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過失

珊卓
·
·
IPFS
·
Pragya-Aparadh

當我們的頭腦(智力)錯誤地把自己視為「個體」,而不是與整體意識合一時,就會產生錯誤的認知。這種錯誤導致我們看到世界是分裂的—把客體和主體分開、把尋求者和探尋過程分開、把身體和心靈分開。從吠陀(Vedic)哲學的角度來看,當智力產生這種「分離感」,並深信這種二元對立時,就稱為Pragya-Aparadh

這個詞的字面意思是「智慧的錯誤」「智力的過失」,它由「Pragya」(智慧、智力)和「Aparadh」(罪過、錯誤)組成。本質上,這表示「違背自身智慧的錯誤」,也可以理解為「違反本能知識或覺知的罪行」

在阿育吠陀(Ayurveda)中,這指的是當一個人明知道某些行為、選擇會導致身心失衡或疾病,卻仍然去做。這種錯誤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我們的意識失去了與整體的連結,錯誤地認同自己只是身體或個人的小我,而忘記了自身與整體意識的合一。這種錯誤認知會帶來痛苦與健康問題。

錯誤的影響

當一個人陷入這種錯誤的認知,他就會被「這個」或「那個」的對立概念所困住,失去了辨別真實與虛假、整體與個體的能力。這會導致:

  • 意識模糊,失去對真實自我的覺知

  • 頭腦受記憶、習慣、社會條件影響,變得無法清晰思考

  • 違背內心的良知,做出錯誤的選擇

  • 與自然法則不再協調,導致身心失衡

這些錯誤不只是個人的,也會反映在社會和環境中。例如,人們明知道某些食品加工或農業方式不健康,卻仍然持續使用,這也是一種 Pragya-Aparadh


三種類型的錯誤

阿育吠陀將「智慧的錯誤」分為三種:

1. Dhi(智力):無知或缺乏智慧

2. Dhriti(意識):明知道是錯的,卻仍然去做

3. Smruti(記憶):忘記了什麼是正確的,而做出錯誤決策

這三種錯誤使人受制於頭腦與小我的認同,而不再依據更高層次的意識(Consciousness)來做決策,導致身心健康受到影響。

為什麼這是所有痛苦與疾病的根源?

當一個人沒有處於「完整的狀態」,沒有回歸真正的自我,就容易受到物質世界的影響,陷入「我與世界是分離的」這種錯覺。這種錯誤認知會讓我們感到焦慮、害怕,並產生壓力。而壓力的根源來自二元對立的錯覺,這正是 Pragya-Aparadh。

如果我們無法保持對真實自我的覺知,這種「分離感」就會帶來痛苦,最終影響身心健康,甚至反映在我們的環境中。我們所見到的疾病、失衡、甚至環境問題,都可以追溯到這一點。

如何修復這種錯誤?

阿育吠陀的核心目標,就是要消除這種「分離錯覺」,幫助人們恢復對真正自我的認知。這一理念來自吠檀多(Vedanta)哲學,以及《遮羅迦本集》(Charaka Samhita)等古老經典的教導。


療癒的關鍵在於:

  • 讓每個人都重新意識到自己就是整體意識的一部分

  • 在生理層面、心理層面、靈性層面恢復合一感

  • 喚醒純粹的意識,記起被遺忘的真相


當我們回到這種整體的覺知,所有的錯誤認同、錯誤行為,甚至疾病與痛苦,都將被消解。我們將重新回到自然的流動中,與自己的本質合一,實現真正的健康與幸福。


瑞典好藍的天空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珊卓時間慢慢,炊煙緩緩,我們依然絮語呢喃, 對著自然對著動物對著晨光與銀河。 浪漫在我們腳下, 如同天上的鷹, 如同陽光在體內流動的樹。 而,我,一切美好,如同帶給我生命的源頭。
  • Author
  • More

人類圖的四箭頭(19)

6號閘門與31號閘門

發起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