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无力感

逸洲
·
·
IPFS
这一周我尝试坚持每天看《读库》,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因为一些原因并没能顺利坚持下去,不过也通过其他的一些体验获得了一些意外感受。而最终的一切感悟,却都围绕“无力感”一词展开,这也正是我当下的状态。

《读库》阅读与感悟

由于购买《读库生鲜》赠了三个月的《读库》会员,于是便想着在会员期间尽可能多看一些文章,于是我便把它定为4月第三周的探索主题。

其实我曾在2022年订阅过一整年的《读库》,但并没有看下去多少。也许是因为最近的环境使我更愿意阅读长文了,这一次重新回到《读库》,我对于它的兴趣会更大一些。可在实际阅读中,我依旧不能保持长期连续阅读。究其原因,我觉得和工作的环境无法提供长时间的连续专注有关。再加上手机屏幕太小,单屏展示信息量太小,本就影响阅读体验,我又不能带着iPad上班,那样摸鱼太明目张胆。所以一周下来,我完整读完的,也只是拖了好几周的第2402期。

总体来说,我觉得《读库》的选题偏旧,涉及较多上世纪的生活,可能不太符合我这个年龄段的阅读喜好,但其中的一些内容页确实能够让我了解到一些关于过去的真相。

最后记录下我几篇让我印象深刻的文章吧:

钢琴传奇

这是关于天才钢琴家刘诗昆的爽文,却也是一个命运的悲剧。

家境富贵,不到3岁开始学琴,10岁第一次获奖,被多个国际名师看重收徒,十七岁破格参加国际赛事获奖,娶了叶剑英的女儿为妻……这样的剧情放在网络爽文中也不足为奇。

可就是这样优秀的钢琴家,为国争过光,和江青跳过舞,给毛演出,即便他努力表现得政治正确,成为“红专标兵”,下农村在一线劳作,我以为他能逃过的,可文章最后却说他做了6年牢。

政治就是这样吃人的。

我真的对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没有任何好感。即便历史书试图用各种方式证明当初的事情是合理的,但始终难以说服我,因为它始终是没有足够论据的一家之谈罢了。

我不知道刘诗昆一家是否曾在某些时刻后悔过,当初要是登上那艘前往台湾的船,情况会不会更好呢?

我不知道这篇文章中经历的叙述为什么止步文革前,有太多不能说的吗?

不知道是否后悔过没有踏上前往台湾的船

搜索发现,后来他入了香港籍,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对过去的一切充满了心理阴影呢?

我正在经历一个下行年代,虽然远远没有刘诗昆惨,但已经让我十分悲观消极,也充满了怨气,我无法去想象生活在那样一个年代,见证那些人祸会是怎样的体验。

所以我很理解《三体》中的叶文洁。我觉得我如果生活在那个糟糕至极的时代,只会做出和叶文洁同样的决定。深陷压迫之中,除了寄希望于外界更强大的力量、更高级的文明,还能怎样呢?在科幻小说里这个外力是外星人,那么现实中呢?其实这个角度去想,很多“背叛”似乎都可以理解了。也许并非恶意,只是足够失望。

我很难理解,为什么现在还能有一批踏入中产阶层的精英们,拿毛的“矫枉必须过正”当真理,难道他当年的蠢事带来的教训还不够吗?中国真正的智慧其实是“过犹不及”呀。

听妈妈的话

作者:李凡

如果说上篇文章终究不能说服某些认为“资本家就是罪有应得的”乌合之众,那这篇文章则体现了普罗大众在时代面前的无力。

作者的母亲是真正的大女主,小小年纪便有着坚定的信念,想要靠读书改变命运。面对母亲的阻碍,她借钱也要参加考试。即便困难得吃不饱饭,即便中途辍学,却依旧未能放弃对读书的追求。她努力争取着一切机会,想尽办法在书记的阻碍下拿到再次参加中考的机会,也想方设法转学到更好的高中获得更好的教育。而即便她的母亲如此阻碍自己,她却依旧把学校的饭菜省下来,带给没有粮食吃的家里人。

可命运也未曾放过她。因为三年饥荒,把粮食省下来给家人的她患了贫血性心脏病,即便获得了保送的名额却没有通过体检。后来她终于复读上了高中,却在高考前夕迎来了文革停课的消息。

她将青春的热情投入文革,也风光过,却一无所获。十年最好的青春,在混乱中转瞬即逝。

当她再次具有好机会时,却已经耗干了热情。在恢复高考后,她未曾认真复习过便成为全考场唯二过线的考生,却最终还是放弃了填志愿。函授毕业后,她也拒绝了做校长、做领导机会,终身在县城里做着普通的科员。

她将重心转移到照顾儿女上,对他们在教育上严加要求。似乎所有的不甘与怨恨,都转嫁到让孩子出人头地上。而这种畸形的教育,又引发了子女的抵触。

这是女性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

所有的一切都是一个幌子,不管是谁都逃不过时代的铁拳。

当他们从新闻学院毕业后

这是一则播客,转载自《新传自习室》,讲述了几个新闻毕业生对于新闻学行业的看法。

听这个播客会有些感慨,主播年纪竟然比我更小,在他们面前我甚至可以算得上是见过更多的老人,但不管是学历,还是实习经历我都落后他们好多好多,我也完全做不到像他们一样自信地对着麦克风侃侃而谈。

由于比我晚入学,他们会比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舆论形势变化的影响。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对于那些变化的感知主要来源于互联网管控,而对他们来说,那些变化却是实实在在地渗入了校园生活。

他们提到中传曾经有着丰富的校园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最后以2019年为转折点,走向衰落,现在剩下的寥寥无几。没想到一所传媒名校的内部媒体也没能逃得过政治压力,而它们的关停,则来自学校自上而下的施压。

而更让我震惊的是他们提到19年以后学弟学妹选择新闻的原因,他们说,他们选择新闻,是因为喜欢新闻联播、新华社,想要未来在新华社工作。我完全理解不了这些到底哪里吸引人。我不知道是什么带来了这些变化,甚至让翻了墙的中学生产生一种观念:祖国就像是一个父亲,为了保护我们才建了墙,在墙外看到的那些让人不适的信息都是垃圾信息,不看不信。

里面提到了历史课本改版的影响,或许可以以后去研究下。

回想起来,15年入学的我,大学时期国内舆论行业正处于旧与新,多元与保守的交汇时期。我们老师的理念大都来自于上个时代,虽然我也经历了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但也只不过是小学期的选修课,随便听听就完了,并没有系统学习。在我们大学时期,我们充满了对保守的抗拒,这些思想也至今影响着我,让我们与00后在思维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我不知道,身处这一环境变化之中的高校老师们会怎样想,他们又会在教学中做出哪些调整。但应该不会是什么美好的经历吧。

而即便是能顺畅应对各种采访的新传学霸们,也会对未来产生迷茫,这个播客中的主播全是学历背景很强的留学生,他们的困境也都在于该如何留在墙外,所以他们的经历也许并不具有代表性。大部分像我们这种在国内挣扎着的那些资历普通新传毕业生们,又该何去何从呢?我不知道。

我庆幸新传给我一个在理性认识世界的机会,但我又很后悔学了这个专业,我根本找不到自己的路。

挑战连发一个月短视频?我在第二天就放弃了

周二听了一节直播课,其中有个活动是连续发布视频一个月,可以获得半年的新媒体社群资格。我挺想要试试的,但思考了半天,也想不到合适的选题。于是我去问了ai,四个配置了不同知识库的ai两个劝我放弃,两个劝我坚持做。最后我还是决定放弃,因为在看到放弃的答案时,我明显是释怀的。我实在是不擅长拍视频这件事情,也确实缺少一些兴趣。

首先我在外表上就不具备成为视频博主的条件,长相不好看,声音不好听,完全不适合出镜,也过不了自己的心理关。但凡可以接受,每天随便录点口播类视频也是很容易在水的同时保证一定的质量。而如果不出镜,基本就只能选择一些费力不讨好的形式,剪辑复杂耗时又缺少吸引力那种。

而我对拍视频的兴趣确实远远不如文字和图片。就算让我坚持每天写文章,每天拍照,哪怕是让我这个没什么绘画基础的人去坚持每天画插画,我都觉得比每天拍视频有意思多了。

我也想不明白是为什么,可能因为视频本身的不可控,以及一遍遍重复有些无聊?至少我没有去学习风光类视频的拍摄与剪辑是这个原因。而另一个方面,则是上班的人完全没有兴趣在剪辑这件事上花太多时间。

其实我一直对做自媒体没有什么信心,但又一直没有彻底放弃做自媒体的心思。大概是因为,它似乎是这个环境下,唯一普通人有那么一丝可能赚到钱,摆脱讨厌的工作,改变自身处境的机会。

可现在这个环境下,自媒体显然不太适合我。作为一个干啥都三分钟热度的p人,我根本找不到自己适合垂直的领域,根本没有一个方向能让我做得出长期输出。而我又偏偏是坚定的理性派,那些看起来门槛低的内容,在我这个缺少网感,缺少对主流的共情的人来说,门槛是极高的。偏偏在这个时代,理性又总是会和404联系在一起。

我更想要畅快表达真实的自己,而不是营造一个光鲜亮丽的人设。而对于当下的自媒体这种戴着镣铐跳舞的玩法,并不适合我,我成功的可能也是微乎其微,所以还是放弃吧。工作已经让我承受了太多不喜欢的事情,我应当在工作以外的事情上追逐本心。

“七日书”活动后续

上周参加matters的七日书活动,没想到活动的反馈还挺好的,《向往台湾》成了热门,算上打赏和配捐得了七美元的收益。周五参加他们的线上连麦活动,还有人说对我的内容印象深刻。

收获这些反馈,我其实心情蛮复杂的。通过matters去培养写作兴趣是值得的,也许我会有蛮多其他的收获。但显然它不会带来可持续收益,因为两周配捐的总额也才一百多美元。这种平台也不会对找工作有任何帮助。我很难不感慨,假如我要是早生几年,在2015年左右那个公众号、知乎、简书这样的图文媒体的红利期去就业,会不会人生就有更多的机会。若是在那个年代去尝试各种理性题材,说不定真的有可能有些成绩吧?可惜那个时期的我是个刚入大学,根本不了解自己适合干啥的迷茫大学生,积累很少,也不可能对那个时代做出什么来。而等我意识到自己感兴趣并想要深入的题材时,简中互联网已经变成了另一个鬼样子。

比起去研究怎么搞流量,怎么迎合受众,我对于获取深度而非功利的知识更感兴趣。可是在这个万众考编,文科生就业困难的年代,又作为一名被工作占据大量时间,很想要去逃离不喜欢的环境的人,我很难有毅力去坚持这种看不到前景的事情。

不过我觉得,与其和自己不喜欢且不适合的简中互联网较劲,我不如还是去探索探索墙外的世界吧。即便这些能带给我工作上的帮助也不多,但在墙内我不也是一样没有机会吗?

按时散步活动

周日下午参加了一个按时散步的活动,这是一场对路上观察的实践。这次活动丰富了我对路上观察的认识,在主持人分享的书籍中,我认识到原来路上人们的坐姿、垃圾桶、路边的球体、洞等各种各样的寻常事物都能成为观察的对象,还是蛮好玩的。

这一次活动我选择的观察对象是路边的文字,但由于那是一片整洁有序的新城区,其实并不太能见到有意思的文字,倒是街边介绍花木、路灯等装置的二维码引起了我的注意,让我感受到了这篇区域规划中细致之处。

而我这一篇并不想多分享路上观察的体会,更想要说说圈子带来的差异。这次活动的主持人是书店店员,我听着他娓娓道来这片区域建设规划的种种知识,让人感慨他的知识渊博。有人问他是怎样知道那么多,他说是在上学的时候考察了解。这时有人补充说他是某知名985建筑专业的才子。

我的感受蛮复杂,也许我该感慨追逐理想的重要性,高学历摆脱固有的人生模板去追逐一份理想的工作有多美好,但我也很想感慨原来做一份理想的工作竟然这么难,只有名校毕业生才能有这等荣幸,而我这样的小虾米又算什么呢?

这次活动让我有机会接触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圈子,话题有趣,对事情有想法,这是和我工作中所能接触到的那群只知道养娃和花钱的宝妈截然不同的存在。可我也知道,我与他们学的专业截然不同,知识浅薄,在很多方面都与他们差距甚远。他们聊着工作经历,我只有羡慕的份。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工作虽然累,可他们依旧对自己的行业有热爱。而我呢,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热爱是什么。

我处于一种痛苦的悬浮状态,既不能接地气地融入主流,也没有机会触及自己向往的世界。

新闻实验室线上活动

本周参加的最后一个活动是周日晚上新闻实验室和不合时宜的线上活动,主要分享了一些对于媒体的思考。由于下午的路上观察走得比较累,我听得不是很在状态,只是分享两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点:

一位电影人带着自己的作品去国外评奖,结果得知国内有关人员不同意将他的作品拿去评奖,他毅然以放弃大陆市场为代价,选择坚持。嘉宾提到,他有足够的资本去承担这种代价,可是对于电影其他的工作人员来说,这种代价就是他们所难以承担的。是啊,对于我们这样的小虾米来说,反抗权威、反抗主流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我们很难找到那样一片能够容得下我们叛逆之心的空间。在这个环境下,清醒可能反倒会成为一种痛苦。

而另一印象深刻的地方是一个和我一样做着不喜欢的工作的人的提问了普通新传人的职业发展。可很遗憾,各位嘉宾也未能给出答案。大概这就是个无解命题吧。似乎我们就只能在自己不喜欢的环境里挣扎着,面对三观不合的人群,也只能是去寻找自己的同温层。


这是体验与感受都蛮丰富的一周,但与以往的任何一周一样,我依旧没能获得改变的答案。或许在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答案。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逸洲局外人的精神角落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