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是在家中後院打造一棟樹屋,木工父親張博博細細打磨親子關係
走進工作室,張博博拿起一把尺,說明他如何製作孩子們的溜滑梯。「溜滑梯角度決定好,這把尺固定住,就不用一直重新校準。」 工作台旁,博博熟練示範各種工具使用方式,複雜製程還會運用不同工具搭配,校準角度的尺、打磨的電動機具,就連為減少木料損耗,鋸也分成不同等級。在細膩講解下,以為來到專業木作職人工作室。不過環顧四周,所見是不足兩人站立的狹窄工作區;旁邊還有家用洗衣機;以及他那個中午放學,跟著我們探頭探腦的大兒子。比起職人的定義,也許更貼近的描述是「這是一間父親的工作室,而木工,也是這家庭的一部分。」
實作木工之路,經驗才是真正的老師
談起與木工的淵源,博博認為或許跟父母有關,客廳可見父母早期買的木製傢俱、原木擺設,在這樣家庭環境下,博博對於木頭這個材質是熟悉的。不過談起他的學習之路,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的經驗,則是讓張博博念念不忘。「他們是類似師徒制的課程,我剛開始還跟太太抱怨,怎麼付學費了,一天下來都沒跟老師講上幾句話呢?」在學校中,你可以自選想要製作的物品,博博第一件作品是搖椅,但老師僅告知木料店家的地址,剩下更多關於木材材質的討論,還是跟店家老闆進行的。有別於傳統師長主動教授知識的方式,從採購到製成皆要自主進行,去嘗試、去犯錯的過程,讓學生更熟悉這項工藝,乃至於相關產業的脈絡,且有任何問題,除了老師外,也有多年經驗的學長姐可以請教。
也唯有實際動手做,才能感受到木材質地的不同及運用。博博說明,現在的版本還有待改進的地方,像椅架應該選用更硬實的木料,以及扶手處的卡榫結構可以再改良,「但這才只是第一版,老師說真正實用性且具有商品化的作品,是經過多次改良,可能到第五版、第六版才可以量產的。」
博博並未要量販自己的作品,但在木工學校的經驗,讓他擁有獨力完成作品的能力。「我的目標,是利用我使用工具的能力,完成一棟小樹屋。」對他來說,木工只是一個起點,重點是擁有善用工具的能力。在庭院中,小孩玩的溜滑梯、單槓架、遮陽棚架都是博博的作品,有一定的完成度與水平,但在他的介紹中,仍有些我們外人難以察覺的細節,像是防水漆的差異、木材的質地久用後是否合適等等。透過邊做邊觀察,博博逐漸累積起實作的能力與經驗。
工具開創作品,亦開起不同的視野
談及木工的經驗,博博不斷強調『使用工具』這個面向,去認識每項工具它不同的能力、限制,再透過操作它,去享受工具創造出來的效果,這是他在製作中最喜愛的部分。也因此,他對於自己未來的發展希望不僅限於木工。前一陣子汽車車身掉漆,博博心想木工中也有上漆跟打磨的步驟,是不是也能應用在車身烤漆上?秉持著實驗精神買來汽車專用的補色顏料,結果越用越糟糕,最後只好送回修車場請師傅幫忙。這次經驗中,博博更深刻的體驗到不同領域之間的差距,以及相對應所需的專業能力。
但木工的能力,也讓博博看到不同的風景。之前朋友公司需要重新裝潢,便邀請他來協助,博博因此有機會觀察裝潢師傅如何進行工作,擁有木工經驗的他也能一起參與討論,開啟一段先前從未想過的體驗,博博說道「原先只是抱持著喜歡而去做木工,沒想到它竟然能帶我走上不同的道路。」
選用在地的木,製出在地的美
而除了這些大件的成品,博博也製作像是木頭戒指、領結等小物。除了細緻美觀外,不同木頭的質地、紋理也能感受得更清楚。「戒指的靈感,是將爬山時順手撿的樹枝切割後,挖洞打磨而成的。」博博說道「我希望透過撿拾生活周遭可見的林木枯枝,讓大家認識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樹種,而非進到樹林後,樹就只是樹,它們其實各有不同,它們其實都有名字。」
但聊到平常木料取得方式,博博則感嘆起來。台灣林業曾經有三十年禁止砍伐,長時間停擺讓木材需求百分之九十九仰賴國外進口,當國外進口的木材價錢比台灣過於便宜,相較之下使用台灣木材的家具或物件,高價位就難吸引民眾選購。不過長期在關注該議題的博博並不悲觀,這幾年政府開始重視林業的復興,相信民眾未來是能選購實惠且優質的台灣木材。
成為職人之前,先是一位父親
身兼三位孩子的父親,博博也讓他的孩子參與他的木工創作。他表示,有些電動工具、鋸,考量重量跟危險性,確實不太適合年齡層太小的孩子操作。但很多手工具在明確指導及監督下,是可以讓孩子親手做做看的,除了能讓他們熟悉工具外,未來面對類似的事情時,能擁有『我自己來試試看!』的態度。在朋友安排下,博博也舉辦多場親子木工工作坊,家長帶著小朋友一起來體驗木工實作,課程中除了認識、操作手工具外,博博也邀請學員們摸摸看,感受不同木料的質地,並非單純完成一件作品,而是拉近彼此與木材的距離。
課程的成品也相當有趣,是結合彈珠臺的存錢筒,好玩也實用。博博笑道「好玩是好玩,但家裡的小朋友每天都在投零錢,吵得不得了!」雖然課程時間有限,很多木料的裁切都是事先備好。但博博還是有分享設計概念,家長只要運用簡單工具就能帶著孩子獨立完成,希望藉由從一片木板到一件作品的過程,能讓親子都能感受到木工的趣味與成就感。
談及木工的製程、不同工具的特性,博博能跟你侃侃而談,家中也常見些工具型錄、海外的工藝雜誌,雖然木工並非博博現階段的正職工作,仍可感受它佔家庭生活中很大一部分。而在木製成品上,似乎也能見博博身為父親的影子,不管是搖椅、溜滑梯、單槓架,在尺寸規格上都是給小朋友使用的。庭院裡,男孩在他父親製作的單槓架上玩耍,或許「家庭」這個概念,一直都在博博的設計藍圖之中。
SyndAvant凝聚願意將創意與專長應用於改造社會、推進社會進步之創意人,我們稱之為 Avantist 。這一系列專訪,將帶各位認識這些 Avantist 如何經營自己的專業,運用自身才華與影響力,進而形成對社會的正面影響力。
編輯:侯奕丞
攝影:林語農、Acho
核稿:王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