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反思生活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動物園是否該存在?為誰而存?

反思生活
·
·

動物園,為了誰存在?(遊客?研究員?)為什麼?

若是動物園明天就要停止營業了,你最後想看的動物是哪一個?


近年來,因大眾逐漸開始重視動物福利和動物權利的問題,所以動物園的存在與否就被大眾抬到檯面上來討論,除此之外,也讓大眾開始思考動物園真的只能「觀賞」動物嗎?難道沒有其他功能了嗎?


支持動物園存在的理由是什麼?

支持動物園繼續存在的人們認為動物園具有以下的功能:

  • 教育與保育功能

動物園經常作為學校校外教學的選擇之一,是因為它擁有教育的功能。透過解說員的講解,讓我們了解這些動物們的習性、敵人、生活環境......等等。除此之外,動物園還有保育的功能,與國內、外的動物園進行基因交流,或是物種(個體)交換,促進遺傳和物種的多樣性。

  • 給予動物們安穩的生活

動物園擁有充足醫療資源、食物,且還可以避免動物們遭受天敵的威脅,提供動物們安全又穩定的生活。

  • 動物科學研究

反對動物園存在的理由是什麼?

反對動物園繼續存在的人們,有以下理由:

  • 教育與保育功能薄弱

國外的研究統計,發現平均每位遊客在動物園只花了46秒看猴子。此項統計也讓部分的民眾質疑動物園的教育功能,在短短的46秒內,真的能夠從中了解到猴子的外觀、習性、居住環境……等等嗎?其實答案是否定的,所以也證明了,動物園的教育功能其實並不顯著。

保育功能,目的是希望能夠讓動物園裡的遺傳與物種多樣性增加。可是當我們走入動物園時,卻沒有在同樣的動物中,看見「很多」不同基因的動物;也沒有看見許多的動物,所以動物園在保育這方面的作用,也並不顯著。

  • 傷害動物權利、福利問題、違反動物天性

動物權利與福利一直以來都是大眾對於動物園裡動物最關心的問題。在許多的動物園當中,有不少的動物都是被迫待在狹小的空間裡,使得動物無法自由地奔跑、沒有足夠的生活場域......等等。因此有人覺得動物的自由權被剝奪,福利也不夠完好,甚至還有違反動物天性的問題。


動物園為誰而存在?該何去何從?

動物園,從過去的顯示身分地位,到供遊客娛樂、研究員研究,再到現今的受傷動物收容。大部分的階段都體現出動物園的存在,其實都是為了滿足人們需求,所以動物園對於動物們而言,是不需要存在的。

現今生活於動物園裡的動物們,早已不可能再回到野生棲地中生活,因為牠們已經喪失自行覓食的能力,且也習慣與人類親近,而牠們的後代也是如此,不再有人能夠教會牠們如何覓食。所以對於牠們而言,眼下最好的方法還是讓牠們繼續居住在動物園裡,並不再購入新的動物,等到原有的動物都逝世後,改為展示動物的「生活環境」。除此之外,部分動物園轉型為收容受傷且不能再回到棲息地生活的動物。

CC BY-NC-ND 2.0 授权