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受け身”心态的重新思考
最近看了维罗罗关于情绪独立的视频,把我最近的思考全部串联了起来,使我对“受害者心态”的思考有了闭环(实在找不到其他的形容词)。
视频内容主要是:不要把自己的“情绪责任”交付给别人。在伴侣相处与选择上,有情感需求很正常。但情绪不独立,会把自己的情绪反应建立在他人的行为上,“让自己开心”这件事的责任/权力全部委托给对方,“因为对方不来哄我/没有把我哄好,所以我不能从低潮走出来”,仿佛自己不能过得更好这件事,完完全全成了对方的过错或责任。而在这种循环中,对方就完全沦为了生活的一切解决方案,或问题的根源。
而被要求的对象在做了迁就、退让、牺牲后,也往往会觉得“责任”过重,“负担”太大而不堪重负,这样的相处模式往往使感情变得不健康。
把这样的权力外置的后果是,将自己没法快乐的原因,归结到外界因素上。对方属于外界,超出了自己的可控范围,而由于我们对对方的需求会导致我们会产生要求、控制、改变对方的想法。而他人往往很难改变,因此又进一步造成了感情的破裂,随后再寻找新的对象,将这些情感需求放到新的对象身上。
同样的归因模式不仅会出现在感情上,也会出现在“原生家庭”,“职场”,“资本”等等议题上。都是因为原生家庭导致我不自信、缺爱;都是因为老板、阶级的压迫,导致我工资低、内耗过重,没法升迁。
是,上述的场景里肯定很多都是实打实的事实,是,我们确实在社会结构中会扮演某种形式的“受害者”,这些都是我们无法改变的过去或现状,但过度聚焦在自己无法控制的外界因素上,会使心态变得很“被动”,这样的心态会使我们逐渐放弃掌控自己仅能掌控的部分,丧失growth mindset,进一步错失更多的机遇,命运就会变得更加消极被动。
大量对社会结构的反思都是建立在对“群体”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某一群体在xxx样的环境、xxx样的条件下,有z%的概率出现xxx样的问题,以此对社会结构性问题进行反思和分析。但对个体而言,比起持续地对社会原因的追溯和反思,应该把更多的精力聚焦在如何更好地过好自己的一生上。
面对同一件事情,想法改变情绪和心态就会变化,行为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也是我们唯一可以掌握的部分。所以,回归主题,在情感里比起当渴求安慰的小baby,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以成人之姿,健康的感情才会为生活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