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厨房到餐桌 打磨那个真实的自己

goldbell3030
·
·
IPFS
这几年,竟然是厨房,让我最有成就感!

广式月饼,炸油角,萝卜糕,年糕,肠粉,蛋挞,酥皮包,凤爪,冬阴功,猪脚姜……想不到就在这几年间,我真能倒腾出这么多的菜式!其实,我是真想家了!是保留着家乡味的味蕾一直带着我去找挑战。同时,在斯图加特真没有粤菜馆也没有早茶,我也不愿意在亚州超市买冰冻食品。所以,就应了我做教育的箴言,没有才是有!资源匮乏没关系,只要自己动手就有一切。虽然是不容易,但是做成之日,不单只是满足了嘴巴,长了本事,还意想不到地遇到了那个真实的自己!


那个自把自为的我

说起入厨,我大概10岁时就要独自去市场买菜,然后煮晚餐。但是在我的记忆中,我最拿手的,只有即唯有:鱼头滚白瓜汤、清蒸鱼和炒青菜。这些都是快手菜,我有本事半小时就做好两菜一汤。为什么没别的呢?那是我是那类不开窍又不受教的火星宝宝,只看到自己想看的事,只听自己认为对的话,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我妈总说我,自把自为(粤语,意思是自作主张)!所以,我的厨艺一直都没有家传的影子。


等我做了两个宝的妈,来到德国,真的没有人能帮我了,我才开始真正在厨房里打滚,但是我的老师是各种书和网上的食谱。同时,没有不可能也成为我的厨房箴言。为什么就一定要用生的生菜做沙拉呢?爆炒一下再做不也行嘛;薯泥不也是酱的样子吗?拌着意粉一起吃不是挺好吗!如此类推,各种黑暗料理应运而生。

真正教我做饭的是我先生,什么先爆油,炒了青再蘸水,三盖三开等等。好吧,人家自小就是做烧火童子学起厨艺的,连炒个土豆丝也能个性化定制,可以选择爽口版或者绵软版。有这样的先生,也意味着挑剔难伺侯,他去年在德国的大半年里,不停地投诉我做的饭菜难吃,说我可以放假了,他全包。为此我还特意写了一封公开信,召开全家会议来宣读,表明:你可以提意见,或者帮我做得更好,但是不能剥脱我煮饭的权利!


揾到自己的“谱”,磨砺那个独特的自己

也是要感谢新冠,整整一年了,我们隔两三个月就LOCKDOWN几个月在家。每天最勤奋做的事,就是一日三餐。当在生活中做多了之后,开始摸索到自己的食谱了,也认识到一些最佳搭配。同时,时间充裕了,也把更多的关注放在自己身上,一顿饭的好坏真的不只是在餐桌上的好不好味,而是吃完之后,身体的感受或者是否调整到身体的状况。并且,怎样吃才是更在场的修行。道家讲道、理、法、术、器,放在吃这件事上面,也恰如其分。譬如,换上正觉的心神,学习跟天时地理去配合,来安排食材用什么,怎样煮,怎样吃,从厨房到餐桌这件事就是天地人的合一修行。

不过现实还是现实,我还是那个爱吃甜、贪嘴、贪新鲜的我,味道太好的食物就忍不住口,饱了也不愿停,结果就是从午餐饱到晚餐,或者晚上入睡时还是顶着肚子的,睡觉就不踏实了。所以慢慢总结了一些自己的原则:清淡是真味;不饿就是饱;不勉强清盘;要煮少一些,最奢侈的事莫过于每餐都是新鲜的。    

      柴米油盐酱醋茶,见到自己、天地和众生!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