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小本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斷捨離】生活的節奏感,從小事開始做起。

小本
·
·
不打掃整理又怎樣?日子還是能過啊!沒錯,不打掃整理,其實也不會怎麼樣。但是,開始動手整理、規劃自己的生活會過得很不一樣。

現在很多廣告都主打著「質感生活」,但是想過一個有質感的生活,不一定是要買昂貴的家具擺設,或是住上豪華的公寓,才能讓生活質感提升。也不是說生活要過得有多自律,你才能過得上從容自在的生活。

<圖片來源:POPBEE>

找到生活的節奏感非常地重要,即使每天生活這麼忙碌,家裡的繁雜瑣事還是能有條不紊地打理好。我認為能從容自在地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的人,一定是一個非常了解自己的人,也擅長觀察自己的生活習慣,並順著習慣延伸出去,把生活過得井然有序。

以前剛從家裡搬出來外面住的時候,生活習慣只能算是普通,畢竟家裡都有媽媽幫妳打理好生活上的一切。突然自己一個人搬出來住,才會發現「原來馬桶會變黃」、「垃圾要分類,不然很容易長果蠅」、「地板不掃不拖的話,赤腳走路腳會變黑」、「冰箱不整理,裡面的東西容易壞」...等等的生活問題,會排山倒海地朝著你撲過來。

不打掃整理又怎樣?日子還是能過啊

沒錯,不打掃整理,其實也不會怎麼樣。
但是,開始動手整理、規劃自己的生活會過得很不一樣。

那麼,找到生活節奏感的第一步該怎麼做呢?

首先,練習觀察自己。沒錯,就是先觀察自己的習慣。

生活上的習慣,還有自己早中晚的習慣,不管是多大或者是多小的習慣都要記錄起來。因為要先了解自己,你自己才能替自己規劃新的生活模式和習慣。一開始你還是能維持自己亂丟東西、衣服一個月才洗一次、洗手台的碗盤累績到一周後再來洗...等等的生活習慣,還是能維持,但是,一定要確實記錄這些和自己有關的事情。

生活實驗:下班回家後,第一件要做的事情。

蒐集了這些習慣之後,就開始來做實驗。

根據前面自己蒐集到的情報,你可以選擇從不痛不癢的地方開始著手,例如:刷牙時,順便刷洗手台。馬克杯使用完,立刻清洗並擦乾歸位。化完妝之後,順手把化妝品和鏡子用酒精擦乾淨。都可以用這些小事來當作起點,哪怕是多小的事情開始,都可以。

從小事情開始建立起信心,再順著這件你能夠完成的事情,延伸觸角到其他的瑣事上。

切記!一定要順著自己的習慣去做,借力使力。千萬別制定了一套規矩,結果第一天就以失敗收場。先從對自己最沒殺傷力的事情開始做起吧!

我自己的話,是先從「每天下班回家後」開始著手,我規劃自己只要下班一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應該要做什麼,等到習慣了這個新習慣之後。接著,再來接續第二件應該要做的事,而且,一定要先完成第一件事之後,才能接著做下第二件。

實際舉自己成功的案例....

下班回家後,我的流程是這樣走的。

  1. 鞋子、包包、外套、鑰匙、手機放到它們的位置。
  2. 用肥皂洗手、擦乾雙手。
  3. 拆下耳環、把頭髮綁起來。
  4. 關窗戶,開啟清淨機、電風扇、冷氣。
  5. 餵貓,家裡兩位小公主可是餓不得的。
  6. 鏟屎,盡鏟屎官的本份。
  7. 洗手,並清洗挖過罐頭的湯匙及空罐頭。
  8. 把烘碗機內的碗盤和杯子,整理到櫃子裡。
  9. 拿抹布擦餐桌、書桌、茶几、電風扇的底座,大略抹過即可。
  10. 準備一個臉盆,把今天上班穿過的白襯衫、襯衣及兩個洗衣袋放到臉盆裡備著。
  11. 洗澡 (30分鐘)
  12. 洗眼鏡、洗剛才備好的白襯衫及襯衣,並分別裝進洗衣袋裡。
  13. 洗好的白襯衫及襯衣,丟到洗衣機裡去快洗。
  14. 擦化妝水、乳液、擦化妝台的鏡子和桌子。
  15. 準備享用晚餐 (晚餐都是由小當家打理)
  16. 曬白襯衫及襯衣
  17. 吹頭髮 (20分鐘)
  18. 用吸塵器吸地板、沙發 (家裡的貓毛每天多得嚇人)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很驚訝,一回到家都累得半死的,還有心情做這些事情?其實這些習慣,也不是一下子就長出來的,這些是花了三個多月的時間,邊做邊調整才建立起來自己的到家模式。

第 1~10 項,通常只花 10分鐘左右。
第 11~18 項,排除洗澡和吹頭髮的話,大約是花 50分鐘左右。

所以,平常下班回到家,大概二個小時,我就能進入到最舒適的狀態,又能整頓好家裡。

這些待辦事項,會保持一些彈性,我還會再組成小群組,讓事情可以在小群組中彈性地切換。如果規則訂定得太死,這個流程一定不會成功,一定要保持事情的彈性,才能做的長久。

不過,這18項代辦事項,僅限於平日的周一~周五,假日的節奏又會更慢一些,不會像平日那麼緊湊地去完成每件事情。畢竟想要培養新的習慣,必須在低限度的壓力之下,才容易養成的,而且還要讓這些習慣,變得像是呼吸一樣地自然。順著自己的習慣去完成,把家裡瑣碎的事情(每天一定要做的瑣事),全部都串了起來。

<圖片來源:house.muji.com>

減少平日瑣事的積累,假日就能擁有更多的時間。

不曉得各位有沒有注意到,前面提到平日的待辦事項中,有提到白襯衫、襯衣,我每天都是穿一樣的襯衫去上班的,衣櫃裡有各三件一樣的白襯衫及襯衣,褲子頂多就是一周二件替換穿這樣。

為什麼上班只穿襯衫?是為了要減少洗衣服的量

仔細想想,如果公司沒有特別要求上班的穿著,通常都是穿自己平常在穿的便服去上班,等過了一周之後,這些便服就累積了五天的洗衣量在洗衣籃裡,等著你到假日時,才能處理他們。

通常洗衣籃累積的臭衣服,到了假日就是一大籃,這麼多衣服一次丟進洗衣機裡洗,你確定都洗的乾淨嗎?就算洗得乾淨,陽台的曬衣架足夠嗎?有足夠的空間可以曬這些衣服嗎?就算有足夠的空間可以曬,但是衣服那麼多,曬得這麼密,衣服乾的了嗎?

這些問題就是平常瑣事的積累,因為對大多數的人來說,這些就是稀鬆平常的小事,沒必要認真看待。但是,如果你願意多關注自己的生活,就會發現「家事越多,就是找自己的麻煩。」

平常的自己,就已經把平日上班在穿的衣服都洗好了,到了假日,其實就沒有甚麼衣服好洗的。頂多就是洗一些睡衣、襪子和一周二件替換的長褲而已。假日的家事,也減少了很多。

之後,我也想嘗試每天做一點家事。

我想每天都安排一件家事來做,就是假日在做的家事,切五件事情出來到平日來做,像是周清一樣。這樣平日都有固定的家事小任務要處理,等到了假日,就可以輕鬆地完成被自己減量的其他家事,在家裡休息的時間也變得更多了。

目前是想這樣安排

禮拜一,擦鏡子。
禮拜二,洗手檯。
禮拜三,洗衣服。
禮拜四,刷馬桶。
禮拜五,擦地板。
禮拜六日,安排只能在假日做的家事。

但,實際上還要看試行的狀況再來做調整。


【筆記欄】

  1. 洞察自己:觀察自己的習慣,好的壞的都要確實記錄下來。
  2. 生活實驗:找一件最沒殺傷力的小事開始做起,當這件事情已經內化成習慣之後,再延續這個習慣出去,擴大自己的作業流程。
  3. 試營運:只要流程不順暢,容易產生斷層,就要調整順序或者簡化處理的過程。
  4. 保持彈性:建立小群組,保持事情的彈性,隨時都能調整順序。但不能跨群組切換

※ 習慣養成:一定要順著自己的習慣,才能在最低限度的壓力之下,養成一個新的習慣,要善加利用自己原本的習慣,才能毫不費力地抓到自己的節奏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
可以拍手或是留言讓我知道喔 :D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