视为当然 所以也没有特别强调, 更没有把它理论化的必要。 但是春秋那个情况已经不同了 在族群社会的时代 人们都以族群伦理为惯常 没有什么必要 要把它理论化为儒学 但是到了礼崩乐坏的时候 到了孔子那个时候 他就觉得不行了
“高岸为谷 深谷为陵”
这个时候已经是很糟糕了 人心不古 世风日下 越来越不行了
甚至于孔子都已经说 如果在这样下去 我就要移民到其他国家去了 孔子说: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那么这个时候
他提出要强化西周的那一套价值体系
这就是所谓的 儒 儒家儒学由此诞生
那么他强调的就是要恢复原来的那一套 叫做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 这就是 克己复礼 的做法
这个是后世的人们说 儒家主张 复古 主张倒退 的 主要原因,因为儒家崇尚 古代文化,
所以那个 鲁迅创造了一个文学典型 叫做九斤老太, 儒家老是说以前好,现在不行
早期的儒家就是认为 一代不如一代 所以最好的时代就是三代盛世 夏商周是最好的,
以后就是越来越不行了 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就越来越糟糕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儒家代表的就是周制的价值体系 包括小共同体本位 包括性善论, 包括权责对应
这都是族群社会中的思想和行为准则
但是实际上这一套东西
在当时已经是面临着很大的问题 当然我们不能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是因为有一个韩非有一个商鞅
我不认为这两个人特别创造了一种东西
应该讲当时还是一个历史的大趋势 他们两个人顺应时代发现了一条新的道路
所以因为我老实说 秦制是在这方面走的最极端
实际上这样的趋势
怎么样就是从周制到秦制的趋势 在战国时期已经是很明显的一个普遍趋势 东方六国其实也搞过类似的变化 只不过没有秦搞的那么 没有秦搞的那么极端而已
那么这种状态 如果要讲他的那个背景 当然我们也可以讲 这个背景一方面就是
生产方面的改革,铁器牛耕 用铁来制作道具 用牛来耕地
和当时的 成熟的货币交换 促进了这个社会的个体性发展 在族群社会 人们是不能离开族群而存在的 我刚才讲 在偶耕制度下 真正的个体经济 很难存在 因此当时人们是有很强的小共同体认同 这个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后来就不然了, 所以中国开始出现铁器牛耕, 这个到底是什么时候呢 一般人们都认为铁器在人类文明出现的时期 应该说是很晚的 这个西亚 现在人们讲最早铁器的 就是小亚西亚的赫梯 那是在公元前两千多年 就是我们的夏朝以前 就是龙山文化的个时代
世界上就已经有铁器了 那么整个欧洲用铁器也比我们早, 我们最早的铁器。 有人说在商代, 是一把斧头,
那个叫做 钺 金字旁的 那个刃口就存在铁的成分。 但是后来做金相分析 说这个铁好像不是冶炼出来的 好像是用那个陨石打出来的 那么真正的 真正的铁器, 最早的来讲, 是在春秋
大量出现应该 是在战国才有 那么牛耕
当然就争议就更大 因为我们都知道这个 先秦农业讲的耦耕,
都是用耒耜的
这个耒耜老实说连青铜都不是 是那个木头和石头制作的工具, 用帝国玩家知道的术语讲就是石器时代的科技。
这里我要讲 现在很多人认为 青铜时代作为一个经济学上的历史时期是不存在的
因为世界各国的青铜产品,很少用来做工具的 因为这个青铜器的数量实在太少了。
青铜一般来讲都是做礼器,
青铜时代人们往往用的还是木石器
所以青铜作为 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阶段, 我个人认为不太能够成立, 当然也要看后来的考古发现, 至少现阶段,我认为还不足以证明。
因为铜和铁不一样 铜贵的多 所以现在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 都很少发现有用青铜当生产工具的 但是铁就不一样了 所以很多人认为铁实际上是真正取代 木石器的一种 那么在中国他大概是在战国就开始比较普及了。
(未完待续)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