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笔记二
第四幕
熊罗万象八阵图
一、导演的智慧
舞台是演员的艺术,剧场是导演的艺术,演员只是他们的表现工具。事实上,导演的确要有诸葛亮的才能,创造出适当的情境,为演员与观众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导演是一出戏演出的统帅,戏剧生命工程的总工程师。
二、导演的类型
(一)天才灵感型—天才横溢,经验丰富,初学者不宜学习。
工作形式大致如下:
1.阅读剧本,凭自己的直觉去“感知”原作的精神或意义。
2.记下自己“感知”的第一印象。
3.在“心目”中形成戏剧行动、场景、灯光等要素的“初稿”。
4.删改内容,重组情节或行动次序。
5.然后与设计群、演员等合作者沟通,开始排练。
这类导演不太爱导他们同时代作家的写实性剧本,因为较不易发挥。
(二)研究计划型—所谓学院派的导演大多数属这一型。
工作步骤是:
1.仔细研读与分析剧本(如情节、人物、行动等)。
2.搜集并研究相关资料—如作品与作品内容的时代背景、剧作家生平、文本研究、过去演出记录等。
3.构成导演理念。
4.确定主要戏剧行动和行动动机。
5.然后与设计群、演员等合作者沟通,开始制作。
三、导演的自我准备
一个称职的导演(无论是哪一类型)必须具备下述的基本条件:
(一)看过许多剧作与演出,有分析剧本的能力,有敏锐的感性,还必须有广泛的剧场知识和下述各方面的能力。
(二)有训练演员的能力—至少要懂得表演艺术,才能和演员沟通,指导演员。(“演而优则导”的导演常常会不自觉地去做“示范表演”,那会限制演员的创作潜力,必须避免。)
(三)具备布景、灯光、音乐、服装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导演本身可以不会设计,但是如果没有这些方面的基本素养,就无法与设计者协商、沟通,整个制作就可能达不到统一的风格。
(四)有修补剧本缺失的能力—指对原作艺术上的小缺失和不合时宜的因素(如已经过时的语言、预期观众不懂的方言、俚语等),有能力化解、补救。
(五)有丰富的想象力去化“剧本的平面文字”为“立体的流动舞台景象”。必须雅俗共赏,不是曲高和寡,而是“曲高和众”。
(六)有择善固执的意志,但是同时必须有接受建议、不固执己见的的胸怀,才能结合或整合大家的力量共同创作。
(七)有艺术家的感情去发挥剧作的精神,有军事家的本领去指挥全局,有企业家的头脑去掌握经费和制作时间的进度。
四、导演工作步骤
导演的主要工作是排戏,以及与设计群。
(一)基本考虑—第一步要确实回答的问题
1.演出的目的是什么?
2.为谁导演?观众是些什么人?
3.可能会请到那些设计者与演员?
4.演出场地与设备如何?
5.经费来源及数目如何?
6.制作时间多长?
(二)决定演出剧本后的进阶工作
1.阅读剧本
第一次阅读不要去参考别人的评论或分析,自己也不要去分析剧本的主题思想、作家生平等,专注于各幕和全剧的情节、行动如何开展?如何产生“冲突”?如何达到高潮?如何结束。如果阅读一次不能掌握,以同样的态度再读一次。
2.撰写“戏剧行动纲要”
完全依照剧情的进展依次将剧中的重要行动写下来。注意不要用任何带主观情感的文字,或任何剧中没有的事件和行动。
(eg:写《俄狄浦斯王》一剧的“行动纲要”时,不要先写“出生后就被丢掉”、“俄狄浦斯杀死了怪物所以”等在剧中以后在回述时才提到的事件)。
只是将整个戏剧行动依它们在剧中的发展逻辑次序客观地写出来,而不要加任何主观的判断或解释(避免先入为主)。
🆕行动纲要描述方法:
(1)第一步—限定200-220字;
(2)第二步—浓缩成60-70字;
(3)第三步—用一个句子或词组说出来(30字以内);
(4)第四步—用一个具体的形象如“盛开的玫瑰花”、“残荷”、“将尽的烛光”等来表达你对剧作的总体感觉。
3.参考相关资料
诸如剧作家的风格和他生平经历、际遇中和作品有关的事迹,过去演出情形等。这一步工作最好在人物分析后进行。
4.人物分析
(1)谁是主要人物?谁是次要人物?他们间的关系如何?
(2)各人物在剧中的功能是什么?(不同人物应有不同的行动和目的)
(3)同时思考如何呈现这些人物的个别特性与在戏中的功能。
5.场景分析
(1)有哪些场景?它们在剧中有什么功能、作用?
(2)同时思考如何在舞台上呈现?有无预见困难?如何解决?
6.音乐或音效分析
(1)它们在剧中有什么作用?对整个作品有什么帮助?
(2)同时思考如何呈现?有无预见困难?如何解决?
7.道具
(1)有哪些特别道具?有没有什么功能?
(2)它们和人物的关系如何?有没有什么象征或其它特殊意义?
8.结论
(1)从以上各项分析中归纳出全剧所要表达的意义,即导演认为剧作家如何通过情节、人物、场景等手段所呈现的思想、感情、意象。
(2)同时思考如何呈现导演自己所发现的剧作中的精神?有无预见困难?如何解决?挑战性何在?
(3)导演如果能事先理出上述各项中的“预见困难”,才能有效地和工作群沟通,并借助他们的智能来解决,完成整个制作。
9.确定导演理念
“导演理念”通常在分析剧本后早已经形成,现在可能会有修正,导演必须选择他的呈现形式,写实?写意?或其它他有能力掌握的剧场形式。
(三)聘请设计群—在聘定制作群后,接下去工作依次有:
1.向设计群提出自己对剧本的诠释和演出风格的构想,然后共同讨论制作方针与步骤,并决定制作进度和经常性制作会议的时间。
2.招募或甄选演员。
3.制作导演本—将自己的预想心得、构思、走位等记下来,作为排戏时的参考。
4.与舞台监督共同排定“排练时间表”。
5.开始排戏。
(四)排戏步骤—会因人而异,基本上多依下列步骤进行:
1.由导演和演员、设计人员等共同了解整体构想,戏剧情境,戏剧事件、人物、场景设计等开始。
2.集体读剧、讨论。
3.排走位—演员可带剧本。
4.“丢本走位”—这时要演员注意细部动作、情绪、潜台词、节奏、速率等因素。
5.技术排练—在演出剧场排练灯光、音乐音效等技术的配合。
6.彩排—是一次整体的检验,确定演出品质。
7.演出
(五)排练小秘招
1.如果遇到演员的想法不一致时,导演要让排练来逐步发现或证明怎样做才是最好的选择。
2.导演决不要兼饰演员,失去客观的观察距离。
3.导演不要做示范动作,要多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演员自己去领悟。
(eg:导演可以问
(1)你现在在想什么?要做什么?心情如何?
(2)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说)?
(3)你和其他人物的关系怎样?你为什么讨厌(喜爱)那个人物?)
五、导演工作示例(以《俄狄浦斯王》《李尔王》为例)
(一)导演理念的形成:无论导演因何而导,成败最大关键在他对剧本有没有自己独特的诠释和理念。
(同一个导演在不同时间导同一个剧本,理念也会因时、因地、因演出目的而异。)
Eg:《俄狄浦斯王》
1.一般西方学者赞同亚里士多德的说法,认为《俄狄浦斯王》是希腊悲剧的典范,俄狄浦斯王是悲剧英雄的代表;如果是中国导演采用此种导演理念则会受到很多传统观众的不理解。
2.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ex)就是用“俄狄浦斯”命名,有人觉得那并不合理,因为当俄狄浦斯和他母亲结婚时并不知道王后是他的母亲,怎么能有“恋母情结”呢。
Eg:《李尔王》
1.不想去限定《李尔王》是否属于悲剧以及李尔王是否是悲剧人物。
2.独特的诠释视角—李尔王言行不一
3.用《李尔王》传达出聪明反被聪明误,带给观众的是探索人生的意义。
(二)剧本的处理(《李尔王》为例)
1.删除一些戏剧舞台不容易呈现的,将剧本缩短
2.除了用弄臣来贯穿、连系、评论外,用现代剧场中的灯光、布景、投影、偶戏等方法,来丰富舞台意象。
(回应:我觉得戏剧相比于电影之类的荧幕上的表演方式最大的优势就是舞台就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而在舞台对于灯光、投影等应用会呈现很惊人的舞台效果,比如上一周的《梨花梦》,在灯光上的运用可以说是很巧妙,突出人物出现、梦境与现实、内心独白、舞台呈现多种场地等都运用了灯光。)
(三)导演本示例
导演本为导演记录他的各种构想的笔记,所以必须在剧本“文本”外各页有很大的空间供他使用。有人爱用一个大本子、有人爱用A、B两面(剧本页可以在左或在右,可视各人习惯而定)。在排练时最好先让演员自己去寻找他们的走位,去发展他们的想象力。
(四)排练时间表示例
在排时间前须将剧本分段,如果原剧本中每场不超过十页,可以直接用“场”为分段单元;如果超过这个长度很多,应再依每个“动机单元”做较短的分段,比较方便排练。所谓“动机单元”指以不同的行动动机所发展成的单一事件或小节。
(注:在每个阶段排完时都要有一次“通排”(也称“整排”),来检查整体的连贯性、节奏和统一感,作为调整、修正的参考。不要将每个阶段都排得“完美”后再进行下一段落,缺点是,如果后来发现前面的不好,再行回头修改会花更多时间。)
(五)舞台基本区位划分
一般将舞台表演区依舞台本身的左、右定位,后方为“上”、靠观众的前方为“下”,共分为九区。
(补充乐池: 舞台前面乐队伴奏的地方,瓦格纳设计了“乐池”,它是舞台前一块凹下去的专用场所,以使观众看不到乐队。由于“乐池”设计合理,这种格局最终被所有的剧院采用。 在歌剧的演出中,除了歌手挑大梁外,管弦乐团也具有相当重要的职能。作曲家非常注重乐团的乐器组合和音响效果,因为乐团不只是为歌手伴奏,而且也要配合剧情的发展,强调剧中的动作,或描写角色的心理活动。)
(六)走位基本原则(图)
通常演员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都应该将他们的整体画面做合理而又美观的组合。所谓合理是指演员的走位要合于人物行动的逻辑。(舞台走位讲解以及注意事项)演员注意避免舞台死角。
(七)读剧练习ABC
“读剧”是排戏过程中的前期工作,但是我们在编剧部分曾经说“读剧”也是练习编剧时修改剧本非常有效的方法。除此以外,“读剧”也可以做“独立呈现”,供观众欣赏。读剧艺术的练习步骤大致如下:
1.基本认识
(1)目的:从选择剧本与分段排练中逐步去发现导演与表演方面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途径。
(2)如果以读剧作为学习一出戏的完整制作过程,除导与演外,应同时有人练习企划与舞台、灯光、服装等方面的设计工作。
(3)在每个阶段的排练后要检讨得失,作为继续练习的参考。
(4)每位演员必须预备一枝有橡皮擦的铅笔,记录导演的指示和决定,以及自己的“发现”与“心得”。因为这些指示、决定、心得等将来都可能会修改,用铅笔记方便擦掉再写。
(5)在读剧的每个阶段,演员都不需要化妆或穿戏中人物需要的服装,专心于台词的声音、语调、节奏等方面的表达。
2.定位读剧
在选定剧本后,导演要跟演员共同研究剧本,例如剧本的中心思想、意象、社会背景、人物性格和相互关系等,然后来试读、检讨、改进。在呈现时应注意下列几点提示:
(1)形式——演员拿着剧本,或坐或立,不用走动(走位)。注意虽然演员是定位不变,但是仍应依人物关系来经营他们的排列位置。
(2)读剧不是演广播剧,演员必须不要躲在剧本后面埋头苦干,要以声音和脸部表情(可加简单的头、手等部分动作)来表达人物的情绪、身份、年龄、相互关系等。
(3)因为没有走位行动,所以必须安排一人来“交代必要的舞台指示”。
(4)负责音效/音乐设计者必须开始“默记”戏的节奏和气氛等需要有音效/音乐来协奏的地方。
3.走位读剧I
(1)走位读剧是演员依戏的需要加入“走位”,所以在开始排练前必须完成舞台上如何摆设大道具(如椅子、桌子、沙发等)的平面图(最好能用50∶1大小比例绘制),能有模型更好。
(2)初步的走位读剧不要先背会台词,演员要拿着剧本排练,但是也必须个别“做功课”,不能每个字都要去看剧本。
(3)这种做法和正式公演时排戏的第一阶段一样。
(4)这时音乐/音效应该要开始配合排练了。
4.走位读剧II
(1)演员不再拿着剧本排戏,排练重点除走位外要尽量发挥演员的表情、姿态、手势等动作。
(2)这时演员随身的小道具必须齐全。
(3)音乐/音效要积极参与,创造需要的效果(如雷声、车声等)、气氛与节奏。
(4)因为这时期必须安排一位“提词”,以备不时之需,使排练时能保持较好的连续感和节奏。注意“提词”应该在演员“求助”时才提,不要太主动,以免干扰演员的情绪。
(5)如果读剧的目的是作为将来正式公演的初步练习,应该同时练习制作海报、新闻稿、节目单、文宣资料,以及票务等方面的工作。
5.最后呈现
加上简单的灯光、布景、服装等,做一次完整的呈现。
六、结语
导演艺术复习(《玻璃动物园》为例)
导演也是一种翻译,将抽象的文字(剧本)用具象的“舞台语言来重现”,包括台词、动作、布景、灯光、服装、道具、音效等技术上和艺术上的组合。
换句话说,导演要通过多种非文字的媒体来“翻译”剧作家的文字;在这些非文字的媒体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难把握的是“人”演员—一种活的、有自己意志和感情的媒体。
翻译者”必须具备的条件,那就是对原作的充分了解,以及能熟练使用“译文用的语言”。导演必须先把握原剧本的精神,并熟悉上述舞台语言的使用。
(一)如何把握剧本的基本动作或动向
这里的“动作或动向”指情节的进展。构成一个剧本的基本要素有三:情节、人物、动作。要把握一个剧本的情节,必须先清晰地、简要地把握住它的动作进行方向,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将原剧本看上很多遍,依上面介绍过的“戏剧行动纲要”的写法,用约200字写出它的主要动向,再简约成6070个字,最后再用30字以内的一句话浓缩起来。
注意这阶段内要尽可能地不要去解释剧本,不要去刻意寻求剧本的主题、象征意义或哲理等。这件事看起来很容易,实际上很多人在看作品时会有意或无意地去解释。
⚠️(1)过早介入主观解释
(2)动向关系不够清楚
(3)叙事不够明确
(4)部分形容词需避免与
(二)从主题和人物研究到演员甄选
1.导演对戏的主题和精神必须有主观上的确定,渐后才能决定他执导的方向与原则。
2.人物的研究包括谁是主角、个别人物的特性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与作用。
3.甄选演员的工作导演一定得亲自出马,不能由任何人代劳。
挑选演员时有几点基本原则必须注意到,才能产生较理想的搭配:
(1)演员外型和剧中人物的配合,包括身形、声音和年龄等(不单指演员“本来”的声音和年龄,兼指他们能“演”得出来的声音和年龄)。
(2)注意演员外型的相互关系,如高矮、胖瘦、老少、大小搭配得当,才能达成某种戏剧效果。这点在喜剧中尤其重要(如劳莱、哈台一胖一瘦的搭配)。
(3)测试个别演员的可塑性。演员的可塑性越大越好,定型的演员最好别用作戏中的重要角色,因为他们的创造力通常都较低。
(三)导演的其它基本工作
1.进一步研究剧本和剧作家的风格、过去的批评和演出资料等。
2.了解演出场地,和舞台设计者研讨,以求达成最佳的利用。
3.与舞台监督共同拟定工作进度表,包括制作会议时间、演员排戏时间,并共同严格执行。
4.制作导演本:这是导演在开始排戏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他必须在这个本子上详尽地记下他的导演计划,包括:
(1)依排练需要规划剧本的分场、分段。
(2)拟定全剧的主调和各幕、场、段落的节奏、速率、气氛,并在适当时机与舞美、音乐、灯光、服装造型等设计者沟通。
(3)安排演员走位的腹案。
(4)研究台词(尤其是潜台词)的意义、音律、表达方式等,才能在必要时帮助演员达到理想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