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的发展,是从一个用户共识泛化到下一个共识
去年,姚晓光在腾讯做了两个大动作,超级 QQ 秀与 QQ 频道。到现在似乎没听见很大的音量,但这两个动作的探索性依然是值得赞赏的。
按我的理解,超级 QQ 秀的核心并不是 Avatar 角色,而是通过内置游戏去增强和拓展社交关系。同时通过动森风格的个性化装饰与互相访问,作为游戏化的人+场的社交画像,增强社交的触点与感染力。
QQ 频道则师从 Diccord,作为 mini 建站工具,带来多元化主题的深度交流。在 QQ 的 IM 属性与社交属性基础上,拓展更多的实用场景。
单看这两点,愿景都很好,落地的技术也很好(具体的业务分析在犬校另有一贴)。但 QQ 主路径并不能为超级 QQ 秀和 QQ 频道高效率引流,与微信向公众号,向微信支付引流相差甚大。这两个新功能又不像朋友圈那样,有着强烈的用户需求,山高水远也要找过去用。
所谓高效率引流,既包括流量的规模,也包括流量与业务的匹配度。规模上不去则生长速度缓慢;匹配度不良,则打乱了 “从种子用户有序发育” 的演变过程,在建立用户共识之前过早产生了熵,让共识变得混乱。
相比起来,匹配度不良比引流规模不大更可怕。后者只是生长缓慢,前者基本上是拔苗助长,苗死人悲。(典型的失败案例如微博绿洲)大平台向新产品导入低匹配度的流量,是内部孵化新产品最常见的死因。
急比慢更可怕。我对 QQ 频道的印象很好,希望它能走得稳健。
微博用户提问:那你怎么看 QQ 向早期微信导流?
答:产品的发展,是从一个用户共识泛化到下一个共识。大平台注入大流量,是否能帮助新产品快速建立共识?还是起到相反的效果?
事实是,微信的早期版本反馈并不好,没找到建立用户共识的方法。一直到 KIK 启发微信做出了语音消息,第一个共识来了——发消息需要有接收对象,熟人越多,发消息的价值越大。QQ 向微信的导流帮助共识更强大。
随后摇一摇的陌生人社交功能,建立了第二个共识——认识附近的新朋友。用户基数越大,摇出来的人越多样,QQ 的导流依然有益于共识。只不过交友的共识刺激但不清晰,一方面社交画像单薄,匹配度也很低;另一方面劣币(傻逼男)驱逐良币。摇一摇只是阶段性引流的工具,没有发展成强大的用户心智,但也完成了历史使命。
所以,产品经理的焦点应该在 “用户共识” 而不是资源上。用到哪些资源,用多少资源,都以建立用户共识为首要目标,而不是短期数据增长为首要目标。
随着数据增长,用户心智不断扩展,从一个共识泛化到下一个共识。共识越强大,就能容纳下越多的用户。这是一个渐进生长的过程。
否则,以抖音之强,攻入小红书的笔记市场也不温不火。抄功能容易,在抖音生态内部建立 “看图文笔记” 的共识则很漫长,看抖音视频的用户习惯干扰了新的共识建立。
同理,抖音本地生活曾经攻入大众点评的辅助决策市场,也是惨败,“看抖音视频的用户习惯干扰了新的共识建立”。一直到放弃强攻商户点评,而是把高折视频融入视频主信息流,从看视频消磨时间,到看视频冲动消费,这个共识的泛化路径是很顺的,抖音本地生活一战成名。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