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衣服的形式與風格
在成長過程中,大部分女人與服飾的關係像是一部戰鬥史——頻頻掙扎於買與不買、游移於丟與不丟之間。
仔細想想,日常生活中,我花許多時間處理「衣服」這件事,舉凡買衣服、選衣服、洗衣服、摺衣服。但是,現在我發現自己對「衣服」這件事幾乎無可言說——說不出喜歡什麼顏色的衣服,說不出喜歡什麼款式的衣服,說不出喜歡什麼品牌的衣服。這些問題,我都答不上了。
但是也非到一無所知、一無所感的境地。若某人打扮得花枝招展又無邏輯可言地與我擦身而過,我還是覺得刺眼。當我面臨從兩雙鞋中挑選哪一雙時,還是常常因為專櫃小姐一句「這一雙比較適合你衣服的風格」而下了最終決定。也仍有同事跟我說:「我很欣賞你穿衣服的風格。」所以,就衣服這主題,我還是有「風格」這件事可說吧!
但若要討論服飾穿搭的風格,對我而言,其核心議題在於形式。我說的形式並非裙子、褲子、洋裝……這種款式的問題,而是在服裝搭配的調度上,我有一些形式上的基本原則。
關於衣服的概念,我的啟蒙來自父母。就讀國中之前,我在一個小鎮成長,那是臺灣經濟奇蹟正展開之際,是有些同學父母的職業是長工的年代。我幸運地誕生於小鎮仕紳之家,不但免去物質匱乏之苦,甚至有些超越常人的享受,例如:換季時媽媽會帶著我們姊妹去裁縫店訂製制服。當時我不懂得這是一種福分,但是「訂製衣服」這個行為滲入往後我對衣服的判斷思維裡,那就是「衣服要合身」的原則。在結婚後,這個觀念是婆媳爭執的引爆點。買孩子的衣服時,婆婆總希望買大一些才能穿久一點;而我完全無法接受穿大一號衣服的邏輯。但是,後來這項原則也讓中年逐漸發福的我吃苦了,因為衣服們逐漸、逐漸不能穿了,許多經典款也無法上身了。
關於衣服的概念,第二個影響我至深的導師是我的小阿姨。她是七o年代的摩登女子。她教導十二歲的我一條衣服穿搭的金科玉律,至今我仍不敢違背,就是「條紋不能配點點」。擴而充之,延伸出來的原則還有橫條紋不能配直條紋、不能條紋配格子紋、不能點點碎花配格子紋條紋……,族繁不及備載,以致人生至今我的衣服穿搭一直是極簡路線,奉行的還是黑白灰三原色的搭配法,衣櫥裡少有碎花圖案的服飾,也沒有繁複的飾品。
至於「線條」的概念應該是後來我自己行行走走耳濡目染而來。台灣有許多擁有先進紡織技術的布商,但是從織品剪裁為衣服時似乎缺少一些美感或難以名之的什麼,常常是寬鬆舒適有餘但沒有線條。有一陣子親友之間非常風靡秀山莊之類的國民休閒品牌,我個人是避而遠之的。
不過,也有些想法被歲月調整了,例如:小時候爸爸告訴我,要買就買最好的。我也曾跟著親友們蒐集經典款的風潮,但在發現維護不易之下退場了。這些年我發現也不需要買最好的衣服,因為衣服就是會耗損,或人總是會喜新厭舊,衣服終會淪落至汰舊換新的一天。
視場合穿衣服也是我逐漸在努力之處。正式場合要有正式穿著是不言而喻的道理,但仍有一些灰色地帶,似乎介於私我和正式場合之間。關於這件事,我最深切的反省是搭飛機的時候,因為覺得旅行是私我的事,有時飛行時間很長,所以有十幾年之久我是穿夾腳拖鞋搭飛機的。隨著年事增長,雖然我的穿衣哲學仍嚴守保有自我風格的期許,但我也逐漸能接受在維持自我風格之時也尊重周圍人的觀感。
我常想:為什麼在臺灣中小學沒有課程教育學生怎麼穿搭衣服?美感裡其實是存在著嚴謹的形式。
如果說在成長過程中我與服飾的關係像是一部戰鬥史,它的體例應該是斷代史吧。
年輕時,挑選的、洗滌著的、鍾愛著的任何一件衣服,沒有其中之一在我現在的衣櫥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