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缩分红币的经济理论矛盾
通缩分红币的经济理论矛盾
有一阵子通缩代币非常的热门,从BSC的猪币开始,每几天就会看到新的通缩币在宣传,像Babydoge也是走通缩币规则。
通缩币主要几个特征:
- 用户交易的时候要扣除一定比例的额度
- 扣除的额度会依照持仓比例分红给其他持仓者
- 扣除的额度会有一定比例打入流动池(部分代币会这样做)
- 扣除的额度会有一定比例销毁
通缩代币表面上听起来很合理,又能分红又能提高代币的稀缺性,但就市场机制而言有些矛盾点。
- 交易先扣除比例,例如10%,那未来如果价值涨幅低于10%(包括分红量),就直接赔本了,不用说,短期如果价格未涨,一买一卖之间就直接是赔钱的。买的先扣10%,对于他的价格期望也要高于这个数字,在中心化交易所并没有实际交易,用户没有太明显的感觉,到了去中心化交易所,这种买卖就赔钱的状况会让用户降低交易动机。
- 交易动机会因为频繁交易容易亏本而逐渐减少交易,流动会逐渐停滞,一个货币流动如果停滞了,那他的价值就会衰退,FOMO情绪过后,谁还愿意入场呢?所以只能不断的拉新韭菜啊!
- 越是陷入低交易量的时期,交易基本上就是赔本的,那就呈现一个恶性循环了,没有新韭菜,就会变得像是一摊死水,就算有新韭菜,原本被套住的用户,也会急着出货解套,或是忍不住的用户割肉离场。
仅仅仰赖持有来创造价值的设计,在市场机制中本身就不合理,市场中要价值最大化的最重要元素是流动性,具备流动性的货币就算跌也有机会翻身,但缺乏流动性的货币,就算涨也会逐渐走入恶性循环而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