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书:岛屿精神,另类人生 · 第六天

面對面傾聽

Hsuan
·
·
IPFS
七日書:DAY 6

我不確定,我能不能做到理解他人和互相理解,也不確定他人覺得被理解的標準是什麼。對我而言,有幾次感覺被理解或被接住的時刻,會是對方用肯定的語句,同意我是個怎樣的人,又或者以「換句話說」的方式,總結出我的想法和心情,讓我想大聲喊出「啊!沒錯,就是這樣」。

對方能用自己的說法,去精準地說出我的感受,會讓我覺得自己有被理解、被看見;反之,我也希望在接住朋友們時,除了聆聽也能帶給他們,「你說的真好」之類的感受。

但這樣的反應也可能延遲很久才會出現。我和伴侶有時回憶以前發生的事情,才知道原來當時彼此傳達不明確或接收錯誤,幾年後理解才發生。

有趣的是,這些理解往往都是透過面對面的談話,而不是社群訊息的文字。

幾年前曾有一次和朋友聊伴侶,無意中因為肯定對方的感受,得到對方說我解開困住他幾年的狀況,他一定會一直記得這件事,那時的我覺得真是太好了,也覺得很有成就感。

話語是互相理解的過程中,很重要的媒介,但是我卻不是每一次都能像那次開解一樣抓到對方的重點,或者會可惜自己不是那個說出重點的人。近期偶爾和朋友聊完心事,在回家的路上才意識到,自己漏掉很多當時可以深入談話的線索。

我知道我會太急著想要表達(充滿搶答慾望),於是開始學習聆聽和順著對方說的話往下延伸,把對話過程視為理解,畢竟有人說也要有人聆聽,才能感知彼此在這場談話的存在。

多數時候對方也不需要太多意見,當事人未必想不到,只是需要有個看似可以對話的對象,把對方當作不太清楚狀況的自己,去理順腦海裡紛亂的思緒,或者有個聲音,把自己的情緒換個角度、換句話說,讓自己更明白到底在意什麼。

在這個過程裡,我們都在試圖理解自己,也理解他人。我也會把他們的生命經驗,拿來對照和思考。

有時候也希望自己能被朋友們真正聽到心聲。在焦慮、壓力和情緒紛擾的生活中,我們都需要更多面對面的互相傾聽,才能走向理解。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Hsuan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