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崁仔頂漁市]夜遊筆記
(修改过)
IPFS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23481da4-cb10-4c6e-ab0e-df4168815693.jpeg)
初訪基隆的崁仔頂漁市,在這裡除了星期一以外的每個凌晨,約莫兩三點起,魚販、卡車、一箱箱的魚貨及各路人馬逐漸湧現,擠滿了的街道直至六七點才不再營業,是在夜半才展現喧囂與生命力的商圈。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d1536153-e943-46e1-a76e-c8e5ad594cc8.jpeg)
糶手(音讀跳),魚市場最佳的拍賣員。走在人潮洶湧的街上不時能見到店家前方糶手比著手勢、口中重複喊著數字,正舉行著漁獲的買賣,這樣的形式能夠加快拍賣成交的速度,在我眼中像是要趕在夜晚褪去前不斷施展魔力,是在地保存至今的特殊傳統文化技藝。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48c07a32-934d-49e5-9971-7aae316853b0.jpeg)
不時瞥見一盤又一盤的小鯊魚,很可能是在捕撈其他高經濟魚類時一同帶上來的。鯊魚是健康海洋生態的重要指標,魚翅只是海洋議題的其中一小角,台灣人不浪費任何材料的習慣也會將鯊魚剩餘的部分拿去利用,例如製作甜不辣、魚板的魚漿內可能就含有鯊魚肉。看著捕撈鯊魚上來的漁民們,我的腦中同時跳出了環境保育,然而比起認為這裡發生的是種陋習、次等文化,我對於這一行業的人真有多少認識?而我自己又能做出什麼貢獻呢?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095046ad-553f-4ea4-99ce-c99e8cbf26b1.jpeg)
若是想要更在乎自然環境與身處其中的我們所正面臨的,能有更多一點認知和知識便是最好的了,開始知道好的政策規範永續的捕撈行動對海洋及漁民有多大的幫助。當明白只要拿取足夠需要的,大自然總是能贈予人類永不匱乏的資源。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b0369ced-3575-4371-9960-e4378efc840d.jpeg)
p.s. 每次的造訪都是商家需要努力做生意的時間,觀光時記得保持禮貌,注意攝影時沒有阻擋人流,也尊重每個商家(拒絕拍照)的意願!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avatar/6b9ceb6c-d582-43cc-8265-6e217b865728.jpeg/public)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