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壞的時代,創一本最好的雜誌:《就係香港》
原文刊載於台灣《新活水》雜誌2019年9月號
文/楊芩雯 圖/就係媒體
曾經有個時代,初訪一地,最快融入的方式是翻看屬於那城的一本雜誌。城市青年也許會津津樂道某本雜誌某個專題,特意珍藏,多年後酒聚時仍不忘提起。直到聽聞雜誌收攤消息比創刊多的年頭,《就係香港》在2018年盛夏問世,試刊號一出手就是重裝規格,從內容到形式絕不輕薄。看似不合時宜的投入,來自一班香港媒體人與創意人的心意。
「作為在紙媒工作了30多年的自己,在紙媒末世之年,似乎有責任為它樹立一個能讓後世瞻仰的紀念碑。為被過度消費的它,討回一句公道話。」時為網路媒體香港01總編輯的龍景昌,在離職前夕寫下這段話。
團隊/協作維持創意活力
與龍景昌並肩建碑的,是從《明報周刊》時期兼及香港01的編輯副手黃寶玉、創意顧問又一山人,連同由《明周》開始已長年合作的美術巢健威和攝影謝浩然。在人力配置上,除個個已是好手的核心團隊外,每期再依題目規劃靈活尋找合作人手。
「一開始,我們便決定要採用Collaboration(協作)的方式去製作內容,即因應不同題材,廣邀外間不同界別的作者/記者/攝影師/設計師/藝術家/創作人/專業人士及意見領袖,保持雜誌的創意及活力。」龍景昌說明。幫手不吝展現內力,例如廣播名家陶傑回憶上海灘服飾品牌創辦人鄧永鏘,演員與導演岑建勳(或換個方式介紹,說是歌手岑寧兒的父親更能引起反應)引介菲律賓樂手在香港樂壇的傳承。
歷經兩年多的網媒創辦,他也提出更深一層的觀察,「傳統傳媒藉同一群記者編輯每天流水作業式生產內容的方式,在網絡年代,已無法滿足讀者及社會的需要;與不同界別的人協作,不但豐富了內容,更能連結各界,發揮連鎖效應,引起公眾對議題的關注。」
議題/引人思考香港特質
至於以香港為名的雜誌,拋出的議題會是什麼?試刊號封面專題即充分說明編輯眼界與企圖心,以建於1960年代初的香港第一座文化中心「香港大會堂」為標的,除了回顧公共場域的歷史脈絡,也邀集建築、設計、文化人討論大會堂的運用想像,甚至設計了九款新Logo。團隊希望藉著一幢象徵香港邁進現代化國際都會的地標建築,去反思過去五十多年間,香港在地緣政治、城市規劃、文化藝術、建築保育、生活方式各方面的變化發展。
從也斯、李嘉誠到杜琪峯,無論青苔或火山地貌皆在報導範圍,龍景昌解釋,「我們的選題涵蓋政治、經濟、社會、影視、文化、城市、生活、自然生態,並不限於某一類別。只要話題能夠讓人思考香港的特質及優勢,引起關注香港的人(無論是本地或外地)更深入思考香港在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狀況,都有可能成為雜誌的題材。」
裝幀/手心裡的重量
選擇紙本作為媒介,《就係香港》重視手感與觸覺。季刊有著超越一般書本的厚度,入手卻不沉,加以線裝可平攤,好帶易閱讀。團隊描述,在編輯室內常上演如試酒般的「試紙」場面;「從文字內容、圖片影像、排版,到整個結構與形態設計(又稱為裝幀);以至揭頁、翻頁時的手感、質感,捧在手心時的重量,都是我們所重視的。」
以第一期來說,版權頁列出的使用紙張達九種,磅數、紙色、亮啞各有不同。藝術家管偉邦作品《圖繪香港─八仙嶺》於雜誌重現時,選用纖維明顯的竹尾Tela紙張印製拉頁,模擬原畫的水墨絹本質感與形式。「同一影像,印在微黃的紙上,帶點感情,帶點古樸;印在光面、雪白的紙上,有種衝擊力和時尚感。」
宛如實驗般比對嘗試,該用何種紙張傳達圖片的語調。並隨書贈送香港古地圖行山方巾,以本地服飾品牌製作襯衫的布料來印製,不僅雜誌本身、贈品亦引人收藏。下這一切功夫皆是要說服讀者,在免費內容垂手可得的年代,擲百元港幣帶一本雜誌回家,仍是正經事。
銷售反應證明紙媒尚有讀者。龍景昌說,《就係香港》銷量逾印數的九成,試刊號及第一期更早已售罄。即使定價超過尋常雜誌,由於內容、紙質、印刷水準皆提升,讓消費者感到「物超所值」。他觀察,讀者年齡大半介於二十多到五十歲,社群帳號follower逾六成是十八至三十五歲,「可見和香港相關、有質素的內容對他們來說仍然有吸引力。」
精神/確立香港主體性
《就係香港》雜誌精神的貫徹,同樣體現在Logo設計和廣告合作兩方面。家屋狀的Logo源自香港街頭的「水掣(止水閥)位置圖」,是專屬於此地的歷史印記。附帶一提,在治辦用品時團隊特意挑選公司附近的老鋪、小店,像是辦公桌上的員工名牌,就是同為上環街坊的萬利膠片所製造。
在廣告方面,則以符合雜誌價值和信念為前提,尋找品牌和機構合作。諸如試刊號與Chanel呈現巴黎、香港兩地創作人的新城市思維,第二期與太古地產聚焦藝術凝聚社區、與Bvlgari齊推香港的Pop Art創意,最新第三期的2019夏季號與Rosewood Hong Kong酒店重新描畫尖沙咀海傍。
漫步我城,自六月初爆發反送中遊行以來,香港街頭日日煙硝抗爭。做了40年媒體人的龍景昌認為,「近期的事件,讓我們更清楚《就係香港》作為媒體的任務。」他進一步解釋,「當年,北京用『馬照跑,舞照跳,港人生活方式維持不變』來宣傳一國兩制,安撫人心。回歸22年後,我們已清楚知道,法制、自由、民主、人權、廉潔、人身安全,才是港人最珍貴的東西。這也是香港作為一個現代國際城市的核心價值,香港才不至喪失自己獨特的地位,淪為無異於大陸其他城市的地方。這就是《就係香港》強調香港要確立自身『主體性』的原因。」
Box:香港文化雜誌流變
1968~Now 《明報周刊》
題材涵蓋娛樂、時尚、旅遊、電影、文化,龍景昌於1995年至2005年任總編輯,黃寶玉從1997年起在《明周》Book B由記者做至副總編輯,2011年改版時邀又一山人任創意顧問。本著人文關懷,陸續製作告別啟德機場、中環天星碼頭遷拆、荷李活道計劃、香港武林系列等在地專題。
1970~1998 《七十年代》
李怡創辦的政治文化雜誌,1984年起更名為《九十年代》,除政論文章外亦刊登文學作品,如作家阿城的散文。
1976~Now 《號外》
由陳冠中、丘世文、鄧小宇、胡君毅共同創辦,訴求中產、知識分子品味,評論犀利,以大開本與眾不同。
2001~Now 《CUP》
網路經濟時代創刊的文化雜誌,2016年經營權由TOM集團交至陶傑後,轉型為網站。
2009~Now 《Breakazine!》
刊物信念「Break and See」,針對當前社會議題,呈現探討改變社會的可行方式。
2013~2015 《What.》
注重視覺的生活文化誌,由《號外》出身的Nico Tang創辦,夏永康參與攝影。主打一期一主題的書誌形式,內容受到好評,因單憑雜誌銷售無法回本而停刊。
2013~Now 《100毛》
林日曦、陳強、阿Bu繼《黑紙》後創辦,雜誌精神「短、港、笑」,文字風格戲謔嘲弄,反映流行文化。
2018~Now 《就係香港》
由龍景昌、又一山人、黃寶玉共同創辦,以香港作為本位,宗旨是紙本/文本/人本,從人出發去講故事,重視文字的力量,也推而廣之涵蓋本地的文化底蘊。
或許辦雜誌最壞的時代,亦是最好的時代。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