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馬克解讀金融科技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一探電子錢包迅速發展的東南亞

馬克解讀金融科技
·
·

2021年疫情重創、局勢動盪,對各行各業而言是個不穩定的一年,但電子支付、外送、電商、物流等宅經濟,卻隨著這波疫情以黑馬之姿顯著成長,這次文章要介紹世界上行動電子錢包增長最快的地區─東南亞─的電支趨勢,東南亞如何成為電子支付發展的溫床?東南亞三大巨頭 Grab、GoTo、Sea Group 的產業項目跟比較、東南亞電子支付跟台灣支付平台的差異有哪些,以及接下來會面臨的挑戰等。透過這篇文章,一探究竟東南亞的電支龍頭、市場趨勢!


介紹東南亞新創發展概況

2021年對新創公司來說充滿挑戰,但在東南亞的新創公司卻別有一番榮景,見證幾家獨角獸的誕生,以及科技大廠的上市,種種跡象皆顯示東南亞的新創產業正處在快速成長的階段。

疫情爆發使宅經濟與網路經濟浪潮來襲,東南亞消費者對數字支付的需求也大幅攀升,東南亞地區的數字支付規模從2019年的1000億美元增至2021年的1740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3630億美元。

根據英國金融科技公司Boku Inc.和市場研究公司Juniper Research在2021年聯合發布的報告,東南亞是世界上行動電子錢包增長最快的地區,再來是拉丁美洲、非洲和中東。

綜觀東南亞概況,印尼是增長速度第三快的手機市場;新加坡預估到2025 年新加坡的行動電子錢包滲透率會將近95%;馬來西亞電子支付整合相較其他地區慢,但延遲性發展卻替當地帶來巨大潛力;越南、泰國、菲律賓等地推出5G 服務同時改善基礎建設,電子支付的使用增長必成趨勢。

東南亞如何成為電子支付發展溫床

(一)東南亞信用卡與銀行服務相對不普及

目前世上的電子錢包大致分成兩種─行動支付與電子支付。行動支付是使用行動裝置 (如手機、電子手錶等)綁定信用卡、銀行帳戶的行動錢包,如Apple Pay 或Google Pay ,在信用卡普及的發達國家很常見。電子支付則是指有獨立的電子支付帳戶可以交易或轉帳,只要將錢儲值到電支帳戶即可,如街口支付、Line Pay Money、支付寶、Grab Pay等。這種錢包在信用卡使用率較低的新興市場備受歡迎。

而東南亞興盛的電子支付與當地銀行服務嚴重不足息息相關,相對的電商在東南亞正蓬勃發展,也讓電子支付在東南亞找到市場。

目前世上的電子錢包大致分成兩種─行動支付與電子支付。行動支付是使用行動裝置 (如手機、電子手錶等)綁定信用卡的錢包,如Apple Pay 或Google Pay ,在信用卡普及的發達國家很常見。電子支付則是指有獨立的電子支付帳戶可以交易或轉帳,只要將錢儲值到電支帳戶即可,可以透過銀行帳戶扣款或超商等人工櫃檯進行現金儲值,這種錢包在信用卡使用率較低的新興市場備受歡迎。

而東南亞興盛的電子支付與當地銀行服務嚴重不足息息相關,相對的電商在東南亞正蓬勃發展,也讓電子支付在東南亞找到市場。

(二)高數字滲透率跟參與度

在整個東南亞,7成以上的千禧世代高度依賴網際網路,例如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年輕人平均每天上網時間皆超過4小時,並且網路滲透率高達75%(台灣約80%),熟悉網路與手機操作。另外東南亞各國政府也推出一系列支持數位發展的政策,鼓勵商家跟消費者接受數位金融服務(DFS),以政策推動電子支付的發展。投資方也嗅到支付領域的成長,截止2020年第一季度,東南亞43%的金融科技公司都投向了數位支付提供商。

(三)延遲性導入的跨越式發展

東南亞相對已發展國家正處在快速成長期,其消費、支付、移動和運輸等需求也促成落實基礎設施,疫情催化的「無接觸」也使數位金融需求提升。菲律賓、越南、泰國等國家陸續推出5G 服務,基礎建設也正在完備,使智慧手機普及率上升,穩定電子錢包的發展。

東南亞地區延遲導入數位科技,現在處於當地技術與建設成熟時期,而跨越式發展則代表新創公司有更多選擇,可以省略已開發國家過去有的服務和習慣,並以此為參考,直接導入性能更高的技術,以更高效率跟穩定度發展。

綜合上述三個原因,物流、金融科技和電商新創增強東南亞經濟,新創扶搖直上,如2010年在印尼成立的Gojek 就是該領域的代表。東南亞也成為創業新興市場,企業家得以跳脫框架以新解法回應現有問題,在獲利與營運方式有更彈性的操作。這也使東南亞地區在10年間孕育出Grab、Sea(東海)、Carrousell、Bukalapak 等估值超過十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

東南亞電子支付龍頭與發展趨勢

說到東南亞跨領域服務的電子支付巨頭,最知名的莫過於Grab 、GoTo 跟SeaGroup。Grab 在2012 年創立於馬來西亞、以叫車服務一躍而起,根據2021 年Euromonitor 的資料,Grab 在共乘、配送和金融三大業務在東南亞的市佔率均列第一,分別為72%、50%和23%。

印尼最大電商平台Tokopedia 與支付巨頭Gojek 在2021 年合併成Goto,IPO 籌集11億美金,是當年規模最大IPO的之一,估值高達180億美元,合併之後服務也將包含電商、支付、叫車、配送等。

Sea 在2009年創立於新加坡,旗下有Garena、Shopee 和SeaMoney 三項業務。Garena 是全球遊戲開發商和發行商,Shopee 則是台灣與東南亞領先的電商平台,SeaMoney 將電子錢包、支付與金融服務結合,以蝦皮為重心,讓蝦皮用戶付款更順暢。

(一)比較 Grab & GoTo & Sea

1、產業項目

2、產業品牌

(二)東南亞支付發展趨勢

1、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 上市

事前閱讀:SPAC 的風險及利益衝突

八月馬克有寫過一篇清楚介紹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的文章,不了解SPAC 的讀者可以先看這篇文章喔!

2021年9月新加坡率先引入SPAC 併購機制,並在今年1月掛牌亞洲首檔SPAC,在未來12 到18 個月,新加坡SPAC掛牌家數上看12家,這跟新加坡交易所放寬SPAC上市有關:規定SPAC 必須在上市後兩年內完成併購,因此初期發展很關鍵,同樣在美國SPAC 也有在兩年內要併購的壓力,若無法如期在兩年內完成併購,會面臨清算解散的危機。

SPAC不僅在新加坡引發熱潮,其更精簡的上市方式也在東南亞新創公司尤其金融科技領域提供擴大發展的機會。東南亞第一家獨角Grab 在去年11月在美國以SPAC上市,越南二手拍賣網站Carousell 跟越南網路與科技新創VNG 也考慮以SPAC 方式在美國上市。

2、BNPL 先買後付

事前閱讀:先買後付BNPL:是福還是禍?

疫情催生的大量網購需求,讓BNPL 需求大幅上漲,從歐美到亞洲都開始「先買後付」的支付方式,業者也推出許多不用綁定信用卡、免利率的延後付款方式。東南亞也跟上BNPL 的趨勢,新加坡的先買後付平台Hoolah 在2020年到2021年交易量大幅成長600%,看出消費者的需求。叫車龍頭Grab 也早在2019年推出類似服務PayLater,以月底一次繳清包含共享、外送等費用。印尼叫車跟支付巨頭Gojek 也在境內推出類似服務,可見BNPL 也在亞洲逐漸被廣泛採用。


3、Super App

事前閱讀:SuperApp 各種需求一次解決

電子錢包正在東南亞迅速普及,Google東南亞地區副總裁Stephanie Davis預估,至2025年,電子商務仍將是網路經濟中的最大產業。在目前成長期,預估東南亞電支新公司會持續成長,業者間的競爭也更加白熱化。

以數據來看,各家業者開始從衝高使用人數轉而增加App 使用功能,讓用戶依賴旗下應用程式應付所有日常生活。業者除了提供給用戶更多的功能之外,更是洞察消費者的重要工具,可以藉此得知消費習慣、範圍及預算等資訊,進一步認識客戶。

4、未來可改進之處

即使東南亞是當今最願意採用行動支付的地區,但整體而言東南亞的支付整合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根據2021年全球支付整合平台Stripe 的調查發現,雖然許多商家調整電商頁面讓手機購物更直覺,但是因為體驗流程設計錯誤導致最後流失客戶。

一鍵式支付體驗可以讓消費者更快結帳,但在東南亞依然沒有商家使用,另一個可以改善的是訪客結帳,許多商家要求客戶在購買前創建帳戶,馬來西亞21%和新加坡19%受試的消費者表示如果被迫在結帳前創建帳戶,他們會放棄購物車。

(三)跟台灣的支付平台的異同

台灣目前的電子支付使用狀況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目前有超過1,500萬名台人使用行動支付,使用率與交易量都顯示非現金支付的發展趨勢。同時業者也跟上BNPL 的趨勢,看準即時消費的小額貸款需求,推出零利率、免綁信用卡的分期付款。支付業者正由個人金融擴大至企業金融服務,並以支付為核心與金融機構合作

台灣的數位支付特色在於平台會建立自己的生態圈,消費者在不同場景會使用不同的行動支付,且同時擁有不同的支付平台。如Line Pay 有Line Points 的回饋與折抵功能;街口支付與夜市攤位合作,並包含外送、叫車、捐款等功能。接著期望往4.0場景支付,以一鍵式消費滿足消費者線上線下或跨境的的購物需求。

跟台灣相比東南亞的支付平台業務豐富許多,電商、物流、金融服務都包含在內,台灣雖然有陸續往電商跟運輸的方向前進,但還尚未出現一個如東南亞三大巨頭之一龐大且穩固的跨領域支付平台。

東南亞電支可能的挑戰

(一)美國升息造成資金緊縮

七月底美國升息75個基點讓資金大舉流回美國,也讓亞洲各國面臨高低不同的風險,以抵抗資金外流跟貨幣貶值的風險。東南亞近況由於泰國央行的利率在低點,泰國市場風險最大。新加坡跟菲律賓則是升息。這些國家的央行可能需要加快緊縮,推高利率減少資本外流。

對於電支業者來說,資金緊縮會減少擴張的力道,過去使用優惠吸引客戶的策略也必定會縮減,未來的成長勢必減緩。另外有提供BNPL 功能的業者也會有違約增加的問題,如何降低風險也是業者正面臨的挑戰。

(二)人力資本問題

雖然東南亞創新公司林立,但在經驗實務上較缺乏經驗,鮮少人有共同創辦或大型跨國公司的管理經驗,因此在面臨公司擴張時可能會因為決策而有衝擊。

這點在新興市場比較常會遇到,雖然可以引入其他成熟市場的人才進入,但常常會遭遇文化與語言隔閡的問題,因此一個新興產業要順利的成長,相關人才的培育也是重要的觀察指標之一。

(三)同業競爭

Apple pay、Paypal、GrabPay等企業在支付領域已有廣大市場,其他平台如Shopee Pay 也在盡力擴張與購物平台深度整合。新創中小型支付企業要從眾多電子支付平台與跨領域平台脫穎而出勢必要更精準對應市場需求。

雖然東南亞政府都鼓勵更多的支付業者加入,進一步改善銀行業普惠金融服務與創造無現金環境,但後進支付業者在競爭上乘載著不少的壓力,因此在服務的創新上就要更積極,才有辦法佔領一席之地。

(四)電子錢包資安與相關犯罪問題

電子錢包日漸普及的同時也開始面臨到一些阻礙跟議題,資安部分如密碼遺失、身份盜用、資訊保護等,雖然民眾使用上越來越方便,但各式的洗錢、詐騙與竊取錢包資產的犯罪也日益升高,這些隱憂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尤其民眾對於新的使用流程或背後的技術原理不熟悉,這些弱點很容易被犯罪集團利用。

馬克碎念

過去台灣曾經有在討論電子支付與行動支付的普及率,是否就代表這個國家金融科技的先進程度。馬克認為新的支付技術的出現與支付習慣的改變,不一定會在同一個時間點發生的,主要還是看新的支付技術是否有解決原先支付的痛點,另一個就是政府政策的支持。

以台灣來說,在電子支付流行之前,現金、銀行轉帳與信用卡幾乎就可以完全滿足大家的支付需求,尤其是高密度的ATM 機器和隨時有新回饋的信用卡發行,要民眾去轉換支付習慣確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所以後來還是需要政策的支持,金管會在2016年提出電子化支付比率,5年要倍增到52%的目標,才讓支付業者願意加速佈局,民眾的習慣才漸漸改變。

而東南亞的電支發展就不太一樣,原本的金融基礎建設不足,產生支付上的問題,因此民眾採用新支付的意願就會相當高,所以回到根本去思考,金融科技在發展上其實目標還是在解決問題,而不是追求新技術的使用。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