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083《史記》卷四〈周本紀〉23:加上故事背景,才能還原歷史人物的真實面貌
諸侯有不睦者,甫侯言於王,作修刑辟。王曰:「吁,來!有國有土,告汝祥刑。在今爾安百姓,何擇非其人,何敬非其刑,何居非其宜與?兩造具備,師聽五辭。五辭簡信,正於五刑。五刑不簡,正於五罰。五罰不服,正於五過。五過之疵,官獄內獄,閱實其罪,惟鈞其過。五刑之疑有赦,五罰之疑有赦,其審克之。簡信有眾,惟訊有稽。無簡不疑,共嚴天威。黥辟疑赦,其罰百率,閱實其罪。劓辟疑赦,其罰倍灑,閱實其罪。臏辟疑赦,其罰倍差,閱實其罪。宮辟疑赦,其罰五百率,閱實其罪。大辟疑赦,其罰千率,閱實其罪。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臏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其屬二百:五刑之屬三千。」命曰甫刑。
──────────────────────
在周穆王統治的時代,諸侯之間有不和睦的,因此大臣「甫侯」向穆王報告下,制定了刑法(諸侯有不睦者,甫侯言於王,作修刑辟)。
周穆王在法律完成後,對天下公告:
「喂~過來!有封國的諸侯和有采邑的大夫啊~我來告訴你們一套完善的刑法(有國有土,告汝祥刑)。
現在你們安撫百姓(在今爾安百姓),應該選擇的不就是賢德的人才嗎(何擇非其人)?應該嚴肅對待的不就是刑法嗎(何敬非其刑)?應該處理的不就是使用刑罰得當嗎(何居非其宜與)?
如果原告和被告都到齊了(兩造具備),獄官就得通過五方面來聽取口供與證據(師聽五辭)。
五方面聽取到的口供與證據,如果是確鑿無疑的(五刑不簡),就按照五種刑責的規定來判決(正於五刑)。
如果五種刑責不合適,就按照五種懲罰來判決(五刑不簡,正於五罰)。
如果用五種懲罰仍不合適,就按照五種過失來判決(五罰不服,正於五過)。
按照五種過失來判決會產生弊病,就是有人會依仗官勢,通過宮中人士進行干預(過之疵,官獄內獄),遇有這類情況,即使是達官顯貴,也要查清罪狀,與犯罪的人一樣判他們的罪(閱實其罪,惟鈞其過)。
判決是五種刑責之罪時,如有疑點,就改成按『五罰』處理(五刑之疑有赦);
判決是五種懲罰之罪時,如有疑點,就改成按『五過』處理(五罰之疑有赦),一定要審核清楚(其審克之)。
核實取證要取信於眾人,審訊的結果要有證據可以佐證(簡信有眾,惟訊有稽)。
沒有確鑿的證據的就不能定罪,不可輕易用刑,應當共同維護上天的聲威(無簡不疑,共嚴天威)。
要判黥面但有疑點的,可以減罪,罰以黃銅六百兩,並認真核實他的罪狀。(黥辟疑赦,其罰百率,閱實其罪)
要判割鼻但有疑點的,可以減罪,罰以黃銅一千二百兩,是墨刑的加倍,也要認真核實他的罪狀(劓辟疑赦,其罰倍灑,閱實其罪)。
要判挖掉膝蓋骨但有疑點的,可以減罪,罰以黃銅三千兩,比劓刑多一倍半,也要認真核實他的罪狀(臏辟疑赦,其罰倍差,閱實其罪)。
要判閹割但有疑點的,可以減罪,罰以黃銅三千六百兩,也要認真核實他的罪狀(宮辟疑赦,其罰五百率,閱實其罪)。
要判斬首但有疑點的,可以減罪,罰以黃銅六千兩,也要認真核實他的罪狀(大辟疑赦,其罰千率,閱實其罪)。
五刑的條文,墨刑類有一千條(墨罰之屬千),劓刑類有一千條(劓罰之屬千),臏刑類有五百條(臏罰之屬五百),宮刑類有三百條(宮罰之屬三百),大辟類有二百條(大辟之罰其屬二百),合計共有三千條(五刑之屬三千)。」
這套刑法因為是甫侯提出來的,所以叫做《甫刑》。
在這段文獻中,司馬遷為我們記錄了中國史上第一部《刑法》的出現,沒想到竟然是因為周天子不滿諸侯之間的不和睦而完成的。然而,從周穆王的言論中,卻看不出想化解不和睦的精神。反倒是讓人感受到嚴刑峻罰的恐怖。
到底這位周穆王是否是個明君呢?印象中,小時候讀的歷史故事裡,還常提到周穆王喜歡四處旅行,甚至還遇到神話中的人物─西王母呢!但這些帶有怪力亂神的內容,司馬遷在《史記》中完全沒有紀錄。而在上上一段中,司馬遷告訴我們,因為周昭王突然溺水身亡,才輪到周穆王上任。面對這個周王朝國是衰弱的時期,「穆王閔文武之道缺」下,還曾與大臣們一起合作,才讓動盪不安的周王室恢復安寧。
有了這個背景,上一段內容中,他不顧大臣勸諫,執意出兵犬戎的故事,則可以解釋成為了凝聚向心力,所以才故意討伐犬戎的。畢竟,有時候內憂出現的時候,可以透過對外戰爭來暫時解除此威脅。雖然,這個方法其實常常獲得反效果。
以此背景再來看今天這段制定刑法的內容,才可以體會周穆王希望重振周王朝的國勢的心情。
讀歷史的功用之一,就是要把每個人物還原到他所處的那個情境,才能更加理解他的行為。如果單看上一段,我會認為周穆王只是個窮兵黷武的天子;如果單看今天這一段,我會認為周穆王只是個用嚴刑峻法控制諸侯與百姓的人。然而,當這些故事加上了周穆王是要安頓因為爸爸周昭王突然溺水,導致各諸侯蠢蠢欲動的背景後,就會發現周穆王其實很想安頓這個王朝,雖然他用的手段不一定是你我所認同的,但至少起了一定的效果。
以上,就是再度綜觀這幾段史料後,給我的最大收穫。
原文連結鱷魚把拔談天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