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閣樂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閱讀筆記】《成功的反思》#1:如何定義贏家與輸家?

閣樂
·
·
把書中的內容理整成筆記,並記下自己的反思,藉此與大家進行討論。

還記得中學時期閱讀《正義──一場思辨之旅》這本書,帶來許多思想上的衝擊。不過之後沒有再留意作者桑德爾的著作。今年,他的新作《The Tyranny of Merit: What's Become of the Common Good?》被譯成中文版《成功的反思》,頓時引起我的興趣,因為我平日經常想,為何社會上有些人的工資,是別人的幾倍、幾十倍,甚至上百倍?這本書似乎會涉及這個問題。

一直以來,人們覺得因為才能和努力而獲得成果,是比較公平的做法。《成功的反思》以美國的反菁英民粹主義為切入點,反思上述這種習以為常的「才德至上」(meritocracy)主張引起的問題。「才德至上」其實相當於平日較常聽到的「菁英主義」。譯者指,「才德」是個人的能力(才能)和努力(德性)。不過閱讀時,自己容易將「德」誤解為「品德」,所以不太喜歡「才德」這個翻譯。

閱讀筆耕對《成功的反思》作了詳細介紹:閱讀筆耕|#言起教育•《成功的反思》導讀

第一章〈贏家與輸家〉回顧社會現況,指出「才德至上」值得反思的原因。下文將整理第一章的內容。

素材出處:Canva

(一)作者對民粹主義興起的診斷

2016年,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引起世界關注反菁英的民粹主義。作者認為,外界對民粹興起的診斷有兩種:

1)認為這是對種族、族裔、性別多元化的反撲
2)認為這是勞動階層對全球化科技時代變革的彷徨

而作者認為,上述兩種診斷均未能指出問題核心:主流政黨和菁英階層的統治方法有問題,以致勞動階層的地位下跌。當中的問題有兩方面:

1)從技術官僚的角度構思共善
2)從才德的角度定義贏家與輸家

(二)從技術官僚的角度構思共善有何問題?

1)菁英視「相信市場」為實現共善的首要工具->市場導向的全球化實則引致更多不平等,批評外包、自由貿易協議和自由流動的人卻被指心態封閉、部落思維。

2)認為一般公民沒有能力參與公共事務。->公民有無力感。

3)中間偏左的政黨接受市場思維和市場價值->變成技術官僚自由主義政黨,與專業階層更投契。

(三)從才德的角度定義贏家與輸家有何問題?**本書重點

1)向上流動說

作者指,美國夢的核心精神是人人都可以向上流動,所以人們向來接受不平等與財富不均。面對不平等加劇,政黨試圖令機會變得更平等,例如去除種族、族裔、性別的障礙,政客則抱持「循規蹈矩努力工作的人『只有能力是他們的天花板』」的想法,例如奧巴馬相信「只要去試就能做到」。然而在目前,向上流動已經變得非常困難,不符合現實。

思考:

如果社會充斥機會不平等,「社會賢達」卻說失敗是因為不夠努力,這固然是涼薄。香港經常有這種事情發生。但如果在一個已經達致完全機會平等的地方,又可否聲稱「只有能力是他們的天花板」?(當我冒出這個疑問時,作者在後文馬上解答了。)

作者雖然是描述美國社會現狀,但其實也算是全球性的。就像最近在內地引起關注的「躺平論」,背後想法和日本的「低欲望青年」相近,都是當努力沒有成果,不如尋找另一種生活方式。

前段時間我翻開了中文教科書,總會有些課文傳遞「勤能補拙」、「有志者事竟成」的信息。在這個年代作為父母、師長,應如何向小孩解釋努力與成功的關係?教科書有地方做得不錯:它提出了反思問題,給予空間學生思考自己認同哪種關於成功的說法,不一定支持「有志者事竟成」。我傾向在認清現實的同時仍能保持適度的積極樂觀:認同努力的重要性,但不會過分樂觀地相信努力過後必定有成果,因為現實中有不許多不如意的地方,非一己之力能控制。

2)才德至上論

作者觀點:即使現實是理想的,能真正達至機會平等,才德至上的社會在道德或政治上仍然未必令人滿意。

原因1:為何才德出色的人可以理所當然地享有市場化社會給予成功者的極大報酬?作者認為在道德上沒有明確依據。才德至上論的核心思想是「不該基於自身以外的因素而得到獎賞或阻礙」,但作者質疑擁有或缺少才能不是自身因素。
思考:

可否下總結說,即使社會已達至完全機會平等,但人與人天生的能力差異仍然存在,所以除非在某個地方,每個人天生的能力一樣,才德至上論才是可取做法?

原因2:促成「勝者驕傲自滿,敗者受辱不滿」這種不可取的心態。勝者會認為自己付出了努力,配得起成果,並看不起那些沒有自己那麼幸運的人。此外,菁英過分推舉大學學位,視之為上流的管道,以及社會尊嚴的基礎。
思考:

我在想,這其實跟同理心有關吧?成功的人若擁有同理心,願意了解社會上不幸的人,去除偏見,那就可以減少上述的問題。其實現時社會很多人這樣提倡。我反而在想,如果到了另一個極端,又會有很多問題:完全不需要反思自己失敗的原因,這不太好;自己的努力完全被忽視,只被認定是幸運,這也不合理。

至於過分推舉大學學位,以致低學歷人士被歧視,這也是挺複雜的。瞧不起別人學歷較低,這當然有問題。然而現時出現一個情況:接受過大學教育的、比較小康或中產的一群通常抱持接近的價值觀,就是追求開放、進步、多元、平權的左派。因為大學時期不停討論相關的議題,而整個環境都傾向支持左派。(不過大學畢業後在商界或其他領域立足多年並取得成就的人,也就是接近上流的一群,取態又會改變。)至於未曾接受大學教育的人,沒有接觸相關的社會學理論,身邊沒有朋友進行學術討論,用常識來認知世界,某程度很難接受左派提倡的那種價值觀。然後這些低學歷人士便會被知識分子批評為保守、落後。而放在政治方面,不難理解勞動階層比較在意自己的實際利益,未必看重對他們來說比較虛無的價值觀。結果在政治投票出現分歧時,高學歷者難免會責怪低學歷者,反之亦然。

也許我比較消極,總覺得高學歷者與低學歷者之間的矛盾難以化解。單是一個家庭裏面,父母均為低學歷者,子女成為了大學生,已經會在價值觀上有很大衝突。

(四)技術官員菁英制與道德判斷

作者指出目前的制度將道德判斷排除於治國能力以外,人民的價值取決於他們售出的貨品或服務在市場上的價值:

「技術官員菁英統治不只是一套失敗的治國模式,還窄化了公民範疇。如今共善大多從經濟的角度來理解,不再重視培養休戚與共感或加深公民之間的連結,而是以國內生產毛額來衡量,以滿足消費者喜好為依歸,結果就是公共論述變得貧瘠或狹隘。」
思考:

不太讀得懂這一段。「公共論述變得貧瘠或狹隘」是什麼意思?整段用簡單的話來說,是不是指官員只重視經濟增長,不重視背後造成的不平等?而官員只視人民對經濟增長的幫助,不重視他們在公共事務的參與?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