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前的一次冷战,我们期盼的爱和关系

捕風集
·
·
IPFS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爱是人所盼望的一切关系的总和。

​过去这周和队友在深夜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冷战。

起因是些琐碎事,经过暂且省略不表。总之,我们复盘后发现,当时两个人都在一种相似的被孤立的互相隔绝的状态里。虽然就在一个屋檐下,但我们之间像有一堵隐形的墙,让两个人之间的联系完全切断,看不见听不见也意识不到对方的存在。

我们经历着相似的孤立无援。

那种孤独感之下,滋生的是各种各样阴暗的想法。有对自己或对方的论断,我(对方)这个人简直太糟糕了,或是对关系的绝望,要不分了算了。

我想在所有的关系当中,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也许正在经历这样的时刻。

有时候孤独是必要的。这种时候往往是一种主动选择,离群索居,享受和自己独处的时间。但严格意义上,即便是这样的独处,也依托于自己与某些事物建立的联系,书本、机械、花花草草……也就是说,即便是这种主动选择的孤独,也处在某种联系之中。

但更多时候令人绝望的很想摆脱的孤独,是一种被迫,是渴望被关注被理解而不得。

有很多这样的时刻。比如作为留守儿童,常年见不到爸妈,高高兴兴拿着奖状回家,只能对着墙壁自说自话。比如在一段亲密关系里,话不投机甚至同床异梦,总不在一个频道一个次元。再比如,下班回到空荡荡的家,坐在黑暗的角落,不想开灯,好像自己也隐入黑暗,从这个世界消失,只有空调和冰箱嗡嗡作响彰显自己的存在。

当这样的时刻一再袭来,我们的心门就一点点关上,直到彻底切断与对方乃至与外界的全部联系。

这是人们常说的现代人的孤独。原子化的社会,原子化的个体。这是一个越来越失去连接,失去爱的能力的时代。

有些极端,有些绝对,但这样的绝望实实在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突然给你来一下子。

在这个熵增的宇宙,似乎一切都在从有序走向崩塌。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没有什么是牢固不破的。一切坚固的东西都将烟消云散。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陷在这样一种孤独、绝望和虚无之中。三年多前,我在《用无限适用于未来的方法》里提到了这种绝望感。当时的我寄希望于未来的可能性。在个人的可能性没有被穷尽时,尽可能去尝试,去体验。“新的道路总在召唤,它是沉在水底的人借以呼吸的苇管”。

但每次开新的地图,好像也意味着在逃离原来的世界,而不是真正面对它,且新地图有一天也会变旧。就像每一次为了逃离而去拥抱新的关系,却依然带着旧关系的枷锁和伤痛,等待这段新关系再次崩塌。

直到我遇见祂,遇见我的信仰,并开始在我生命中重要的亲密关系中一点点实践,一点点尝试去活出信仰的生命,找到人和人连接的关系的本质。

(如果这样的分享让你感到不适,随时可以退出。无意冒犯。)

在信仰中,罪是核心概念之一。什么是罪?在普遍理解中,罪或许就是做错了某件事,说谎,欺凌,伤害,背叛,等等。罪是行为,是结果。但信仰对此的解释是(至少在我目前的理解中),罪的本质是一种远离祂的状态。上述的行为过犯仅仅是这种远离状态的结果,而不是罪的本质。

人的孤独感也来自于这种远离的状态,从亚当夏娃吃下禁果躲避祂的面,到如今我们在有意无意之间选择和人互相远离。

远离的反面是连接。罪的反面是与ta合一,与神同行。在很大程度上,信仰所强调的就是关系,人和神之间的关系,以及以此为范式的人和人的关系。

是什么让人与人彼此远离?是什么让人和神隔绝?

冷战第二天一早,我送队友去上班。在车上,我们各自认真严肃地谈到彼此的感受。在谈话中,我们穿越隔绝彼此的墙,重新感受彼此。我们谈到了这些孤独和绝望从何而来,这些感受之下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当时失去了连接和爱的能力。

一个有意思的观察是,一再被提到是自我责备,或者是对对方的责备。这种责备带有论断色彩,类似“我就是这么烂啊,我怎么这点小事都不好”等等,人称代词替换也适用。

这是对自我的否定和攻击,也是对他人,对关系的否定和攻击。因为我们认定,糟糕的就是我们自己,并且将这种糟糕绝对化。

但这不是真正的答案。

远离意味着原本在一起,原本合一的状态。既然是合一,是能够在一起的,意味着我们配得。换句话说,我们如果真像蝼蚁般不堪,那么从逻辑上看,我们怎会配得?

即便是在信仰中,也充满着类似的极端化的自我否定。否定人的价值,认为人全然罪恶,人不可信赖,于是只追求只关心与神的关系,否定和拒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可是经上又明明白白写着,人是按照神的形象创造的,且神差派祂的独生爱子为人上十字架做赎罪祭。神爱世人,这依然是奥秘。但如果有原因,我想是祂依然相信人类,或者说,相信祂手所造的有祂形象的存在。

摆脱自我否定的内耗,让我们更专注于远离的状态本身,去寻找造成分离的原因。

我们当然还是会绕回到自己身上。我和队友再次聊起我们过去的经验,以及那些经验对我们的塑造,关于我们为什么会变成今天的自己。

越是回溯过往,我们越清晰地看见我们各自身上带着的这个世界教导和驯化的痕迹。我们的行为模式往往是过去经验的复制。可能来自于我们的父母,来自于学校,来自于我们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人和信息。

这些经验和记忆塑造着我们,但同时也在遮蔽真相,遮蔽人之为人的本质。而修复一段关系,重新建立一段关系,意味着,我们必须面对和审视这些过往的经验和记忆,正视它挑战它越过它。

连接、修复和维系关系的,是爱。爱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太容易陷入所谓的“爱”和恨,陷入对他人的论断,原因大概都是缺乏对自己和对方的理解。

我想Jesus爱人,是因为祂全然理解人。人的喜怒哀乐,人的骄傲不堪毁坏堕落,祂都知道。因为祂全知全能,所以祂都理解。所以祂不轻易论断,不是不论断,最终祂行审判,而是不轻易论断。

尝试沟通、分享和理解,尝试建立关系,这个过程当然也遵循着热力学定律。建立这样的连接,需要能量,尤其需要爱的能量。

奇妙的是,在这一意义上,爱真能发电。这是来自意识领域的能量。而人心的世界,是当今物理学恐怕还无法触及无法解释清楚的世界。

我相信我们的心有这样的能量。自上帝造人起,我们就被赐予了这样的能量。借着这样的能量,我们能够找回连接,找回彼此之间的关系,和祂的关系。

至于爱是什么?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3章说:“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于我无益。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我们所知的有限,所行的有限。但“等那完全的来到,这有限的必归于无有了”。

或许我们可以从具体的关系开始,去重新审视:

我们和父母的关系/我们和伴侣的关系/我们和孩子的关系/我们和弟兄姐妹的关系/我们和朋友的关系/我们和同事的关系/我们和陌生人的关系/我们和动物的关系/我们和植物的关系/我们和无机物的关系/我们和超自然存在的关系/我们和我们创造物的关系我们和自己的关系。

我的答案是,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爱是人所盼望的一切关系的总和。

而祂就是爱。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捕風集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
  • 来自作者

舊文重發:投下你神聖的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